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
【河上正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①有之:
明道若昧②,進道若退,夷道③若類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揄⑤,質真若渝⑥。
大方無隅⑦,大器晚成⑧,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⑨且成。
〖王弼版〗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光而不耀。進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帛書版〗
上士聞道,堇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
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天象無形,道褒無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釋】
【1】建言:(jiànyán)建,提出,創立。建言,一般指建議言論。此處指前人提出整理出的言論。
【2】若昧:(ruòmèi)昧,愚昧,糊涂。若昧,猶如糊涂愚昧的樣子。
【3】夷道:(yídào)夷,平坦,平易。夷道,平坦的大道。此指行于大道或順道而行的人。
【4】若類:(ruòlèi)類,同類,相似。好像,猶如其同類。
【5】揄:(yú)拖拽,拋棄。此處與“建”反,不建,拆。
【6】渝:(yú)改變,泛濫。
【7】隅:(yú)角落,邊遠的地方。
【8】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ɡ)大的器皿,大的人才不急于完成,或指大才之人后期才會顯露,不急于表現。一言“大器免成”,大器無需成,而渾然天成。
【9】貸:(dài)施與,給予,借貸。此指先付出。
【任憑般若解】
上士聞道,篤信勤勉而用之,
中士之道,半信半疑,時用時不用。
下士聞道,大笑不信。
如果下士不嘲笑,就不足以稱為道了
因此前人有言語如下:
明道之人若愚昧不知,
進道之人若退而不及,
夷,平也,平行于道的人反而若其同類。
上德若深谷,大潔白反而若受辱,廣播德行若德不足,建設德行若失德,質樸純真若渾濁迷茫。
大方則無角落,
大器則無須成,
大音則聽無聲,
大象則看無形,
道隱其身而無其名。
只有用道者善于退而后成。
道隱于世間,眾人皆可見,然常見則不疑,
如見之未見。
只有極聰明人可見,可用。
天地為爐德為大,無形大道造化生。
虛無縹緲難尋覓,善予而得恭后成。
〖河上公注〗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聞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聞道,治身以長存,治國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見財色榮譽,惑于情欲,而復亡之也。
下士聞道,大笑之。下士貪狠多欲,見道柔弱,謂之恐懼,見道質樸,謂之鄙陋,故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不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為道也。
故建言有之:建,設也。設言以有道,當如下句。
明道若昧,明道之人,若闇昧無所見。進道若退,進取道者,若退不及。夷道若颣。夷,平也。大道之人不自別殊,若多比類也。
上德若谷,上德之人若深谷,不恥垢濁也。大白若辱,大潔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顯。廣德若不足,德行廣大之人,若愚頑不足也。建德若偷,建設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虛也。質真若渝,質樸之人,若五色有渝淺不明也。
大方無隅,大方正之人,無委屈廉隅。大器晚成,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卒成也。大音希聲,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喻當愛氣希言也。大象無形,大法象之人,質樸無形容。道隱無名。道潛隱,使人無能指名也。
夫惟道,善貸且成。成,就也。言道善稟貸人精氣,且成就之也。
〖王弼注〗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有志也。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建,猶立也。明道若昧,光而不耀。進道若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夷道若颣,颣,也。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執平以割物,其平而不見,乃更反若颣也。
上德若谷,不德其德,無所懷也。大白若辱,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廣德若不足,廣德不盈,廓然無形,不可滿也。建德若偷,偷,匹也。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偷匹。質真若渝,質真者,不矜其真,故渝。
大方無隅,方而不割,故無隅也。大器晚成,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故必晚成也。
大音希聲,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大象無形,有形則有分,有分者不溫則炎,不炎則寒。故象而形者,非大象。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凡此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則為大象,而大象無形。在音則為大音,而大音希聲。物以之成而不見其成形,故隱而無名也。貸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貸之則足以永終其德,故曰善貸也。成之不如機匠之裁,無物而不濟其形,故曰善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