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大道廢
【河上正文】
大道①廢②,有仁義③;
智慧④出,有大偽⑤;
六親⑥不和⑦,有孝慈⑧;
國家昏亂,有忠臣。
〖王弼版〗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帛書版〗
故大道廢,案有仁義。
知慧出,案有大偽。
六親不和,案有孝慈。
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注釋】
【1】大道:(dà dào)天地間最本質的道。
【2】廢:(fèi)崩壞,荒蕪,廢棄,沒有使用。
【3】有仁義:(yǒu rén yì)存在仁義。
【4】智慧:(zhì huì)智,智謀,見識,聰明。慧,有才智。智慧,在此指聰明善良有知識。
【5】大偽:(dà wěi),偽,虛假,非法的。大偽,大的欺詐。
【6】六親:(liù qīn)指父、母、兄、弟、妻、子,蓋指親屬家人。
【7】不和:( bù hé)不和睦,不團結。
【8】孝慈:(xiào cí)尊長上孝,與下慈愛。
【任憑般若解】
大道荒廢,顯出仁義;
智慧行于世間,大偽欺詐也大行其道;
六親不合,仍會有孝慈之人;
國家動亂,會有忠臣顯露。
太平盛世也顯示不出忠臣良將,
六親和睦也不知誰有孝慈。
純樸若愚的民風也不會有狡詐之輩出現。
故圣人治世不講仁義,無為而天下自治。
講仁義之時,大道已荒廢;
喜孝慈之時,六親已經不合;
歌忠臣之時,生逢亂世。
圣人以不仁為仁,乃大仁;以不義為義,乃大義。
天下太平才是真仁真義,安居樂業才是純仁純義,
尊道貴德即是大仁大義。
故曰:
忠臣良將難名盛世,相濡以沫不在江湖。
孝慈仁義恰逢其亂,尊道厚德正遇明儒。
〖河上公注〗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戶有忠信,仁義不見也。大道廢而不用,惡逆生,乃有仁義可傳道也。
智能出,有大偽。智能之君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文,下則應之以為大偽奸詐。
六親不和,有孝慈。六紀絕,親戚不合,乃有孝慈相牧養也。
國家昏亂,有忠臣。政令不明,上下相怨,邪僻爭權,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盡無欲不知廉,各自潔己不知貞。
大道之世,仁義沒,孝慈滅,猶日中盛明,眾星失光。
〖王弼注〗
大道廢,有仁義;失無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進物也。
智慧出,有大偽;行術用明,以察奸偽;趣睹形見,物知而避之。故智慧出,則大偽生也。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甚美之名生于大惡,所謂美惡同門。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
若六親自和,國家自治,則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魚相忘于江湖之道,則相濡之德生也。
【任憑附言】
本章“大道”,如不能完全理解,莫強求,可以在后面求索。
不糾結本身也是“道”。
大道從心始,眾生自性真。無我亦無智,有情化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