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絕圣棄智

第十九章絕圣棄智

【河上正文】

絕圣①棄智②,民利③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④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⑤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⑥抱樸⑦,少私寡欲⑧。

〖王弼版〗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帛書版〗

絕圣棄知,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

故令之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思寡欲。

【注釋】

【1】絕圣:(jué shèng)絕,獨一無二,極,最。圣,最崇高的。絕圣,達到極致的圣人。

【2】棄智:(qì zhì)放棄聰明智謀。

【3】民利:( mín lì)民得利益,百姓受益。

【4】復:(fù)恢復。

【5】文:(wén)文字,制度,法令條文。

【6】見素:(jiàn sù)素,白色,本色,質樸。見素,看見本色,本質。

【7】抱樸:( bào pú)懷抱純樸。

【8】寡欲:(guǎ yù)寡,少。寡欲,少欲望。

【任憑般若解】

絕圣棄智,以無為治世,民得利百倍。

絕仁棄義,以大愛治世,民皆孝慈。

絕巧棄利,以大公無私治世,盜賊都消失了。

以上三者,認為法律條文是有缺陷的,

文字也是不能完全描述的。

故令民心有所屬,見其純真本心,

守自性,少私寡欲而民自治也。

圣人治世,謹守其道,厚積其德,各得其所欲,相忘于江湖。

故云:

無疆大愛化民孝,圣智無為糧滿倉。

棄利不爭成大巧,忘私無欲道源長。

〖河上公注〗

絕圣,絕圣制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倉頡作書,不如三皇結繩無文也。棄智,棄智能也,反無為。民利百倍。農事修,公無私。

絕仁棄義,絕仁之見恩惠,棄義之尚華言。民復孝慈。德化淳也。

絕巧棄利,絕巧者,詐偽亂真。棄利者,塞貪路閉權門。盜賊無有。上化公正,下無邪私。

此三者,謂上三事所棄絕也。以為文不足,以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故令有所屬。當如下句。

見素抱樸,見素者,當抱素守真,不尚文飾也。抱樸者,當抱其質樸,以示下,故可法則。少私寡欲。少私者,正無私也。寡欲者,當知足也。

〖王弼注〗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圣智,才之善也。

仁義者,人之善也。巧利者,用之善也。而直云絕,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屬,無以見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屬,屬之于素樸寡欲。

【任憑附言】

本章的“絕圣棄智”,流傳最廣,而誤解也是最深。

能夠理解的,基本不需要解釋,需要解釋的,基本也解釋不清楚。所以“道”是“悟”的,一旦開始用語言解釋描述,就好像是錯誤的。

一旦境界提高,視野自然改變。所以理解不了的文字,不需要急于去證明,時機到了,自然通透。如果因為一時的不理解,強行為之,而產生心結,得不償失。

百轉千回路,智得一刻爽。

無欲無為圣,德宜三世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高安市| 池州市| 广饶县| 洛扎县| 峨山| 本溪市| 神农架林区| 阳泉市| 邯郸市| 永春县| 长兴县| 陆河县| 佛冈县| 长乐市| 双辽市| 中阳县| 新乐市| 新津县| 东丰县| 田阳县| 松阳县| 荃湾区| 桂林市| 射阳县| 广西| 青河县| 洱源县| 太和县| 洱源县| 酉阳| 建平县| 东兴市| 阜新市| 南通市| 西昌市| 石景山区| 宁津县| 姚安县| 本溪|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