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虛極靜篤

  • 問道老子道德經
  • 任憑般若
  • 1505字
  • 2023-05-30 09:30:00

第十六章虛極靜篤

【河上正文】

致虛極①,守靜篤②,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③。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④。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⑤。

〖王弼版〗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帛書版〗

至虛極也,守靜督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夫物蕓蕓,各復歸于其根,歸根曰靜,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注釋】

【1】虛極:(xū jí)空虛之極,即太虛。一種虛空的狀態。

【2】靜篤:(jìng dǔ)靜,安而不動,與“動”相對。篤,馬緩慢行走。靜篤,靜而不動,復緩慢運行的狀態。

【3】觀其復:(guān qí fù)觀看其反復循環的過程。

【4】復命:(fù mìng)回到命的本源。

【5】殆:(dài)危亡,失敗。

【任憑般若解】

至虛極,守靜篤是修道之人進入悟的狀態。

萬物化虛至極致,心靜近乎止,而篤行之。

萬物齊生并長,各自運作,我反復觀看其過程。

蕓蕓眾生,一個循環后各歸其根。

歸根稱為靜,即是復命。

復命即是常,知常則為明,

不知常胡亂作為,即是兇。

知“常”之道則有容人之量,

有容人之量即是大公無私,

大公無私可為王,為王即王天下,

王天下即是天,天即是道,此道可久,

無“我”而不消亡,故可長存。

無身,以天下為身,

天下存,則身存。

故云:

悟道化虛無為始,知人知命靜作根。

常有容乃為有大,恒無私方可成王。

〖河上公注〗

致虛極,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內清靜,至于虛極。守靜篤,守清靜,行篤厚。

萬物并作,作,生也。萬物并生也。吾以觀復。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也。人當念重其本也。夫物蕓蕓,蕓蕓者,華葉盛也。各復歸其根,言萬物無不枯落也,各復反其根,而更生也。歸根曰靜,靜謂根也。根安靜柔弱,謙卑處下,故不復死也。是謂復命。言安靜者,是為復還性命,使不死也。

復命曰常。復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知常曰明;能知道之所常行,則為明。不知常,妄作兇。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巧詐者,則失神明,故兇也。

知常容,能知道之所常行,去情忘欲,無所不包容也。容乃公,無所不包容,則公正無私,眾邪莫當。公乃王,公正無私,可以為天下王。治身正則形一,神明千萬,共湊其躬也。

王乃天,能王,德合神明,乃與天通。天乃道,德與天通,則與道合同也。道乃久。與道合同,乃能長久。

沒身不殆。能公能王,通天合道,四者純備,道德弘遠,無殃無咎,乃與天地俱沒,不危殆也。

〖王弼注〗

致虛極,守靜篤。言致虛,物之極篤;守靜,物之真正也。萬物并作,動作生長。吾以觀復。以虛靜觀其反復。凡有起于虛,動起于靜,故萬物雖并動作,卒復歸于虛靜,是物之極篤也。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各反其所始也。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歸根則靜,故曰靜。靜則復命,故曰復命也。

復命,則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常之為物,不偏不彰,無皦昧之狀,溫涼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

唯此復乃能包通萬物,無所不容,失此以往,則邪入乎分,則物離其分,故曰不知常,則妄作兇也。知常容,無所不包通也。

容乃公,無所不包通,則乃至于蕩然公平也。公乃王,蕩然公平,則乃至于,無所不周普也。王乃天,無所不周普,則乃至于同乎天也。

天乃道,與天合德,體道大通,則乃至于極虛無也。道乃久,窮極虛無,得道之常,則乃至于不有極也。

沒身不殆。無之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殘。用之于心,則虎兕無所投其齒角,兵戈無所容其鋒刃,何危殆之有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中方县| 巴马| 工布江达县| 绥德县| 嵊泗县| 噶尔县| 元氏县| 临沂市| 平罗县| 东丰县| 株洲县| 舞钢市| 荔浦县| 加查县| 观塘区| 辽中县| 凤山市| 安宁市| 白水县| 五华县| 宁津县| 绩溪县| 靖边县| 莱阳市| 沂南县| 唐海县| 江油市| 信丰县| 金湖县| 定南县| 乌兰浩特市| 临漳县| 麻江县| 通化市| 花莲县| 常山县| 孟津县| 连城县| 循化|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