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嬴姓李氏

方晨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物理老師。

年輕,少金,所以更顯得普通!

遭遇車禍后,看著自己殘破的胸腔,被半截鐵管刺破的傷口涌出大量鮮血,方晨回憶自己短暫的一生。

恐懼!擔心!懊惱!不甘!

我還沒活夠啊!

方晨血液迅速流失,他的意識逐漸趨于平靜,最后化為虛無。

方晨死了。

-------------

但,沒有完全死!

再睜開眼,方晨被嚇了一跳。

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張長滿褶子的臉,有點丑陋,一名老嫗將他抱在懷里。

從方晨的視角去看,這張臉大而恐怖。

看到方晨突然睜眼,老嫗愣了一下,有些意外,又有些歡喜,呆愣了片刻后,歡喜地喊了一句。

“仲子醒了!”

方晨聽不太懂,感覺發音應該是漢語,只是不知是哪里的方言。

這里的仲子,并不是孔夫子的徒弟,那位被路邊老丈譏諷“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子路。

而是說,他是這個家里第二個兒子。

隨著這一聲喊叫,一個面容姣好的年輕婦人從旁邊不遠處跑過來。

年輕婦人從老婦人手里接過方晨,她把方晨摟進懷里,緊接著就在他水嫩的臉蛋上狠狠地親了一口。

嚇得方晨一個激靈。

這時,他才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小嬰兒。

方晨懵了!

他此時心中有十萬個為什么?卻不知從哪里問起,只能抬頭打量著這個正把他抱在懷里的女人。

她漂亮的臉蛋上涌出了兩行淚水,眼中有無限的溫柔。

女人叫季媯,媯是她的姓,季是說她在家里排行老四。

季媯摸了摸方晨的額頭,又認真地端詳了半天方晨靈動的眼睛。

“我兒活過來了。”

她本來非常悲傷,以為失去了這個出生還不算太久的小兒子,卻沒有想到氣息衰弱到極點的嬰兒又睜眼了。

眼睛靈動有神,比沒有生病之前還精神。

方晨依舊沒有聽懂這句方言,剛剛發生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太過突兀了。

看懷抱自己的季媯穿著有些奇怪,方晨試著問道:“我在哪兒?”

但方晨口中卻并沒有說出這句話,只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響。

這是聲帶還沒有發育好的表現。

方晨大概意識到自己有多小了,還不能說話的小嬰兒,出生也就幾個月吧!

只是方晨突然意識到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自己現在究竟是男嬰?還是女嬰?

可惜方晨在襁褓之中,無法自己驗證。

不久,又有好幾個人走進這間屋子,方晨就像貨物一樣被大家傳來傳去,并且好奇地打量。

瀕死的人復活,如此離奇的事情,大家都吃驚不已。

有人感嘆道:“大難不死,此子必有后福。”

方晨冷靜地面對一切,因為他就算想抗拒也改變不了什么。

只能把自己靈動的大眼珠子咕嚕嚕地轉來轉去。

李昭是嬰兒的父親,小兒子沒死,他自然開心,不過卻也納悶。

那名邯鄲城著名的疾醫明明說了,小兒子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況且剛剛小兒子氣息微弱,眼看就要死去。

可是現在再看他,臉色已經紅潤,看不出一絲病態,就像不曾生病一樣!

沒過多久,昨日那位給他醫診的疾醫又被請了回來。

就連疾醫在觀察了方晨的情況后,也連連稱奇:

“怪哉!怪哉!渾身竟查不出半點病象,與昨日判若兩人。”

“怪什么怪,你這老丈信口胡言,我兒明明只是小病,你卻讓我們準備后事,庸醫…”能說這種話的,自然是嬰兒的母親季媯。

……

七年后

隨著方晨漸漸長大,他也終于知道這是哪里了。

子曾經曰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圣人此言,肯定是有道理的。

可惜方晨穿越來到了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邯鄲城。

趙,四戰之地也。

來到了趙國,方晨和安全兩個字就沒有了任何關系。

方晨,奧,不!

現在已經不能再叫方晨了,既然穿越到戰國時期,就要融入自己新的身份。

李非,男,嬴姓,李氏,名非。

李非是當年參與趙國沙丘宮之變的趙國太傅李兌的后代。

李兌做過十多年的趙國相邦,戰國時期相邦的權力很大,這說明李非的祖上曾經很闊。

就連李非他父親李昭,在幾次喝了點米酒上頭的時候都向人吹噓道:

“吾祖曾為相邦,然吾定勝之。”

我祖上雖然做過丞相,但我總有一天會混的比他還厲害。

年輕人,年輕男人,誰沒在不太清醒的時候說過幾句夢話?

不過李兌晚年被罷相,李氏家族勢衰,李非的爺爺李曇現在也只是柏人令。

也就是在柏人這個城邑做縣令。

李非的父親李昭是李曇的第三子,7年前攜帶妻兒來到趙國都城邯鄲。李昭并不受趙國上層的看重,只讓他做田部史這個征收賦稅的小官,相當于邯鄲城的“稅務局局長”。

七年間,家里人都覺得李非很聰慧。

除此以外,并沒有其他異常之處,沒有人發現他那雙眼睛下掩藏起來的孤獨靈魂。

唯獨讓李昭一家人感到困惑的是,李非似乎對廚下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廚下,就是廚房。

沒有辦法,李非以前就是個吃貨,來到兩千多年以前這個飲食還不夠發達的年代,饞嘴是無法避免的。

可惜就算李昭是邯鄲城的田部吏,他們一家每年能吃到肉的次數也是有限的。

七年以來,李非就沒有見過牛羊肉,這屬于稀貴之物,一般只有真正的大貴族才有資格享用。

平民想吃牛肉,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參軍,有時候犒賞將士也會供給牛只。

李非他們的家庭,逢年過節只有豬肉、狗肉吃,更多時候家里經常出現的肉食是雞和魚。

這在戰國時期已經是中等經濟實力的生活條件了。

全家吃過牛羊肉的,只有李非的父親李昭。

他也只是在邯鄲城的燕禮中,吃過幾次牛羊肉。

平民一般是吃不起肉的,饞嘴的話最多買些下水調劑生活。

何為下水?

舌、心、肝、肺、肚、腸、頭、蹄也。

要說李非這七年最饞什么,其實還不是肉食,而是米飯和面條。

戰國時期,北方種植的谷物,以稷和菽種植最廣,黍次之,麥最少。

稷亦稱之為栗米,也就是小米,為五谷之長,是當時北方普通人最重要的主糧。

菽即大豆,也就是黃豆,菽是大豆在先秦時期的稱呼。

此時也有豆,不過并不是糧食,而是一種食器,形狀是一個高腳的盤子。

黍在后世稱作黃米,黍有粘性,適合釀酒。

因其產量比稷低,而且黍飯比稷飯好吃,所以黍貴稷賤。

有錢人才吃的起黍飯(黃米飯),賤者只能吃稷飯(小米飯)。

麥的生長周期長,對水利土地都有更高的要求。

先秦時期人們更愿意種植稷、黍這些耐旱,而且生長期短的作物。

但麥飯好吃,所以麥是貴族喜愛的谷物,比其他作物都要貴重。

李非倒也吃過麥,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不過卻不是面條,而是直接用麥粒煮出來的麥飯。

這讓李非的內心非常難受,就不能來一碗油潑面嗎?

當然不能了!

這時候公輸班制造的硙,也就是石磨,還沒有被推廣,面粉自然也不常見。

更何況油潑面需要的植物油,現在也沒有,現在的油脂都是提煉的動物油。

至于油潑面的靈魂,辣椒,那更是很久很久以后才會傳入中國。

現在想吃一碗油潑面,李非無疑是奢望了。

想吃米飯,也就是稻,得去黃河以南的楚國才行。雖然也有一些行商將楚地的稻運往邯鄲這個趙國大都城,但精貴無比。

在邯鄲,購買一斤稻的花費比麥還要貴上數倍。

因此李非這些年,是一口米飯也沒有吃過的。

怎么辦?

想吃面條!想吃米飯!

版權:起點中文網
同類熱門書
重生之女將星
會員
秦功
三國大馴獸師
大明第一貪官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兩宋元明 ·完結 ·284萬字
最新章節 完本感言 2023-05-19 13:04:14
7.7分
家父漢高祖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射阳县| 金溪县| 台北市| 斗六市| 台中县| 谢通门县| 承德县| 河间市| 喀喇沁旗| 合川市| 靖西县| 平阴县| 卓尼县| 夹江县| 咸阳市| 都匀市| 桐城市| 精河县| 万源市| 安仁县| 建昌县| 北碚区| 嫩江县| 定边县| 嘉善县| 唐山市| 乐业县| 丰镇市| 宣化县| 江津市| 响水县| 瓮安县| 同德县| 上虞市| 来宾市| 中方县| 万源市| 同德县| 苏尼特右旗|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