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絡是人體的醫魂——經絡暢通,百病不生

經絡是人體的醫魂,是人體內神奇的交通線路。人體的經絡有機組合在一起,每一條經脈都有它獨特的功能和治病作用,有的擅長內科,有的主司兒科,有的能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有的對胃病有神奇的療效……它們彼此分工,各司其職,就像一個醫院,構成了人體內部的醫療體系。只要經絡暢通,則百病不生。

經絡就是我們的隨身御醫

人體經絡自古以來都被認為是關系人體健康的重要一環,有著“決生死,處百病”的作用

誰都希望能有一個私人的醫生,能夠隨時對自己身體出現的不適做出準確的判斷,對疾病迅速有效地進行治療。這并非什么無法實現的夢想。每個人都有一個隨身攜帶的御醫,那就是經絡。《黃帝內經》說經絡可以“決生死,處百病”。

對于經絡沒有很好地利用,根本的原因是傳統中醫理論的深奧難懂,其實經絡向內歸屬于五臟六腑,向外四通八達于四肢百骸,把人體各部分聯系形成奧妙無窮的整體。當經絡不通時,身體的某些部位就一定會出現不適的癥狀,而通過按摩等刺激可以疏通經絡中淤阻的氣血,不舒服的感覺當然也就消失了。

每個人都希望能健康長壽,而靈丹妙藥其實就在我們的體內。經絡就是隨身攜帶的保健醫生,通過經絡可以在疾病剛剛出現征兆的時候就進行調整。無論體質好壞,經絡都能使之常保健康,而最有效的藥方當然非按摩莫屬了。并且,經絡最大的好處就是,雖然研究起來非常深奧,但是使用起來卻異常的簡單。

按摩經絡保健康

自身先天賦予的養生治療方法不加以利用,反而舍近求遠去吃各種化學藥物,是不正常的表現。作為一種調養身體、治療疾病最有效的工具,經絡和穴位必然成為無法代替的隨身御醫。掌握了最基本的按摩推拿手法,就完全可以遠離疾病。

古代很多著名醫家對經絡穴位的刺激推崇備至,認為治療疾病需要針藥結合。當然,預防疾病更需要針灸的輔助。結合現實中的情況,完全可以遵循針灸的原則,以一種更加簡便靈活的方式來操作,同樣可以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多年來,經絡的理論已經越來越被接受,但是如何使經絡變成一種大眾養生的方法,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實際上,只要拋棄高深的醫學理念,通過敲敲打打的最基本方法,就可以使經絡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讓這個御醫真正地成為神醫。

經絡暢通,健康自來

不通則痛,身體的各種不適實際上都源于不通不暢。那么,打通經絡當然就成為獲得健康的必經之路。只要經絡暢通,氣血往復循環,自然就百病不生。既然經絡有這么大的作用,那為什么從來沒有聽到,即便是中醫也沒有推薦給大家呢?實際上,經絡預防保健的作用在醫療的時候當然會被掩蓋,同時一些穴位的敲打和按摩是最基本的技巧,在醫治的時候專業的醫生一定會選擇效果更加顯著的方式來進行。

中醫認為經絡是運行在身體內氣和血的通路。而氣和血則是一對互相依賴,互相幫助的伙伴。有了它們,身體才會有每天的各種活動,體內的組織和器官當然也需要氣和血的營養支持,是他們能保持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氣為血帥,氣行血行,血為氣母,血至氣至,氣若順得意輕松,血若通遠離病痛”就是對氣血功能的最好概括。作為氣血走行的通路,經絡暢通了,氣血才能正常運行到身體的各個部分,身體才能正常發揮功能,疾病也就無從侵入了。

平時坐久了,腰背會酸痛;走路時間長,可能感到雙腿發軟發沉。身體的本能就讓我們發出捶腰、拍肩、捶腿、揉腿等動作,很快身體就會覺得舒服了,但是這種簡單的捶打帶來的舒服,非常的短暫,而且效果會越來越不明顯。結合經絡的理論,既能讓效果持久,還能準確定位,有的放矢

例如經絡里的肺經走行到肩部,脾經走行在腿部,肩背酸痛的時候按按肺經的脈絡和穴位,腿酸腿軟的時候推一推脾經的走向,敲打一下穴位,都是非常容易的,效果又極其的明顯,可以立即緩解疲勞的感覺,讓身體倍感輕松

所有預防疾病的宣傳,都應該真真正正地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體上,這才是最有效的預防。不能等到疾病都已經出現了,才去想應當怎么預防。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準則,從現在開始進行,保持每條經絡的暢通,疾病就沒法侵入身體,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防病健身。只要能抓住空閑的時間,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敲敲打打就可以維護健康,達到有病調病、無病強身的目的。總之,保證經絡的暢通就是保證身體的健康。預防疾病,現在就要從疏通人體的經絡開始。

手足溫暖,經絡才能暢通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會有手腳冰涼的毛病,需要帶很厚的手套、穿最厚的棉鞋才能稍稍緩解寒冷,這其實就是經絡運行不暢造成的。

我們知道,經絡的根在臟腑,而末梢在指趾,這樣天地的寒氣就會從我們的手足進入我們的身體。但是,經絡氣血在體內的正常流通是需要恒定的溫度的,中醫認為寒則凝,寒氣會讓經絡氣血流通不暢。經絡輕度堵塞,會讓人感冒、頭痛;如果手足長期接觸寒氣,經絡嚴重堵塞,人就會得腱鞘炎、關節炎等疼痛難忍又很難痊愈的病。

所以,你要注意手足的保暖,炎熱的夏天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屋里,冬天要注意戴手套,杜絕寒涼的食物,平時要用熱水泡腳。“嚴防死守”住寒氣入侵的門戶,我們的經絡就會始終暢通無阻,永遠生機勃勃。

在醫院骨科,很多得了腱鞘炎、手足關節腫痛的中老年婦女來看病,她們中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手的保暖,寒氣長時間郁閉經絡而患病的。寒氣一般都是從手、足、口進入人體的。經常吃生冷的東西,冬天用冷水洗東西,平時愛打赤腳,都會讓寒氣有機可乘,使人生病

最簡單的經絡保養法——步行

按照中醫的理論,“走為百煉之祖”,人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能找到相應的穴位。腳踝以下有51個穴位,其中腳掌有15個,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步行鍛煉也就是全身的經絡和穴位鍛煉。走路時,腳掌不斷與地面接觸,刺激腳底反射區,使對應的器官加快了新陳代謝,從而也就達到了健身目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最好的運動是步行”之說。可是要想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走路的技巧不可忽視。

正確的走路方法

1.走路時姿勢要正確,如頭要正,目要平,軀干自然伸直(沉肩,胸腰微挺,腹微收)。這種姿勢有利于經絡暢通和氣血運行順暢,能使人體活動處于良性狀態

2.步行時身體重心前移,臂、腿配合協調,步伐有力、自然,步幅適中,兩腳落地要有節奏感

3.步行過程中呼吸要自然,應盡量注意腹式呼吸的技巧,即盡量做到呼氣時稍用力,吸氣時自然,呼吸節奏與步伐節奏要配合協調,這樣才能在步行較長距離時減少疲勞感

4.步行時要注意緊張與放松、用力與借力之間相互轉換的技巧,也就是說,可以用力走幾步,然后再借力順勢走幾步。這種轉換可大大提高步行的速度,并且會使人感到輕松,節省體力

5.步行時,與地面相接觸的一只腳要有一個“抓地”動作(腳趾內收),這樣對腳和腿有促進微循環的作用

6.步行快慢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定。研究發現,以每分鐘走80~85米的速度連續走30分鐘以上時,防病健身作用最明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飯后百步走”,只適合那些平時活動較少、長時間伏案工作、形體較胖、胃酸過多的人,這類人飯后散步20分鐘,有助于減少脂肪堆積和胃酸分泌,有利于身體健康。而對那些體質較差、體弱多病的人來說,最好還是“飯后不要走”,這些人不但飯后不能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最好平臥10分鐘。因為胃內食物增加,胃動力不足,此時如果活動,就會增加胃的震動,更加重其負擔,嚴重時還會導致胃下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东安县| 任丘市| 晴隆县| 抚顺市| 文成县| 松原市| 灵石县| 永丰县| 吐鲁番市| 汝南县| 台山市| 三原县| 来宾市| 瓮安县| 盖州市| 鹰潭市| 曲水县| 清远市| 广州市| 长岭县| 平南县| 杨浦区| 安仁县| 保德县| 瑞丽市| 石城县| 天峨县| 壶关县| 威远县| 台北县| 碌曲县| 惠来县| 洪雅县| 寿光市| 娄底市| 外汇| 化州市| 偃师市| 华容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