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辭歸初稿待雕琢 論文瑕疵需細磨
- 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
- 點暇齋主
- 1949字
- 2023-05-06 08:09:41
辭歸兩月撰初篇,七改八修難入眼。
千字論文多謬誤,三番五次待精研。
“吾師,可否為弟子審閱此論文?”劉君南北于離職后兩月又七八日,再于戌時五刻五分,以微信文件傳送論文初稿于論文評閱之師。
“系統(tǒng)有時限,須后日完成互評?!敝笇Ю蠋熖嵝?,更重時間之節(jié)點。
“若逾期則系統(tǒng)關閉,恐答辯需延后?!彼朴星髮捪拗?。
。。。
正大速覽文檔,先觀目錄、摘要、結論,此乃辭職返校所撰論文初稿,幾經(jīng)面談、微信指導評閱,近系統(tǒng)關閉之際,視劉君南北修改之成果。
正大以字數(shù)統(tǒng)計觀之,劉君南北所撰研究背景,統(tǒng)計如下:頁三,字千八百九十六,字符同,空格計入則一千九百八十四,段十一,非中文詞三十八,中文字符一千八百五十八。
其中,述及二〇〇三年SARS之部,頁二,字七百二十九,字符七百七十一,空格計入則七百七十三,段三,非中文詞二十,中文字符七百零九。
述及二〇二〇年迄今之COVID-19,頁一,字二百零三,字符二百零六,空格計入同,段無,非中文詞一,中文字符二百零二。然其中與COVID-19無涉者,頁一,字七十三,字符同,空格計入同,段無,非中文詞無,中文字符七十三。
故實際論及COVID-19者,頁一,字一百三十,字符一百三十三,空格計入同,段無,非中文詞一,中文字符一百二十九。
正大估算,SARS部分權重為百分之三十八點四五,COVID-19部分權重為百分之六點八六,SARS與COVID-19間權重為百分之十七點八三。
問劉君南北,此文乃二〇〇四、二〇〇五年所撰,抑或為二〇二三、二〇二四年之作?COVID-19背景應急需求論證部分僅占百分之六點八六,SARS與COVID-19間權重為百分之十七點八三,COVID-19部分分量是否過少?況COVID-19論述近乎一語?宜斟酌補充。建議擴充COVID-19應急需求背景材料,其論證篇幅、廣度、深度應與SARS部分相匹。
“劉君南北,此或更似評議分析之語?!?
“吾勸汝仿吾之法,試評此二報告?!?
“可作研究背景內(nèi)容篇幅字數(shù)統(tǒng)計工具,以統(tǒng)計信息,對比分析成表。”
“吾如此點評于汝,汝當舉一反三,以點評環(huán)評編制者?!?
……
“此與論文之旨不符。”
“汝乃自撰環(huán)評之角度?!?
“汝未依論文之角度而思而書。”
“此皆非是?!?
“無甚意義?!?
“與論文無關?!?
“論文主題無關?!?
“??!”
“嚴言之,此皆贅言。”
“與論文主題毫無關聯(lián)。”
“汝未得分析之真維?!?
“全篇未解吾前二次指導之意?!?
“此皆贅言,離題甚遠?!?
“至多乃鋪墊之語?!?
“汝應專注于‘然后’之事。云南何以選型?有無論證資料及過程?XJ何以選型?為何選此而非彼?”
“5.3設備分析對比,汝今僅抄錄而已,與論文主題無涉,不見其聯(lián)。”
“此表乃報告書中所載?”
“若報告書中僅現(xiàn)此內(nèi)容,有無論證?商家推薦乎?招投標乎?經(jīng)濟原因乎?技術原因乎?綜合原因乎?”
“若不見邏輯論證,則報告書中選型突兀,汝當言之?!?
“汝當言未見邏輯論證,故報告書中選型突?!四巳曛治?。”
“焚燒爐種類——云南項目用何者?為何?有無原因——此乃汝當書者。”
“吾今之聊天記錄,乃分析對比之視角。”
“此置于此有何意義?云南煙囪高幾許?XJ高幾許?無甚意義也?!?
“過于輕率?!?
“結論與二報告內(nèi)容不符,無關聯(lián),結論謬矣?!?
師曰劉君南北之所為,于學術規(guī)范上頗為失當。然,須以畢業(yè)設計指導教師之意見為準繩。今劉君南北文冗長而無章,內(nèi)容龐雜而不知所云,與論文題目之關聯(lián)何在?劉君南北之分析,鮮有結論,且多抄襲之嫌,非對雙文本之深入剖析。若依師之私見,此文難以為繼,若貿(mào)然上網(wǎng),恐生大患。
“覺汝未得要領?!?
“聞君言,稍有所感。”
“明晨吾將至校,欲問畢業(yè)設計之導師在否,吾三人共議上網(wǎng)之事,此等情形不宜公開?!?
“善。”
“師,弟子可否先行完成系統(tǒng)之程序,而后修改論文?”
“此等事宜,須問畢業(yè)設計之導師。”
“乃導師言,欲請先生為吾之評審?!?
“吾先處理系統(tǒng)事宜,距答辯尚有時日。”
“若尋二不識環(huán)評之師評之,豈非易乎?不選吾,若選吾為碩導,必嚴加要求。”
“汝當與畢業(yè)設計之導師溝通妥善處理?!?
“勞煩先生。”
。。。
事非不多,正大之時,心存敬畏。
任重道遠。
。。。
“吾前日現(xiàn)場之見,與君之見略同?!?
“此等公開,對學生及導師皆有隱患?!?
“分析內(nèi)容甚少,前四章皆為背景,真分析唯第五章,且分析無量化指標?!?
“誠然?!?
“分析或無關痛癢,或謬誤百出。”
“須大修,為其負責,彼尚需讀研?!?
“彼尚未得要領。”
“其初稿亦前兩日出?!?
“君可教之?!?
“妻已寢?!币股钜?,正大未接畢業(yè)設計導師之電話。
“電話恐擾人?!贬屩?。
“吾前兩日皆坐于彼前,共改之?!?
“然系統(tǒng)有時限,后日須完成互評。”
“先完成論文過程,答辯前(十三日)再令其改之,可否?”此策甚險。
“否則系統(tǒng)關閉,彼答辯恐須延遲。”
“辛苦拜托?!?
果然,此劉君南北辭職返校所作論文初稿,須大修之。果如所料,去辭弗益于著書立說也。詩云:
辭職返校心意決,初稿難掩瑕疵多。
果見文中錯連篇,然后方知用功薄。
特別之處尤需改,別后時光莫蹉跎。
渣滓去盡方顯玉,論文終成大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