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太人智慧全書(新版)
- 連山編著
- 1846字
- 2023-04-23 19:57:45
金錢無貴賤之分
猶太人經商智慧要訣
有一位演講者在一個公眾場合演講。他拿起了50美元,高舉過頭頂:“看,這是50美元,嶄新的50美元。有誰想要?”結果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然后,他把這張紙幣在手里揉了揉,紙幣變得皺巴巴的了,然后又問觀眾:“現在有人想要這50美元嗎?”所有的人舉起了手。
他把這張紙幣放在地下,用腳狠狠地踩了幾下。錢幣已經變得又臟又爛了。
他拿起錢來,又問:“現在還有人想要嗎?”結果還是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于是他說:“朋友們,錢在任何的時候都是錢,它不會因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爛,它的價值就會有任何的變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花出去。”
為什么那張鈔票在那個演講者的手里揉皺了,又被他踩臟弄破了,還是有人想要它呢?
因為鈔票就是鈔票,鈔票是沒有高低貴賤的。它不會因為受到了什么“待遇”就有所差別。
它還是以前一樣的價值,和其他等面值鈔票的價值是一樣的。只要它們的價值一樣,鈔票都是平等的。
猶太人就是這樣的觀念。他們認為“金錢無姓氏,更無履歷表”。他們不像有些國家和民族那樣,把錢分為“干凈的錢”或“不干凈的錢”。他們自信,不管通過什么方式、什么途徑,只要是通過自身辛勤勞動合法賺來的錢,都是心安理得的。因此,他們通過千方百計的經營,盡量賺取更多的錢。不管這些錢是農夫出賣產品得來的,或是賭徒贏來的,還是知識分子以腦力勞動得來的,都是收之無愧,泰然處之。
賺錢有術的猶太人數不勝數,以放債發跡的亞倫就是典型的一例。
這位移居英國的猶太人從打工開始,用積蓄的一點兒小錢做些小生意。由于生意的擴大,他需要資金周轉,不得不向錢莊或銀行借錢。他在自己的實踐中發覺,向別人借錢的代價確實太高,往往與商業經營獲得的利潤相差無幾。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經營全為銀行打工,而且風險比銀行還大,倒不如自己從事放債業務合算。幾年后,他開始了放債業務。他一邊維持小生意經營,一邊抽出部分資本貸給急需用錢的人。另外,他又從銀行貸來利率相對較低的錢,以較高的利率轉貸給別人,從中賺取差額利潤。有些等錢應急的生產者或個人,寧愿以月息20%借貸,這樣,等于100元放貸1年,可獲得240%的回報率,這比投資做買賣更能賺錢。亞倫正是盯著這個賺錢的路子,才迅速走上發跡之路的。亞倫63歲逝世時,留下的錢財在當時英國是首屈一指的。
猶太人的經商活動,有一個看似簡單卻很難做到的特點,他們對顧客總是一視同仁,且不帶一絲成見。
猶太人觀念中,除了猶太人外,不管是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或意大利人等,一律被稱之為外國人。為了賺錢,不管你是哪一國的人,主張何種主義,信仰何種宗教,都是他們交易的對象。他們絕對不會因為對方是異教徒或者是黑人而放棄一筆能賺錢的生意。
例如,住在美國的一位猶太人名叫合利·威爾斯頓的鉆石商人,他聯合全世界的猶太鉆石商組成一個龐大的集團對其他國家的人做生意。又如居住在瑞士的猶太人,最能利用中立國的特性,同時聯絡美國的猶太人和俄國的猶太人來從事國際性的交易。在猶太人的腦海里,沒有意識形態之分。為了各自共同的目的,他們可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對付外人。在進行貿易往來時,無論你是美國人還是俄國人,無論你是西歐人還是非洲人,只要你和他的這筆交易能給他帶來利潤率,他就可以和你交易。因此,如果有人對他們與蘇聯商人做生意而指責他們時,猶太人會疑惑不解地歪著頭反問:“和俄國人做生意有什么不好呢?”他們的目的就是賺錢,他們所信奉的就是做生意,獲得最大的利益。哈默就是突出的代表。在蘇聯剛剛成立時,世界上的資本家都不敢涉足這個國家,只有這個猶太人“膽大包天”,與蘇聯做生意發了大財。他也由此起步,成了20世紀世界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商人。
要賺錢,就不要顧慮太多,不能被原來的傳統習慣和觀念所束縛。要敢于打破舊傳統,接受新觀念。試想一下,如果因為和對方的思想意識不同,自己在原來成見的作用下,主動放棄了一次賺大錢的機會,豈不是太可惜,太不值得了!我們知道,金錢是沒有國籍的,所以,賺錢就不應當區分國籍,為自己設置賺錢的種種限制。聰明的猶太人很早就認識到這點,所以他們很團結,結合在一起共同賺外國人的錢,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所在!
猶太人還認為金錢是沒有性質的,所謂的性質是人自己主觀強加給金錢的。如果說金錢在惡人手里就是罪惡的,那么讓善良的人把它賺回來就可以是善的了。猶太人認為,主觀區分錢的性質是件荒唐的事,那樣做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又束縛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