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乂露出苦笑:“十日前有數(shù)波信使從北伐大軍中趕來,有說征西大將軍謀反,有說楊長史謀反,不一而足。”
“得知此事后,我派出斥候沿褒斜道去往北伐大營查看,斥候回報(bào),秦嶺山中火光沖天,有人將山中棧道燒毀。”
“兩日前,有支大軍駐扎在褒中,觀其旗幟,似乎是征西大將軍的部隊(duì)。”
諸葛瞻皺眉,思索一番:“自五丈原至褒中,恐怕要有四百里路,更不必說山路難行,部分險(xiǎn)要之處更是只能通過棧道行軍,八日之內(nèi),行軍四百余里,竟能如此神速?”
呂乂打趣道:“這或許是因?yàn)檎魑鞔髮④娚起B(yǎng)兵士?”
諸葛瞻無奈的翻了個(gè)白眼,這都啥時(shí)候了,你還樂的起來?
門外傳來嘈亂的腳步聲,諸葛瞻回頭望去,只見李球領(lǐng)著一群甲士走來,其身后緊跟一身披鐵甲的中年將軍。
咦,怎么感覺李球灰頭土臉的?
看到諸葛瞻,李球羞愧的低下了頭,如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在諸葛瞻面前:“小侯爺,末將有負(fù)重托!”
須臾功夫,諸葛瞻便知曉原委了。
李球率領(lǐng)部下試圖闖入都尉府,因他聲稱奉武鄉(xiāng)侯之命,士卒們不敢阻攔。
都尉也半信半疑,但李球?yàn)楸3晒Γ胍鍪智茏《嘉荆苯訆Z其兵權(quán)。不料他沒打過人家,索性帶著都尉來太守府面見諸葛瞻了。
“這是我的印璽。”諸葛瞻掏出了自己的武鄉(xiāng)侯金印。
那都尉看了下便行了個(gè)揖禮:“蜀郡柳隱拜見武鄉(xiāng)侯。”
又是個(gè)名人,諸葛瞻心中嘀咕。
話說我也算是名人吧?
諸葛瞻對柳隱的印象還是來自游戲中。
柳隱是罕見的老將的,這家伙可是一直活到蜀漢滅亡的存在。三國志14里,他的立繪是少有的白發(fā)老爺爺,蜀漢僅有黃忠與柳隱兩個(gè)武將是這般形象,實(shí)在是很難令人記不住。
諸葛瞻上下打量著柳隱,這可真是熊虎之士。
他身長八尺(1.9米),高過李球半個(gè)頭,身材雄壯,一身鐵甲,發(fā)出冷冽的寒光。
“我欲前往褒中勸服魏征西,不知柳將軍可愿與我同去?”
諸葛瞻做出禮賢下士的姿態(tài),他試圖拉著柳隱的大手,不過很快他就后悔了。
柳隱的蒲扇大手怕是比諸葛瞻腦袋還大,這一牽手就像爸爸帶兒子一樣!
柳隱猶豫一二。
諸葛瞻不待多言,從懷中掏出了萬能法寶——劉禪的諭旨。
“我奉陛下之命前來,縱使沒有虎符,柳將軍也應(yīng)當(dāng)遵照陛下的旨意吧?”
“末將遵旨!”柳隱不再糾結(jié),又是一拜。
“漢中尚有多少士卒,馬匹幾何?”
柳隱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郡兵三千,若是調(diào)集縣兵的話足有八千人馬,有馬匹四百。南鄭作為后方,大批人馬軍資其實(shí)都在前線。”
“李將軍!”諸葛瞻思慮一二,對李球下令道
“我的家將與你的士卒都留在漢中,你再帶人守住征西大將軍府,除非陛下旨意、其他人的命令你都不要聽從。”
“柳將軍,我與你率二百騎兵,一人雙馬,晝夜奔馳,前往褒中面見征西大將軍。”
“呂太守,步卒太慢,是故我以輕騎疾行,但仍需你整合郡兵,運(yùn)往前線,以防我有不時(shí)之需。”
“末將遵旨!”三人遵旨。
諸葛瞻毫不拖泥帶水,令柳隱帶路,前往馬營。
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呂乂頗多感慨。
“我以孺子視之,不曾想,剛才我竟從一八歲孺子的身上感受到一絲威壓。”
李球贊同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從成都至漢中足有千里,五日疾馳,他一個(gè)孺子也能經(jīng)受的住。”
“丞相后繼有人啊!我大漢必能中興。”
...
諸葛瞻還太小,沒辦法獨(dú)自騎馬,之前他坐在李球的懷里,此刻卻是坐在柳隱的懷中。
這是未來的好大腿,得要多抱抱!
諸葛瞻腹議道。
等等?
不對啊!
柳隱現(xiàn)在只是個(gè)都尉,而我則是武鄉(xiāng)侯,怎么看,都應(yīng)該我是大腿才對啊!
是了,是了。
這是我的天命打工人,能從234年一直打工到263年的那種。
得要想個(gè)法子cpu他。
“咳咳,柳將軍今年貴庚?”
“哈哈,我今年已經(jīng)44歲了!”
嘶~44歲?這是孫子都和我一樣大了?
“柳將軍武藝高強(qiáng)啊!李球在禁軍中也算一把好手,他年輕力壯,柳將軍竟然能戰(zhàn)而勝之。”諸葛瞻好話連連。
柳隱則被撓到癢處,發(fā)出爽朗的大笑。
雖然知道懷中稚子聰慧,但畢竟年幼,與自己的孫子一般大小,這奉承話說來,也實(shí)在好聽。
“哼哼,雖說拳怕少壯,但那位李將軍顯然還要打熬筋骨,豈不聞廉頗老矣,飯斗米,肉十斤?”
南鄭距離褒中不過百里,騎兵疾馳,朝發(fā)夕至。
但諸葛瞻更多感受到的是疲累,無論是精神還是肉體。從成都疾馳而來,他從未好好休息過,全靠一股心氣提著。
此刻已要近乎成功,他強(qiáng)行將那疲憊壓制下去。
柳隱勒馬,指著那沿河駐扎的營寨說道:“那里便是魏征西的大營,我看到他的旗幟了。”
諸葛瞻順著柳隱指著的方向看去,卻見寨門大開,一隊(duì)隊(duì)士卒如潮水般涌出,刀戈劍戟,閃爍著寒光。
柳隱瞇著眼睛,望向遠(yuǎn)方:“褒口似乎又有支軍隊(duì)出來,魏征西似乎是想和那支軍隊(duì)決戰(zhàn)。”
諸葛瞻打了個(gè)顫。
是王平!
先是王平擊潰魏延軍,魏延潛逃回南鄭,結(jié)果被楊儀派出的馬岱斬殺,隨后夷滅三族。
“柳將軍,我們快走!”
“小侯爺準(zhǔn)備怎么做?”
“你們高呼:陛下諭旨,武鄉(xiāng)侯到。”
“大漢的刀戈不能對同袍揮舞!”
柳隱率領(lǐng)著200騎兵向兩軍陣中沖去,他鼓動著手下的郡兵們高喊:
“陛下諭旨,武鄉(xiāng)侯到!”
“陛下諭旨,武鄉(xiāng)侯到!”
“陛下諭旨,武鄉(xiāng)侯到!”
兩處軍陣都有騷動,不過王平軍的騷動很快平息,魏延軍卻騷動不斷,即便有軍吏出來呵斥,也不管用。
士卒們憂心忡忡,與北伐大軍對峙,燒棧道,怎么看也不像是忠臣所為啊!
“柳將軍,一會兒魏征西要是不聽勸,你就大聲呵斥他。”
“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我的聲音小,務(wù)必讓他的部將們都聽到。”
王平抬手放在眉上,向兩軍之中眺望:“那騎將似乎是漢中都尉柳隱?”
一軍司馬納悶的問道:“武侯不是死了嗎?這群人是哪里冒出來的?”
“既然是陛下諭旨,那想必是丞相遺孤襲爵。”
“那我們怎么辦?武侯遺孤怎么跑魏延軍里去了?魏延該不會對丞相遺孤下手吧?”
“無需多言,等待便是!”
呵斥完手下,王平也在心中推算著時(shí)間。
大軍十五日前返回,十二日前送出軍報(bào),成都距此千里,反應(yīng)如此之快,朝廷真是果決啊!
柳隱率軍直沖魏延中軍,果然無人敢動兵戈。
他先下馬,然后攙著諸葛瞻下馬。
大腿兩側(cè)是火辣辣的疼痛,諸葛瞻抬頭望去,前方十余米處,正是魏延中軍所在。
他的步伐有些踉蹌,撣了撣身上的灰塵,這才抬頭看向魏延。
他只是普通長相,看上去有些精干,至于腦后的反骨,以諸葛瞻目前的角度顯然是看不到的。
“你便是魏征西?”
“這是陛下的手書,陛下來時(shí)托我問你一句話。”
“當(dāng)年先帝尚在,以漢中都督托付于你,那句: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到底還算不算數(shù)?”
“臣,臣死罪!”魏延跪在地上,接過諸葛瞻遞給他的詔書。
“呼~”諸葛瞻長呼一口氣,心中涌起無限的喜悅。
我,改變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