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企業是怎么賺錢的
一、競爭力的財務解讀
競爭力是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賺錢能力,從企業的利潤公式來看,利潤等于收入減去稅費(圖1-1)。

圖1-1 利潤公式
如果要提高利潤,就需要提高收入、降低成本、降低稅費。而供應鏈做得好,既可以提高交付數量、交付時效、交付質量,也可以降低交付成本。也就是說,既可以提高銷售額,也可以降低成本(圖1-2)。

圖1-2 供應鏈對交付和成本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判斷一家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凈資產報酬率。那么,這個指標是如何計算的,又是如何構成的呢?

從財務角度分析,企業的業務運營主要經過三個階段(圖1-3)。
第一階段是把資金轉變為資產。資產包括廠房、設備、材料、技術、人力等。制造業需要車間、設備、材料、人力等資產,流通業需要庫房、商品、人力等資產,種植業需要種子、化肥、土地、設備等資產;這些資產,或租或買,都需要通過資金來轉化。
第二階段是通過銷售,把資產變成營業收入。超市賣貨、工廠賣產品、軟件公司賣軟件、物業服務公司提供物業服務,都是把資產轉變成收入。如果要獲得更多的營業收入,則需要擁有更多的資產,并加速資產的周轉。
第三階段是把營業收入轉化為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后,再扣掉稅,剩余的就是企業的利潤。
也就是說,企業如果想賺取更多利潤,就需要更多的運營資產,更大的利潤空間,更快的資金周轉。

圖1-3 凈資產報酬率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