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的仆婢皆退下去,軒中只三人而已。
劉欽問:“若果然有難題,小叔不妨說出來,有我們兄弟臥龍鳳雛為你出謀畫策,也能省卻你一些思慮。”
賈珣也認點了點頭。
林如海笑道:“既然如此,我便請教一二。”
兩人連道:“不敢,不敢。”
如海道:“這第一點,若鹽場和鹽商繞過官府鹽使,私相買賣,當如何?”
劉欽道:“只需派人監察鹽場產量出入,再嚴查民間鹽場即可,控制了源頭,不就行了。”
如海又問:“派多少人去監察?”
劉欽擺手:“這如何還問我,臥龍先生乃宰輔之才,不關細務。”
如海又問:“且依你吧,若這監察之人也被腐化了,又如何?”
劉欽笑道:“只需重刑峻法,殺雞儆猴。”說著還作切瓜的動作。
林如海搖頭:“你自小富貴慣的,不知窮病難治,利欲熏心,命,命值得幾個錢,何況再心懷僥幸,隨手一把抓下去,清白的還得仔細挑一挑。”
劉欽靈光一閃,笑道:“我有個法子,說起利欲熏心,那沒有利益就不會腐敗了。”
林如海訝異地看了劉欽一眼,劉欽自得道:“請叫我臥龍先生諸葛欽。”
賈珣看不過去了,提醒道:“叔看傻子呢,二哥高興個什么?”
果然林如海大笑起來,劉欽訕訕的摸摸頭,豪飲了一杯。
林如海看向賈珣:“珣哥兒是個什么主意?”
賈珣發誓,絕不是打他家姑娘的主意,只是敬重這股子拼勁。
雖想著低調,不免說點看法。
沉吟片刻道:“回答這問題前,卻有個問題要先問問林家叔父。”
林如海見他雖稚氣未脫,卻氣度沉穩,智識不知,膽氣有余,笑道:“你問。”
賈珣從容道:“這鹽政得的銀子,是去了哪里?那鹽商繞開官府,得的銀子,又是去了哪里?”
林如海不知賈珣是果然知道底里,還是蒙的,只道;“這鹽政得的銀子,自然是去了戶部,這鹽商得的銀子,自然歸了豪商。”
賈珣知他有未盡之意,便順著道:“我雖是蒙童少年,卻也耳濡目染,知道戶部實權極大,鹽商富則有余,貴則不足,若果然這樣,林家叔叔何必勞心,只需與戶部協同,收集罪證,調集兵馬,一并鏟除即可。”
“那戶部也被腐化了呢?”
賈珣笑道:“戶部可以吃獨食,還會擔心吃撐了不成。”
林如海對劉欽笑道:“你這表弟倒有些意思。”
又問:“這鹽政的銀子不全去了戶部,這鹽商背后也有大人物,又如何呢?”
賈珣心里也猜到了一二,這鹽政之爭,看似官民之爭,若結合太上皇內禪于今上的廟堂之事,恐怕與二天子在江南之地的財權之爭脫不了干系。
卻不知這林如海是哪一邊的人。
便問:“這兩邊背后的人,是要爭呢?還是要錢呢?”
林如海笑問:“要爭如何?要錢又如何?”
“若是要爭,就是自己得的比對方多,若是要錢,就是錢多,目的不同,方法和策略也要有所改變。”
話談到這里,林如海對這個少年愈發重視起來。
賈珣侃侃而談,劉欽也有與榮焉,又滿飲了一杯,不愧臥龍鳳雛之號。
然這個問題,卻不好回答,縱然四下不見外人,總得謹慎。
含糊道:“應該沒誰和錢過不去,你且說,錢多怎么來,不可用急索于民之法。”
賈珣不答,又問:“林家叔父在其中,是個什么角色呢?求名?求利?還是為了忠信仁義之道呢?”
林如海道:“上承皇恩,自當有忠心,巡視一方,又怎可忘黎民,名,亦我所欲也,至于利,我卻不在意,林家雖非大富大貴,累世以來,也頗有家私,人丁單薄,也就不汲汲于此了。”
賈珣心想,好處自己拿,湯都不給別人喝,你自己做上官的,還是個卷王,啥都不要,手下人肯跟你干,能干得成才怪了。
賈珣委婉道:“窮人還是很多的。”
林如海初聞還不覺有異,細品卻有些味道。
賈珣雖說得漫不經心,卻解開他的一些猶疑。
窮人雖多,但卻沒錢,富人雖少,卻很有錢。
嚴格控制精鹽,可得一大利,粗鹽便民,亦不失為良法。
富商豪族,壟斷鹽利,誰不眼饞,小商賈迫于勢力不得已從之,若撕開了口子,未必不能爭一爭。
爭于上則利流于下,爭于下則權歸于上。
結合這兩年來的調查布置,將計劃具體些,再申請調動兵馬,穩定局勢,或許江淮鹽政,會成為一個穩定的錢袋子。
說起來,還有些舊賬,也該和他們算清楚了。
林如海瞥了眼正吃魚膾的賈珣,這小子究竟是知道呢?還是不知道。
但不論知不知道,都很有趣。
賈珣若知林如海心中所想,肯定大呼“高,實在是高!”
隨著酒酣胸膽,眾人漸飄飄然起來,所談說之話,也沒了來由,更不會自以為奇計去獻寶,漸張狂無狀,手舞足蹈,縱情高歌,直到失去知覺。
……
賈珣醒來已是第二天午后了。
剛起身沒一會兒,一個大丫鬟便入了房為他梳洗。
賈珣任她施為,隱約記得昨日好像還聊到了欽二哥的婚事,好生笑話了一番,只因他說女家是個出了名的母老虎,擔心被家暴。
想著不由又笑出聲。
等候不一會兒,劉欽醒來打理完畢,兩人同去辭別林如海。
林如海在書房簡單交代了兩句,并一把折扇、一只筆送于賈珣做了見面禮,再將一個包裹交與劉欽,并一封書信,由他帶入京給女兒林黛玉。
又匆匆去忙衙門事了。
辭別林如海后,賈珣問:“林家姑娘多大年紀了?”
“九歲?十歲?十一歲?我也記不大清楚了,只記得是個鬧騰的小姑娘。”
賈珣心想,鬧騰,這和我印象中的林妹妹不大一樣啊。
又問:“二哥何時見過她。”
劉欽想了想道:“已有些年頭,是個小不點,那時還在姑蘇。”
賈珣又問:“林家叔叔做京官兒時候,你卻沒見過?”
劉欽壞笑道:“宦游不定,還能總帶著家眷不成,你小子,難不成想給林叔做女婿,果然如此,我幫你去說。”
賈珣道:“要不這就回去說?”
劉欽瞪大眼睛:“阿珣,你來真的,你要是認真的,當我沒說。”
賈珣撇嘴:“小家子氣。”
劉欽道:“從這些日子我的觀察看,你喜歡的不該是乳大胯寬,風韻猶存的少婦嗎?”
“別胡說,你有證據嗎?當心我告你誹謗,別誹謗我啊。”
劉欽卻道:“古來風流人物,總有些雅癖,哥哥懂你。”
賈珣卻不理他,暗想自己真太著于痕跡了。
劉欽又道:“家里才買了兩個奶媽子,規模宏大,像水揉出來的,等回家去,我一定請老太太安排你屋里去照顧你。我這做哥哥的,沒得說吧。”
賈珣:我謝謝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