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巧妙地與人拉近關系(2)

  • 社交與應酬36計
  • 凡禹
  • 3216字
  • 2014-11-27 15:01:12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忽視“禮貌”在溝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事實上,它卻是表述友好不可缺少的。在日常生活里,一個簡單的“請”字,一個熱情的“謝謝”,一個親切的“招呼”,即使在熟人中間,也不是多余的“形式”和“客套”,而是對人尊重、誠摯的一種感情流露,它能使人感受到親切、溫暖和愉快。這小小的細節,往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如品德的優劣和文化修養的高低。

“套近乎”的三個技巧

在朱镕基總理視察中央電視臺的前一天,中央電視臺的有關領導告訴節目主持人敬一丹,明天總理來視察的時候,你要想辦法得到朱總理的題詞。敬一丹聽了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多少有些為難:我怎么向總理提出這個請求呢?第二天,朱總理在中宣部部長丁關根的陪同下,來到中央電視臺。他走進《焦點訪談》節目組演播室,在場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朱總理跟大家相互問好之后,坐到主持人常坐的位置上,大家簇擁在他的周圍,七嘴八舌、爭先恐后地與總理交談。一位編導說:“在有魅力的人身上,總有一個場,以前我聽別人這樣說過。我看您身上就有這樣一個場。”朱總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里的氣氛更加活躍、和諧,敬一丹感覺這是一個好時機,一個很短暫的、稍縱即逝的時機。于是走到朱總理面前說:“總理,今天演播室里聚集在您身邊的這二十幾個人只是《焦點訪談》節目組的十分之一。”總理聽了這話,說:“你們這么多人啊!”敬一丹接著說:“是的,他們大多數都在外地為采訪而奔波,非常辛苦。他們也非常想到這里來,想跟您有一個直接的交流。但他們以工作為重,今天沒能到這里來。您能不能給他們留句話?”敬一丹說得非常誠懇,而且非常婉轉,然后把紙和筆恭恭敬敬地遞到朱總理面前。總理看一下敬一丹,笑了,接過紙和筆,欣然命筆,寫下“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16個字。總理寫完,全場響起一片掌聲,熱烈的氣氛進入了高潮。

敬一丹的繞圈子的確運用恰當,可圈可點。請求題詞時,她先把在外“四處奔波”、“非常辛苦”的記者抬出來,在感情、道義上繞好了一個讓人不宜也不忍拒絕的“套子”,另外語氣曲折委婉,表述又貼切誠懇,終于如愿以償。

意大利知名女記者奧里亞娜·法拉奇,也深諳此道。她以其對采訪對象挑戰性的提問和尖銳、潑辣的言辭而著稱于新聞界,有人將她這種風格獨特、富有進攻性的采訪方式稱為“海盜式”的采訪。其中迂回曲折的提問方式,是她取勝的法寶之一。

技巧一:先拋出“套子”的一部分。

在采訪南越總理阮文紹時,她想獲取他對外界評論“他是越南最腐敗的人”的意見。若直接提問,阮文紹肯定會矢口否認。法拉奇將這個問題分解為兩個有內在聯系的小問題,曲折地達到了采訪目的。她先問:“您出身十分貧窮,對嗎?”阮文紹聽后,動情地描述小時候他家庭的艱難處境。得到關于上面問題的肯定回答后,法拉奇接著問:“今天,您富裕至極,在瑞士、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有銀行存款和住房,對嗎?”阮文紹雖然否認了,但為了澄清這一“傳言”,他不得不詳細地道出他的“少許家產”。阮文紹是如人所言那般富裕、腐敗,還是如他所言并不奢華,已昭然若揭,讀者自然也會從他所羅列的財產“清單”中得出自己的判斷。

技巧二:給“套子”換個說法。

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總統,西方評論界認為他專橫、殘暴。法拉奇在采訪中,不是直接問他“總統先生,據說您是個法西斯分子”,而是將這個問題轉化為:“總統先生,據說您是有關墨索里尼、希特勒和拿破侖的書籍的忠實讀者。”從實質上講,這個問題同“您是個法西斯分子”所包含的意思是一樣的,轉化了角度和說法的提問,往往會使采訪對象放松警惕,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它看上去無足輕重,但卻尖銳、深刻。

技巧三:給“套子”涂上感情色彩。

訪問鄧小平,法拉奇是從祝賀鄧小平的生日開始的。她從鄧小平傳記得知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鄧小平自己卻忘記了。

鄧:“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嗎?”

法:“不錯,鄧小平先生,我從你傳記中知道的。”

鄧:“既然你這樣說,就算是吧!我從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應祝賀啊!我已經76歲了。76歲是衰老的年齡啦!”

法:“鄧小平先生,我父親也是76歲了。如果,我對他說那是一個衰老的年齡,他會給我一巴掌呢!”

鄧:“他做得對。你不會這樣對你父親說的,是嗎?”

訪問氣氛就這樣十分融洽而輕松地形成了。

看來當記者的人,最擅迂回,最會委婉。遇到“記者”型人物,我們得對他們兜圈子、做“套子”有一定的警惕,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樂意被套住,再去回答問題。

初次見面如何縮短距離

初次見面,交際雙方都希望盡快消除生疏感,縮短相互間的感情距離,建立融洽的關系,同時給對方一個良好的印象。那么,怎樣才能通過交談較好地做到這一點呢?

通過親戚、老鄉關系來拉近距離

由于親戚、老鄉這類較為親密的關系會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使交際雙方易于建立信任感。特別是突然得知面前的陌生人與自己有某種關系,更有一種驚喜的感覺。故而,若得知與對方有這類關系,寒暄之后,不妨直接講出,這樣很容易拉近兩人的距離,使人一見如故。現在許多大學里面,都存在一些老鄉會、聯誼會等組織,這些老鄉會、聯誼會就是通過老鄉關系把同一地方的學生召集在一塊,組織起來。同時也通過老鄉會來相互幫助、聯絡感情、加強交流。從人的心理上來講,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一種“排他性”,對自己的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往往不自覺地表現出更多的興趣和熱情,對與自己無關的則有一定的排斥。因而,在交談中將這類關系點出,就使對方意識到兩人其實很“近”。這樣,無論對方地位在你之上或你之下,都能較好地形成坦誠相談的氣氛,打通初次見面由于生疏造成的心理上的“防線”。毛澤東同志就常用這種“拉關系”的技巧。新中國成立后接見民主人士時,凡是與他有點親戚關系的,以及通過師生、故友的關系有些瓜葛的,往往是剛一見著面,沒出兩三句話,他就爽直地和盤托出其間絲絲縷縷的關系,在“我們是一家子”的爽朗笑聲中,氣氛親熱了許多,使被接見者備感親切。

以感謝的方式來加強感情

有一位同學在跟一個高年級學生接觸時的頭一句話就是:“開學時就是你幫我安置床鋪的。”“是嗎?”那個高年級同學驚喜地說。接著兩人的話題就打開了,氣氛頓時也熱乎了許多。那個高年級同學的確幫過我們許多人,不過開學初人多事雜,他也記不得了。而這個新來的同學則恰到好處地點出了這些,給對方很大的驚喜,也使兩人的關系拉近了一層。一般說來,每個人都對自己無意識中給別人很大的幫助感到高興,見面時若能不失時機地點出,無疑能引起對方的極大興趣。因此,初次見到曾幫過自己的人時,不妨當面講出,一方面向對方表示了謝意,另外無形中也加深了兩人的感情。

從對方的外貌談起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相貌或多或少地感興趣,恰當地從外貌談起就是一種很不錯的交際方式。有個善于交際的朋友在認識一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時,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向這個新朋友的相貌上。“你太像我的一個表兄了,剛才差點把你當做他,你們倆都高個頭,白凈臉,有一種沉穩之氣……穿的衣服也太像了,深藍色的西服……我真有點分不出你們倆了。”“真的?”這個新朋友閃著驚喜的眼神。當然,他們的話匣子都打開了。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朋友談話的靈活性。他把對方和自己表兄并提,無形中就縮短了兩人之間的距離,接著在敘說兩人相貌時,又巧妙地給對方以很大的贊揚,因而使這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也動了心,愿意與其傾心交談。

剖析對方的名字來引起對方的興趣

名字不僅是一種代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人的象征。初次見面時能說出對方的名字已經不錯了,若再對對方的名字進行恰當的剖析,就更上一層樓。譬如一個叫“建領”的朋友,你可以諧音地稱道:“高屋建瓴,順江而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謂意味深遠呀!”對一位叫“細生”的朋友,可隨口吟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或者用一種算命者的口吻剖析其姓名,引出大富大貴、前途無量之類的話,這也未嘗不可。總之,適當地圍繞對方的姓名來稱道對方,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西和县| 临高县| 洱源县| 桐城市| 监利县| 沙洋县| 休宁县| 浮梁县| 原阳县| 阳东县| 乌苏市| 酉阳| 新疆| 冷水江市| 永安市| 吕梁市| 绥德县| 遵化市| 二连浩特市| 渝北区| 松溪县| 石河子市| 安义县| 西和县| 滕州市| 莎车县| 会同县| 河曲县| 阜新| 巴楚县| 鹤山市| 庄浪县| 宿迁市| 雅江县| 左权县| 资阳市| 丹东市| 韶山市| 新闻|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