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用最小的代價換取人心

在人際交往中,特別是在上級與下屬相處的關系中,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關懷、一句親切的問候、一次恰到好處的激勵,就會讓人受寵若驚,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換取人心。

關心和體貼是最好的方法

杰弗遜說:“天下至樂,莫過于對我欣賞的人表達敬意?!比耸怯胸S富感情的動物,作為領導,關心和體貼下屬是對下屬最好的激勵方式之一。

領導對下屬的長處和優點表示欣賞和肯定,僅憑幾句口頭上的激勵之詞是不夠的,還要有實際行動,也就是要關心和體貼下屬,讓他覺得受到了尊重和愛護,覺得在領導心目中自己一直都是一個重要角色,這樣才能激勵下屬對工作更加努力,對你更加尊重,死心塌地地與你共處。

激勵是交際中必不可少之物,但如果僅限于口頭上的只言片語,下屬就會懷疑領導的誠意和價值,而一點一滴的關心和體貼的實際行動則是最樸實、最真誠、最珍貴的激勵和肯定,領導一次例行的激勵可能幾天就被自己拋之腦后,但對于下屬來說,卻長久銘記于心,甚至終生難忘。

在以人為中心的現代社會里,單純的上下級關系正在逐漸被摒棄。在高效率、快節奏的生活中,人道主義更受人們的青睞,關心人才、愛護和珍惜人才、尊重人才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風尚。在領導與下屬之間滲入個人友誼和感情的因素,對開展領導工作很有益處,這種方法會使領導成為一個輕松的權威。

關心和體貼下屬是對下屬的最好激勵形式之一,在下列場合中,收效更佳。

第一,記住下屬的生日,以適當的方式祝賀。

現代人都習慣過生日,在生日這一天,一般都是和知心朋友一塊祝賀。聰明細心的領導會抓住機會,見縫插針,加入慶祝的行列。也許下屬當時并不太在意,但是當他換了生活環境或領導的時候,他就會回憶起曾得到的祝賀和贊美。

要給下屬慶祝生日,可以發點獎金、買個蛋糕、請吃頓飯、送一束花等,效果都會很好。如果乘機再加上幾句美言對下屬的功績表示激勵,則更會錦上添花。

第二,關心下屬的身體健康,下屬住院要親自探望。

一位普通的下屬住院了,領導親自去探望,說出了一句心里話:“平時你在的時候,沒感覺你作了多少貢獻,而今你病了,就感覺工作無頭緒,忙手忙腳的,你趕快把病養好了,否則我這個頭兒不好當!”一些領導不注意這個環節,其實下屬在醫院里已經翹首以待領導的探望,如果領導不去,下屬心里可能就會這樣嘀咕:“平時工作辛辛苦苦,任勞任怨經常得到領導表揚,現在病倒了,領導就把我給忘了?!毙睦飼茈y過。

領導的探望很重要,這樣做使你在下屬心中的權威地位穩定,甚至提高,從而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加上下屬對你平時的行為是有目共睹的,當他們看到你給別人溫暖時,心中自然會對你更加敬畏。

第三,關心下屬的家庭和生活。

幸福和睦的家庭、充實富足的生活是干好工作的基本保證。如果一個下屬夫妻分居兩地,鬧離婚,或者生活拮據,領導卻視而不見,那么再好的激勵之語對下屬也無異于老虎掛念珠——假慈悲。

有個公司,職工和領導大部分都是單身漢或家在外地,就是這些人把公司的業務搞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該公司的領導沒有只限于嘴上夸夸其談、唾沫橫飛的空頭贊美,而是注意到職工吃飯不方便,整天泡方便面或買快餐,胃口不好,就辦了一個自助餐廳,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這個小事例中我們可以窺見一斑,作為領導,在激勵的同時,應該急下屬所急,解決一些實際生活問題,這就是對他們的最大的激勵。當下屬們在餐廳里安心地吃飯時,心中肯定感激領導的一番良苦用心。

第四,注意抓住歡迎和送別的機會。

調換下屬是領導常常碰到的事情,沒有心計的領導總是認為不就是換個人嗎?來去自由,愿去就去,愿來就來,不必拘泥于禮節,搞那些形同虛無的儀式。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善于體貼關心下屬的領導和那些語言“巨人”型的領導也不同。當一個新下屬來到時,語言“巨人”型的領導會過來這樣說:“小劉,你是北大的高才生,我們這兒虧待不了你的,趕快收拾一下辦公桌,準備上馬!”而有心計的領導則會預先讓人把一切收拾好,而后才說:“小劉啊,大家都很歡迎你來與我們同甘共苦,東西都給你準備好了,你看還有什么不夠的東西,盡管提出來?!币粯拥臍g迎,前者華而不實,空泛無物,沒有一點體貼的味道;后者沒有一個恭維之詞,但領導的激勵早已落在無聲的行動上。只在一語之間,就分出了高下。

下屬調走也如此,彼此相處一段時間,自然會有某個好的合作成績,也會有一些雞毛蒜皮的隔閡。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幾件讓對方滿意的事,以表達挽留的態度和惜別之情。

行貴言輕是中國的傳統,用行動來達到感情的溝通,這是最實在的,是領導必須注意的問題,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應該注重其重要價值,感情投資在交際中往往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換取人心,其收效往往是最大的。

與人交往要以心換心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領導要與下屬交朋友,要做到以心換心。最受下屬歡迎的上司是能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的人,只有這樣的上司才會受下屬的愛戴,也只有這樣的上司才能使公司上下一心,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共同為公司的發展作出努力。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在他擔任魏軍統帥時,與士兵同甘共苦,以誠心換得士兵的忠心。有一次,一個士兵身上長了個膿瘡,作為一軍統帥的吳起,竟然親自用嘴為士兵吸吮膿血,全軍上下無不感動,而這個士兵的母親得知這個消息時卻哭了。有人奇怪地問:“你兒子不過是小小的兵卒,將軍親自為他吸膿瘡,你為什么哭呢?你兒子能得到將軍的厚愛,這是你家的福分哪!”這位母親哭訴道:“這哪里是在愛我的兒子啊,分明是讓我兒子為他賣命。想當初吳將軍也曾為孩子的父親吸膿血,結果打仗時,他父親格外賣力,沖鋒在前,終于戰死沙場?,F在他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看來這孩子也活不長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有了這樣“愛兵如子”的統帥,部下能不盡心竭力,效命疆場嗎?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上司如果從心底里尊重下屬、看重下屬,下屬自然會賣力效忠。

有一家日資企業,一天,各部門接到電話,下班之后在貴賓廳召開職工大會。有些人感到很納悶,為什么放著會議室不去,而是去貴賓廳開會。因為在員工們眼里,日本人很機靈,甚至有人議論說:“老板又在搞什么小把戲?”當全廠人陸陸續續地走進貴賓廳時,眼前的一切簡直把他們驚呆了,只見每張桌子上擺滿了水果、飲料等各類食品。尤其是一名60歲的老門衛,看到眼前的一切,以為走錯了地方,正要離開時正好碰上了老板,老板一看他要走,便畢恭畢敬地把他請了回來。

老板走上講臺,恭恭敬敬地向大家行禮,說:“今天,把大伙召集起來,同大伙開一個聊天會。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提問題、講困難,提意見或建議,說工廠的、家里的事都可以?!?

人們看到老板不時地往工人手里塞蘋果、倒飲料,并微笑著同大伙打招呼,便積極地為工廠出謀劃策。老門衛激動地說:“我這一輩子還是第一次開這樣的會。一個看門的,本來就是在廠門口的,再踢一腳就出門了。老板看得起我們,我們看門的一定要好好干,看好這個家?!?

此后,全廠上下一條心,工人們干活也更賣勁了,恨不得一天干上25個小時。

人心都是肉長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只要你付出真心和真情,就會獲得下屬的擁戴和回報,從而促進你在事業上的發展。

與客戶交往,不要只談交易,要講人情。每個人的生活圈子里都有一些比較親近、關系比較密切的熟人與朋友。美國的汽車銷售大王喬·吉拉德發現每個人所擁有的熟人與朋友大約都是250人,這就是著名的250定律。

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是以一種幾何級數來擴張的。無論是善于交際的公關高手,還是內向木訥之人,其周圍都會有一群人,這群人大約250個。而對于生意人來說,這250人正是客戶網的基礎,是財富。

建立良好的客戶網絡,與客戶成為知心朋友。與客戶交往過程中要以誠相待,同客戶交朋友,分擔他的憂愁,分享他的喜悅。他可能會向你介紹他的朋友、他的客戶,這樣,你的客戶隊伍會不斷擴大。

同時,當你在和他談你工作上的困難時,他很可能會主動地幫助你,介紹新的客戶給你認識,或者幫你直接把生意做成,使之成為你永久性的客戶。與客戶交朋友,不要只談買賣,不談交情,對客戶要關心、愛護和體貼,使買賣雙方不單純是一種商業關系,而是富有“人情味”的,使顧客產生一種親切感,即在得到物質需求滿足的同時,還得到精神情感上的滿足。

美國有位叫瑪麗·凱的女士,曾敘述她買轎車的經歷和感受。她想買一輛黑白相間的轎車,就去汽車店挑選。在第一家汽車店里,由于推銷員沒有把她當回事,她覺得受到了冷遇,轉身就走了。進了第二家汽車店,推銷員對她十分熱情,向她仔細介紹各種型號汽車的性能與價格,使她感到這位推銷員是真正為她著想。當她偶然談到那天是她的生日時,這位推銷員馬上請她稍候一會兒,15分鐘后,一位秘書拿來一束鮮花,這位推銷員把鮮花送給她,并祝她生日快樂。當時,她感動萬分,覺得那束鮮花的價值超過百萬美元!于是,她毫不猶豫地購買了那位推銷員向她推薦的一輛黃色轎車,而放棄了購買黑白相間轎車的打算。

一束鮮花成了溝通買賣雙方心靈的橋梁,使汽車店里充滿了友善和溫馨的氣息,使顧客不由得產生了深深的信任感,此時的買賣當然好做了。碰到顧客過生日當然很偶然,但這種“人情”意識每時每刻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表現出來。我們應該與每一名客戶交朋友。因為每一名客戶都有許多親朋好友,而這些親朋好友又有同樣數目的親友。失去一名客戶就會相應失去幾十乃至上百名客戶。得到一名客戶情況則相反,因為這些人會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去影響他的親友。如果在交往中與客戶交朋友,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這社會上生存發展,每個人都離不開與人打交道,更離不開與上司、同事、下屬和客戶打交道,要想找人辦事,就要看清對象,采用不同的交際策略。

軟繩子捆得住硬柴禾

孟獲是三國時期南中地區少數民族的首領,是當地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和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勾結,推舉雍闿為主帥。趁蜀國對吳國作戰失敗、元氣大傷、劉備剛死的機會,煽動少數民族,殺死蜀國派往這一地區的官吏,公開發動武裝叛亂。

南中歷來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三國時期,那里住著許多少數民族,是今天彝族、壯族、傣族、獨龍族的祖先。漢朝時,他們被稱為“西南夷”。他們和漢族人民在一起,用勞動和智慧開發了中國的邊疆,對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孟獲等人在南中地區的叛亂,既破壞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的愿望,也嚴重地威脅到蜀漢的政權,妨礙了諸葛亮北伐中原、統一全國的計劃。為了維護蜀國的統一,諸葛亮經過積極準備,在225年,分兵三路,向南中進軍。

出兵時,諸葛亮采納參軍馬謖的建議:這次出征的目的,并不是把那些叛亂分子斬盡殺絕,占領他們的城池,而是要征服當地領袖人物的心,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服從蜀漢的統治,以后不再發動叛亂。這叫做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諸葛亮出兵不久,南中地區的叛軍內部起了變化。雍闿被部下殺死,孟獲做了主帥。接著諸葛亮殺高定,破朱褒。這年五月,諸葛亮帶領軍隊渡瀘水,追擊孟獲。

由于孟獲在當地百姓中有一定的威望,當地少數民族和漢族都服從他的指揮,所以諸葛亮命令不準殺害他,一定要捉活的。孟獲見蜀軍打了進來,就起兵迎戰。蜀將王平跟他對陣,開戰不久,王平掉轉馬頭往后撤走,孟獲驅兵前進,沿山路追趕。忽然喊聲大起,蜀兵從兩旁殺出,孟獲中了埋伏,只得引兵敗退。蜀兵緊緊追趕,活捉孟獲。

軍士們把孟獲押解到大營來見諸葛亮,諸葛亮問孟獲:“我們待你不錯,你怎么反叛朝廷?現在已被生擒,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接著他親自帶領孟獲參觀蜀軍軍營,問孟獲:“你看我們的軍隊怎么樣?”孟獲一看,蜀軍陣營整肅,軍紀嚴明,士氣旺盛,心里暗暗佩服,可嘴上并不服氣。他說:“我不是被打敗的,只是不知虛實,中了你們的埋伏,才被捉的?,F在看了你們的軍隊,也不過如此,真要硬打硬拼,我們是能夠取勝的?!敝T葛亮笑著說:“既然這樣,我放你回去。你整頓好隊伍,再來打一仗吧?!闭f完吩咐士兵們擺上酒席,招待孟獲吃了一頓,然后把他放回去。

孟獲回去以后,又連續和諸葛亮一戰再戰,一連打了七次,被擒七次。最后一次,諸葛亮把孟獲的軍隊引到一個山谷中,截斷他們的歸路,然后放火燒山。只見滿山滿谷烈火熊熊,把孟獲的將士燒得焦頭爛額,叫苦連天,孟獲第七次被蜀兵活捉。

孟獲又被押解到蜀軍營帳。士兵傳下諸葛亮的將令說:丞相不愿意再見孟獲,下令放孟獲回去,讓他整頓好人馬,再來決一勝負。孟獲想了很久說:“七擒七縱,這是自古以來沒有過的事情,丞相已經給了我很大的面子,我雖然沒有多少知識,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能那樣不給丞相面子呢!”說完跪在地上,流著眼淚說:“丞相天威,我們再也不反叛了!”

諸葛亮很高興,趕緊把孟獲攙扶起來,請他入營帳,設宴招待,最后客客氣氣地把孟獲送出營門,讓他回去。

由此可見,對于頑固的對手,不能一味地使用強硬的手段以硬碰硬。那樣的話即使能制服其人,也未必能收服其心。俗話說,“軟繩子捆得住硬柴禾”,采取陰柔的手段是對付強硬分子的上上之策。孟獲七次成為諸葛亮的手下敗將,作為階下囚丟盡了臉面。本來,要殺要剮,全憑他發落,但是諸葛亮非但沒有殺他,甚至沒有羞辱的言辭,反而以貴賓的禮遇對待他。這給了他多大的面子!如果不識抬舉,只能自討苦吃,也對不起人家的一片誠意。何不借坡下驢?那也不失武將的體面。諸葛亮的這個面子賞得恰到好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喀喇沁旗| 容城县| 中江县| 肇东市| 米易县| 大姚县| 明星| 东乡县| 武鸣县| 曲麻莱县| 萨迦县| 南乐县| 若尔盖县| 桃园县| 林周县| 东源县| 武陟县| 安福县| 昌乐县| 天台县| 诏安县| 建始县| 滨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远安县| 克什克腾旗| 靖宇县| 阿勒泰市| 浦县| 清河县| 晋宁县| 青田县| 大渡口区| 南京市| 若尔盖县| 青铜峡市| 阳江市| 南丹县| 肇庆市|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