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甘棠
- 詩經(國學啟蒙書系列)
- 韓震主編
- 900字
- 2014-11-24 12:05:16
【原文】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注釋】
①蔽芾:指樹木茂盛。②甘棠:即棠梨樹。③翦:同“剪”,指修剪、除去。④召伯:姓姬名虎,是西周的開國元勛。⑤茇:草屋。此處指居住。⑥敗:毀壞。⑦拜:同“拔”,指拔除,除去。⑧說:休息,停歇。
【譯文】
茂盛的棠梨樹,不要修剪不要砍伐,召伯曾在樹下居住。
茂盛的棠梨樹,不要修剪不要破壞,召伯曾在樹下休息。
茂盛的棠梨樹,不要修剪不要拔掉,召伯曾在樹下停歇。
【啟示】
召伯是西周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他歷經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為開創和鞏固周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召伯一生奉行德政,經常不辭辛勞,巡行民間,體察民情。有一次,召公來到現在的邵陽市東郊,看到一株高大的甘棠樹,他便坐在樹下,宣布周朝政令,并當場辦理民間的訴訟案件。人民非常崇敬召公,在他去世后,就將這棵甘棠樹當做召公的象征,予以保護和懷念。
【典故】
子罕拒不受玉子罕是春秋時期人,當時他任宋國的司城,主管城市建筑和車服器械的制造。這是一個可以撈錢的肥差,因為有些人為了承包工程,總想著用財物到子罕那里買個人情。然而子罕卻品質高潔,不收禮物。
一次,一個負責開荒石的石工帶著一塊美玉來到子罕家,聲稱這塊美玉是自己開采石頭時采出來的,并說自己是庸俗之輩,不懂欣賞高雅之物,所以決定將這塊美玉獻給子罕。
子罕一見美玉,拒不接受。石工認為子罕不識美玉,就明白無誤地告訴子罕:“我曾拿著這塊美玉讓玉器匠鑒別過,玉器匠經過仔細鑒別,斷定這塊美玉是真正的寶物,我這才敢冒昧地獻給你。”
子罕說:“我以廉潔不貪為寶,您以玉石為寶。如果您把玉石獻給了我,那我失去了廉潔,您失去了玉石,咱們兩人就都把自己的寶物丟掉了。與其使咱們都有所失,還不如您將玉石拿回,我把廉潔保持下來,這樣,咱們就都擁有了自己的寶物,這不很好嗎?”
石工聽子罕這么一說,也就不好再多說什么,只好拿著玉石灰溜溜地走了。
像子罕這樣以廉為寶的好官,才是擁有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他們的寶物是無價的。他們清廉自守的高尚品格讓黎民百姓肅然起敬,讓行賄者望而卻步。歷史是會永遠地記住他們和頌揚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