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采蘩
- 詩經(國學啟蒙書系列)
- 韓震主編
- 991字
- 2014-11-24 12:05:16
【原文】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注釋】
①于以:去哪里。②蘩:白蒿,一種食用的水草。③沼:指沼澤。④沚:指小洲,即水中的小塊陸地。⑤被:指女子戴的首飾或假發髻。⑥僮僮:指首飾繁多或假發髻高聳。⑦夙:指早晨。⑧祁祁:形容首飾繁多。⑨薄:形容急迫、看急。⑩還歸:回家去。
【譯文】
去哪里采白蒿?在那沼澤和小洲上。白蒿采來做何用?公侯拿去做祭祀。
去哪里采白蒿?在那深遠山澗中。白蒿采來做何用?公侯拿去供宗廟。
梳著發髻、盛裝的女仆們,日夜在公侯家忙碌。滿頭首飾、美麗的女仆們,匆匆忙忙趕回家去。
【啟示】
王公貴族家里要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女仆們忙碌地準備著,等一切都準備停當,她們還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典禮儀式上。侍奉主人和貴客。儀式結束后,滿身疲憊的她們顧不上卸妝,就匆匆忙忙趕回家去。
【典故】
晏嬰設身處地為民著想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崔杼殺死齊莊公后立即擁立莊公的異母弟姜杵臼繼位,即齊景公。齊景公剛即位,就任用崔杼為右相,此時的齊國,朝政混亂,君臣昏庸,奢侈無度,貴族剝削殘酷,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后來,歷任靈、莊、景三朝、前后執政五十多年的晏嬰被任為正卿,他為人正直,以勤儉力行、謙恭下士、關心民事而著稱。擔任齊景公正卿后,晏嬰經常在齊景公身邊竭力勸諫,使豪奢極欲的齊景公稍微有了些收斂。
有一年冬天,天氣非常寒冷,鵝毛般的大雪鋪天蓋地接連下了三天三夜。早晨,齊景公身穿裘皮大衣站立在窗前,望著窗外皚皚白雪,他禁不住高興地對身邊的晏嬰說:“今年的天氣真奇怪,下了這么長時間的大雪,還一點也不覺得冷,倒有點春江水暖的樣子。這銀白色的景致實在美極了,要是再多下上幾天,那該有多好啊!這么一來,就可以多欣賞幾天好景致了。”
聽了齊景公的話,晏嬰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兒,他終于開口說道:“冬天的景致確實很美,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一種再殘酷不過的景致。在這種天氣里,景公您之所以不感到寒冷,是因為您身上穿著溫暖舒適的裘皮大衣,室內又有熊熊燃燒的爐火。我經常聽人家說,賢明的君主,在吃飯的時候總會想到自己的子民中是不是還有人在挨餓。穿暖和衣服的時候,總會想到自己的子民中是不是還有人在受凍。這才能做到設身處地為民著想。”
齊景公聽了晏嬰的話,一下子面紅耳赤、不好意思起來,從此,他再也不在晏嬰面前贊賞冬天的景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