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前言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基與棟梁。而作為學生訓蒙文的典范之作——《弟子規》,則更是國學的入門經典。
《弟子規》成書于清朝,全文共1080個字,作者是清朝的秀才李毓秀?!兜茏右帯吩诶钬剐闶种姓Q生之初并不叫《弟子規》,而是叫《訓蒙文》。后來經過一位名叫賈存仁的先生修訂后,才正式定名為《弟子規》。
李毓秀以《訓蒙文》作為授課教材進行教習之后,前去聽課的人很多,學堂門外滿是學生與訪客的腳印,他也因此被人尊稱為李夫子。當時的太平縣御史王奐曾多次向他請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學。他是清初著名的學者、教育家,他的著作還有《四書正偽》《四書字類釋義》《學庸發明》《讀大學偶記》《宋孺夫文約》《水仙百詠》等,現分別藏于山西省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
《弟子規》的內容源自《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詳細列出了為人子弟者在家、求學、出外及待人接物應有的禮儀和規范。
《弟子規》將誦讀經典與習字、治學、修身融于一體,教導人們勤學誦讀并落實在生活當中,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它注重家庭教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是待人處事的道理與具體方法。
《弟子規》語言流暢,三字一句,兩句一韻,接近白話,讀誦時朗朗上口,有利于人們培養語感、陶冶情操,能為學習其他經典和文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本書根據《弟子規》的內容共分成八章九十二小節,每小節包含原典再現、重點注釋、白話翻譯、鑒賞評議和處事解讀五部分。全書在系統闡釋《弟子規》的字詞句義基礎上,廣泛而全面地圍繞《弟子規》展開了評議鑒賞,深入地對其處世意義進行了現代解讀。
國學經典是我們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它們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包含了中華民族生存的偉大智慧。人們從這些經典中汲取營養,就是用經典智慧的鑰匙來開啟現代各學科知識的寶庫,而《弟子規》就是這其中的一把最基礎的入門鑰匙。
編著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