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沒話找話”指南
  • (加)克蘿爾·弗來明
  • 8字
  • 2022-11-29 15:28:00

第一部分
基本原則

第1章 為什么需要閑聊?
想結交新朋友嗎?從這里開始

也許你認為閑聊是浪費時間,是難以避免的“災禍”,但我認為閑聊是一件很好的事。

我們這樣定義閑聊——它是一種輕松、愉快、安全的語言交流形式,讓人們有機會在發展深層關系前相互了解。對于剛剛相識的人,閑聊意味著自我介紹、交換個人信息和興趣愛好,以及尋找共同話題。對于已經相識的人,閑聊的內容包括分享感受、觀點、八卦、笑話和個人觀察。

閑聊意味著不抱目的性,所以交談內容的重要性遠小于交談本身(聊什么都行)。閑聊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社會情感作用,是一種通行、普遍、基礎的社會連接方法。

閑聊是建立關系和友誼的語言。

你肯定很喜歡閑聊。(是的,一定是這樣!)

你不相信嗎?我們可以做一下測試:

在路上遇到鄰居,你是否會停下來聊兩句?

在汽車加油站,你是否會和工作人員“閑扯”?

去美容院的時候,你是否會八卦別人的“黑歷史”?

你會不會和老朋友“扯皮”?

你會不會和同事“嘮嗑”?

等車的時候,你會不會和別人一起“消磨時間”?

你會不會和哥們兒“聊天放松”一下?

難道你會討厭上面所有的事嗎?不會的。你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些就是閑聊,是與他人和集體建立聯系的社交關鍵。

人類天生喜歡區分“我們”和“他們”,并且更喜歡前者。對于“我們”這些自己人,交談會讓你感到輕松。和“我們的人”聊天更容易。但對于“其他人”來說,情況就沒那么確定了。

你可以閱讀一下神經生物學家羅伯特·薩波爾斯基(Robert Sapolsky)的《行為》(Behave),他在書中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周密的論述。在書中,他講述了“我們”與“他們”的概念是怎樣深植于生物潛意識之中的。例如,人在1歲前已經能夠對不同性別和種族進行區分。如果講話的不是母親的聲音,孩子會有所察覺。當然,我們都熟悉下面這首歌:

你已經被教會了仇恨和恐懼

你已經被教了一年又一年,

它在你稚嫩的耳朵里來來回回,

你已經被細心地教育過

那些眼珠奇特的人,

那些膚色怪異的人,

你已經被細心地教育過。

——《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羅杰斯和海默斯坦

“稚嫩的耳朵”聽起來格外可怕。對“我們”與“他們”進行區分的趨向,是人們難以克服的。薩波爾斯基在書中寫到,我們區分“我們”與“他們”的用時不會超過1秒,這一瞬決定了我們會用哪種態度對待眼前的陌生人。我們討論的其實是歧視的機制,不是嗎?我所謂的“歧視”,是指我們能看出不同——但不同何時才會產生影響?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有時,我會給一個高中同學打電話,她一直都住在華盛頓東部的小鎮里。自高中之后,我們的人生就產生了巨大的差異,這一點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顯露無遺。

我:艾莉,最近怎么樣?

艾莉:一言難盡!反正還活著呢。你家草坪上有聲援特朗普的牌子嗎?(哈哈哈!)

我:沒有,我知道你家插著呢。

艾莉:你住的街區有支持特朗普的標語嗎?

我:沒有沒有,我沒見到過。

艾莉:是啊,你們舊金山有好多……有好多那個……

我:艾莉,你是想說有色人種嗎?

艾莉:對!

我:是,這里是這樣的。

艾莉:……那你……你會和他們說話嗎?

我:是的,艾莉,我會。

從用詞、語氣和語境中不難看出,艾莉明顯看到了“我們”和“他們”的不同。

J. D.萬斯(J. D. Vance)的《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我想從中摘錄一段。身為鄉下人的作者考上了耶魯大學,有一次,他來到了家鄉俄亥俄州米德爾敦的加油站:

在耶魯的時候,我越是感到自己格格不入,越是會懷念家鄉的親人。最重要的是,我能敏銳地意識到這份成功帶給我的內心沖突。學校開課后我第一次回家,路過了加油站……離我最近的油泵邊上站著一個女人,她開始和我閑聊起來,我看到她穿著耶魯的T恤。“你在耶魯讀書嗎?”我問。“沒有,”她回答,“我侄子在那里讀書,你呢?”我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這太可笑了——她不過是侄子在耶魯讀書,我卻仍然對自己常春藤盟校學生的身份扭扭捏捏……

我必須做出選擇:我到底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學生,還是米德爾敦一對鄉下老夫婦的孫子?選擇前者,我可以講講它的所在地紐黑文市有多美;選擇后者,我們之間就會出現一道隱形的界線,而她在線的另一邊。

如果你認為這種基于個體差異而產生的偏見是有害無益的,那么也許你會對此感興趣:有一種能彌合社會差異的機制,一種人人都能掌握的工具,那就是——閑聊。

閑聊站在與“他們”接觸的最前沿。它會讓“他們”感到安全,讓“他們”覺得自己受歡迎。閑聊對你來說可能很有趣,但也有很多理由讓你害怕,就像發現自己在一群人面前走鋼絲一樣,腳下沒有防護網,還得向著尚未變成“我們”的人伸出友誼之手。分類是無可避免的,但可以在一瞬間發生變化。曾經是“他們”的人可以輕易變成“我們”中的一分子。我認為,這才是閑聊真正的作用。

人們社交溝通的目的是:將陌生人變為朋友。

正是你我對陌生人的友善轉動了輪盤,將我們轉入友誼的舒適區。談話內容無關緊要,影響卻很深遠。一切關系都始于投機的閑聊。

閑聊的作用

閑聊有如下作用:

? 將人們聚攏在一起

? 增進理解與信任

? 建立或保持友誼

? 避免沖突

? 了解不同觀點

你明白嗎?有閑聊,才有之后的社交。

你怎么能說自己“很討厭”這件事呢?我想你討厭的只是一種極少發生的場景——用生硬的方式與陌生人展開交談。

如果有陌生人向你兜售商品或是問路,你并不會感到不適。這類交流目的明確,令人感到放松。如果有老朋友毫無目的與你閑聊,你也不會感到難受。

你討厭的是面對徹徹底底的陌生人,既沒有特別的主題,又要表現出友善,可能還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這件事。你討厭被焦慮的洪流淹沒,討厭自己像個傻瓜,討厭自己變成虛偽的人,討厭尷尬的場景。你的情緒管理中心正警鈴大作:“小心!這兒有個‘他們’!”

人們很少會提及“我們”與“他們”之間緊張對立的情緒,這是一種存在于個人腦海中的認知/情緒斗爭。你的情緒腦在高聲呼喊:“是陌生人,危險!”而你的認知腦要按照社會期待行事,假裝你和對方已經成了朋友。并且最終,你總是有被對方拒絕的可能!

我想這才是你討厭的閑聊,這確實太令人痛苦了!

壓力之下,我們需要某種機制、工具和態度來彌合這令人不適的社交鴻溝。閑聊中的幽默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句問候,或者一只伸出的手。如果你能做到這些,后面的學習自然也不成問題。

閑聊是社交中關鍵的潤滑劑,其價值與飲酒和笑聲不相上下。

閑聊的形式多種多樣。還記得引言中那個豆腐的比喻嗎?它易于消化、隨處可見、味道平淡,會從其他材料中汲取風味。它是人與人之間簡單的示意:一方敲門,另一方開門。如果進門之前不敲門,很可能會冒犯對方(除非這正是你的目的)。一般而言,我們需要做出禮節性的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會有任何損失,同時又以行動表達了友善。即便你覺得它老套迂腐,這也是人際交往中常見的言語禮節。

也許我們無法通過閑聊展現智慧,但我們能夠展現教養。

電梯中的閑聊很有意思。新人上來后,也許她會不經意地與某個人發生目光接觸,隨后問候道:“早安。”對于這樣的問候,對方會給予最簡單的回應:“你好。”交談結束,沉默伴隨著電梯到達終點。

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如果雙方能閑談幾句,即便是陌生人,一方進入電梯后也總會有話可講。

有個好心情。

別著急。

祝你今天過得愉快。

“門”被輕輕敲開了,暫時還沒有關上。如果在對方上電梯的時候沒有問候“你好”,那么下電梯的時候也不會有“再見”。這是關于禮貌和禮節的典型例子,是聊天的第一個階段。它會為未來的進一步交談奠定基礎。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練習問候和打招呼。一句“你好”或“早安”就足矣。一個點頭或一聲輕哼,就能表示自己接收到了信號。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開始在樓道里與他人點頭示意。這正是我們需要的社交方式。

沒錯!我們在費爾蒙特碰到過是不是?請讓我介紹我自己……

一段關系就這樣開始了,也許未來它會對你很有用。

說到有用,最初人們有著強烈的交談動機。我們不能說閑聊是毫無目的的,但畢竟這是一場探索性質的交流。作為例證,讓我們到商業會議上看看大家是怎樣交談的吧。

在會場:

你好!我叫喬·貝利,很高興遇到你!這些是化妝品。我帶了一些產品小樣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來我的攤位看看,這樣我也能更加了解你。

問候是交流的第一張面孔,也是為產品進行市場營銷的社交武器。

現在,讓我們來到酒吧:

嘿,寶貝兒!請你喝一杯好嗎?我們認識一下!

這次喬的交談對象是位女士。他的目的很清楚,不是為了推銷化妝品。這也同樣屬于關系建立的早期階段。如果你覺得這一階段的社交很困難,相信我,互聯網會給你各式各樣的建議,它們通常來自為了搭訕成功而使出渾身解數的年輕男性。

以上兩個例子都屬于閑聊,只是意圖有所不同。在交談的初期,客套話的背后還有一些隱形的不確定因素——那是一些隱秘的衡量指標——導致了不適感和不確定性。

八卦的作用

媽媽:桑普,你爸爸是怎么教你的?

桑普:如果說不出好聽的話,就干脆別說。

桑普的爸爸也許還告訴過他:

偉人討論思想。

凡人討論事件。

小人說人長短。

很抱歉,桑普。無論是不是小人,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議論他人。這是有原因的——世界上有什么能比人更有意思呢?

根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心理學家尼古拉斯·埃姆勒(Nicholas Emler)的觀察,人們日常80%的閑聊都在說人長短。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認為,人類對八卦的需求極大地刺激了語言的演化。《好好說話:溝通的故事及技巧》(A Good Talk: The Story and Skill of Conversation)一書的作者丹尼爾·梅納克(Daniel Menaker)認為,八卦教會了你哪些事是本文化中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八卦告訴我們:

鄰居需要幫忙。

某人將要升遷,但現在還沒有公開。

上次家訪時,鋼琴老師一身酒氣。

大部分閑聊都與人們地位的變化相關。誰在向上爬?誰在向下墜?誰新買了一輛特斯拉?

好的。現在我們明白了,八卦是為社會規范服務的,但為什么它會那么誘人呢?

那是因為分享秘密帶來了親密感。它帶給我們“親近感”,如果沒有這種分享,我們就無法觸及、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想法及感受。

八卦的內容是我們無法通過個人觀察獲得的。在這種形式的閑聊中,過程遠比聊天內容更重要。親密性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分享的信息反而成了附屬品。

當人們分享秘密的時候,是在試圖與他人——“他們”——搭建起橋梁,這樣一來“他們”就變成了“我們”。

八卦需要獲得尊重和理解,它是一項基本需求,而且人人都喜歡。它是組建群體的手段。

如果你不會為誰說好話,就坐到我旁邊來。

記得提醒我,我要把這句話放在枕頭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密山市| 满洲里市| 黄冈市| 明水县| 大同市| 蒲江县| 敦化市| 双鸭山市| 平利县| 庆元县| 金阳县| 通辽市| 济宁市| 芒康县| 锡林浩特市| 山丹县| 蛟河市| 平顶山市| 麻江县| 德令哈市| 涿鹿县| 高邑县| 中方县| 江门市| 长海县| 泸西县| 惠水县| 文成县| 西盟| 彭州市| 社旗县| 扎鲁特旗| 中山市| 天门市| 南投市| 桓仁| 星座| 河东区| 普定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