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鎮英先生哲學史講稿
- 丘鎮英著 丘成桐編
- 669字
- 2022-11-25 10:23:27
自序
這部西洋哲學史,系本人在香江學院教學十年來的結果。我記得開始講授這門功課的時候,在香港要選擇一本適合于中國學生用的課本,可不容易。在歐美關于西洋哲學史的著作,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但名家如W. Windelband、W. T. Marvin、A. Weber、A. K. Rogers、H. E.Cushman、Bertrand Russell等之著作,則以卷帙浩繁,只能供參考;而日本之大西祝、安倍能成、桑木嚴翼、巖崎武雄等之著作,則以學生多未習日文,無法瀏覽,至于中文著作,則寥若晨星。所以著者為教學上的關系,迫得一邊編著一邊講授,然積數年所得,僅由古代編及近代哲學的開端。近以興中出版社允付剞劂,遂于去年仲夏起續編近代,酌刪古代與中世,半年來于課務之暇,夜以繼晷,中間且因此而小病三次,現總算全部殺青。憶及作者在中學生時代受科玄論戰的影響,三十年來即浸淫于東西哲學之研究。頗覺“五四”以后,國人皆崇西化,惟于構成西洋文化骨干之哲學,多僅啜其一勺,鉆研失于太偏。崇尚古典的,則反對現代,崇尚現代的則反對古典。于心物亦然,崇尚唯心的反對唯物,崇尚唯物的則反對唯心。殊不知古今原屬一脈,心物本亦同源。最近胡適之先生在臺灣極力鼓吹新個人主義,而內地則推行全體主義的人民公社化運動,真是旗鼓相當。亦足征“全盤西化”毒害吾國之深!故今日對西方文化之再評價,實為當務之急。余生也晚,竊愿先將研究西洋哲學之一得貢獻于國人之前,俾對西方文化作一簡單的定性分析,然后方可了解西方文化的長短,以定其取舍的態度。并因此而引起對固有文化的再檢討,則予企望之。本書承學生陳杰三、劉健明、陳郁彬諸君的協助繕校,阮敬賢君代繪地圖,僅此致謝。
一九五九年一月十九日于香港沙田寓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