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通河利益之爭
- 正德盛世從豹房開始
- 漠中野
- 2179字
- 2023-01-09 16:49:34
時間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朱厚照想把時間的標準,從格林尼治時間,在這個時空變成順天府時間。
當然,他也知道,他還沒有強大到一句話能決定這個事情,大明需要在國力和科技水平能讓全球認可,才有可能實現這個事。
現在要求工部,做出精確的計時工具,只是一個起點。
“巴巴克,朕出重金,從歐羅巴聘請制作鐘的人才,你讓波斯的商隊,幫朕把消息帶回去。”朱厚照另外想從外面引進人才。
“要是波斯商隊能給朕帶回來人才,朕將給商隊以重賞!”
千金買馬骨,之前的朱厚照一直也在做這事,豹房里的人,都是他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在上個時空,他死后,這些人才都被楊廷和給打發了,還往他身上潑臟水,說他勞民傷財。
朱厚照剛來的時候,也是想精簡豹房人馬,但卻發現這些人,都是難得的人才,后來也只是把一些以前江彬,錢寧等找來的女人,給打發走了。
信心滿滿的朱厚照,召集了古今中外的人才,唯一達成的,只是定了個長度的標準。
雷聲大雨點小,不過也讓他明白了,有些事情光著急也是沒用。
大明大多數人還是處于文盲狀態,讀書識字的畢竟還是少數,要想用量變產生質變,就必須開民智。
現在的人們,連飯都吃不飽,怎么可能有時間去讀書寫字呢。
朱厚照看了江暉一下,希望他在宛平縣,能找出一條路來。
再討論下去,就是有后世的見識,卻沒有牢靠的群眾基礎,出來的結果只是空中樓閣,水中鏡花,無法實施。
朱厚照留下三個尚書,讓其他人都先回去。
“大帝,店鋪三天后開業,到時可別忘了來啊。”法麗達臨走前跟朱厚照說了一聲。
玻璃店總算要產生利潤了,朱厚照點了點頭,“沒問題。”
得到朱厚照的回復,法麗達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恰好三位愛卿都在,朕今天來工部的原因,是關于大通河的疏淤。”朱厚照指著桌子上的圖紙說道。
李鐩一聽,原來一開始皇帝叫他拿圖紙,是要干這事,怎么后來又召集一堆人,弄標準了呢。
他都不知道就是因為這張圖紙,朱厚照實在是忍不了,如此粗糙的繪圖,才臨時有這個會議。
“皇上,臣敢問是何緣由?”也只有王瓊敢這么問皇帝。
正德十一年,戶部建議官員勘查大通河,是否能重新疏通,結果幾個官員認為河道開浚艱難,建議陸路運輸,當時朱厚照接受了此建議。
“朕近期來往張家灣幾次,路上看到運軍艱難,才想起此事。”朱厚照說道。
“皇上,此事關系重大,是否開廷議合議?”李鐩沉思一會,說道。
大通河的疏淤,正德年間已經提了三次,每次都沒有成功。
正德元年戶部郎中郝海、工部員外郎畢昭,修理通惠河,第二年九月完成,但河開成了,卻不能發揮漕運作用,開河失敗。
正德六年,慶豐閘主事鄺珩也上書請求修河,但沒有得到回復。
李鐩從正德二年開始擔任工部尚書,對大通河清瘀之事,可以說是年年都收到提議。
他上任之初也是想做成此事,但經過這么多年,無一成事,除了技術方面外,更主要的是因開河而利益受損的官員的反對。
“此事工部不能主導么?”朱厚照問道。
“回皇上,修河之事牽連部門眾多,工部非能一言決之。”李鐩回答道。
“你們兩人怎么看?”朱厚照問道。
“回皇上,臣以為不需要,直接下令修建就行。”王瓊站隊從來不含糊。
楊潭看了一眼李鐩,思考一下,回答道,“回皇上,臣認為還是開廷議討論為好。”
朱厚照皺了一下眉頭,但既然兩大尚書都表示要廷議,他也不好一言決之。
“行,你們安排一下廷議!”朱厚照直接甩手就走,王瓊見狀,趕緊跟上。
李鐩看到皇上出門,不由長長嘆了一聲氣,楊潭也坐了下來,兩人相對無語。
皇帝看樣子對修河的決心很大,但這事,只要涉及漕運,既得利益太大。
不僅朝廷與地方政府在這方面有矛盾,朝廷內部各部門之間也有沖突,還有地方既得利益者阻撓。
之前幾次都沒有修河成功,阻力大部分來自此。
朱厚照氣呼呼回到了豹房。
“王愛卿,你說這是一件好事,為什么他們就不支持呢?”
王瓊坐下,喝了口茶,“皇上,涉及利益太大,這一開河,光漕運一年二十萬腳價銀就沒了,更不用說民間的運費。”
“那此事內閣會支持么?”朱厚照問道。
“回皇上,只有一半的概率,但內閣支持,也并不能管用,此事需要皇上,內閣還有各級官員共同贊同才能出效果。”王瓊回答道。
王瓊當過工部郎中,治理漕河出名,這也是朱厚照把他叫來的原因。
“朕想修這么一小段河流,就這么困難?”朱厚照問道,”難道就不修么!“
“臣認為必須得修,大通河一通,對朝廷好處多多,一能解決運軍欠債運糧問題,二來能降低運糧成本,三來加快運糧速度。”王瓊對此事已經看得很清楚。
“哼,為了區區幾十萬兩銀子,置朝廷安全于不顧,是欺負朕不敢殺人。”朱厚照心里有一股氣。
“臣會為皇上掃除障礙,但國舅爺那邊,需要皇上出面。”王瓊說道。
“那一位?”朱厚照問道。
“壽寧侯!”王瓊回答道。“國舅家那邊控制著通州一半腳夫。”
沒想到最大的阻力是來自自家的親戚,朱厚照對兩個舅舅張延齡和張鶴齡并沒有什么好感。
要不是看在張太后的面子上,早就處置他們。
對于張太后這個護弟狂魔,朱厚照也是沒有太好的方法,錦衣衛那邊這兩個人違法之檔案,已經有一尺之高。
“朕找他談談。”朱厚照明面的文章還是要做,不能在孝道這塊落人于把柄。
等到王瓊走后,朱厚照靜靜思考著張太后的問題。
不知道怎么回事,之前的朱厚照,記憶里關于張太后的事情并不多。
自朱厚照死而復生后,見過張太后幾次,并沒有發現什么不妥,還讓張延齡在西廠問題上幫了一把。
后來,帶著張皇后到訪,表達想要孫子的意愿,顯示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關心。
但他心里一直還有個疑問,張太后到底是不是朱厚照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