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時間的觀念與七寶燈漏
- 正德盛世從豹房開始
- 漠中野
- 2329字
- 2023-01-08 22:55:00
施州德說得口干舌燥,不知道大明這些人,聽明白了沒有。
看著皇上的樣子,應該是聽明白了,對面這幾個老頭,看樣子還是不懂。
看著施州德還想說下去,李鐩舉手阻止了他,“那這個怎么測定的?”
施州德一下子說不出話來,因為他也不懂怎么弄,只記得是用水銀來測試的。
這時,法麗達也不開口了,她知道怎么弄,但她想到一個問題,如果不懂原理的人,去使用這些東西,有可能會造成災難。
溫度計里面的水銀,如果玻璃被打破后,形成水銀蒸氣,被人體吸入后,會汞中毒。
現在的人沒有這個意識,如果一旦出現事故,又解釋不清楚,就會把這個東西妖魔化。
在基礎教育沒有普及前,有些后世看似簡單的常識,都是經歷多年無數人,千錘百煉才總結出來,直接粗暴拿到大明用,并不一定能取得正面的效果。
朱厚照看到大家都沉默了,開口問道,“沒有辦法測定么?”
大家都搖了搖頭,好吧,這個先擱置吧。
“接下來討論一下,怎么能提升計時的準確性?”朱厚照覺得這個比溫度更重要。
李鐩看了王瓊一眼,發現吏部尚書也是一臉茫然,又轉頭把目光投向戶部尚書,楊潭也皺著眉頭。
大家都不明白,為什么皇帝提出計時這個問題,現在計時方法已經很先進了。
白天是靠日晷來確定時間,晚上利用沙漏原理來確定時間,陰天加上漏刻,已經夠準確了。
皇城的鐘樓和鼓樓,除了預警作用外,還兼有報時的功能,晨鐘暮鼓指的是早上用鐘,晚上用鼓來告知時間。
這樣子的時間劃分體系,已經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先進和準確!
“臣等不大明白,這樣子做的好處?”李鐩看沒人回應,只能是自己站了出來。
“計時的準確,能更好地使用時間。”朱厚照回答道。
“時間是什么?”李鐩更摸不到頭腦。
朱厚照突然意識到,時間這個問題,比重量標準的問題。更加難以向現在的人解釋清楚。
現在大明的人,對時間的準確性要求不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計時雖然劃分為十二時辰,但本質上是以“晝夜”為單位的計時方式。
大明人現在的時間觀念,跟后世理解不一樣。
時間是與文化聯系在一起。
自古以來,大明人測度時間,就是以日月星辰,它們規律空間變化,覺察到時間流逝感。
另一方面,大明的時間標志不是抽象的數字,如地支紀時法,十二時辰對應的十二生肖,這里面又關聯到古代人文意義上。
大明人的時間觀,混同于空間化的自然標志物,把空間、人文或者是神學交融在一起。
如果無法剝離干擾元素,大明人的時間觀,是不具備物理化,時間也無法精確量化。
時間精確量化,是現代科技的基礎。
朱厚照捂住頭,根本沒有辦法回答李鐩的問題。
時間是什么?
時間是一個哲學問題。
時間不是運動,而是使運動成為可以計數的東西,這是亞里士多德對時間的邏輯分析。
朱厚照當然不知道這個,只能望向旁邊這個他寄予重望的人,能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大家一碰到他的眼光,都躲閃開了。
“時間是相對的概念,……”法麗達剛開了口,發現她也沒辦法解釋這個問題,直接說了一句,“就是你們說的時辰。”
“喔,時間就是時辰。”
“不對,時間也不只是時辰。”法麗達急忙糾正。
“那是什么?”實際上,不只是李鐩、王瓊等人迷惑。
在場的人也沒辦法解釋這個問題。
“錯了,討論的是計時的準確的問題,不是時間。”朱厚照看大家都走錯方向了。
“不明白時間,怎么能準確計時呢?”李鐩問道。
天啊,朱厚照心中有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我就是想要大家做個鐘表,不是在這討論相對論。
“巴巴克,你們那邊是怎么計時的?”朱厚照只能從外部尋找解決的方法。
“回大帝,我們用的波斯水鐘,把一個小碗底下扎一小孔,浮到盛滿水的盆中,水從小孔向上溢,直到水滿碗沉,就是大明所說的一刻吧。”巴巴克說道。
這個比大明的計時方式,更不靠譜。
“佛朗機人有計時工具,他們的教堂上就有很大鐘表。”法麗達說道。
總算把主題拉回正道,朱厚照感激看著法麗達,法麗達直接拋了個媚眼。
朱厚照裝沒看見。
“能否把他們請過來,幫大明建一座?”朱厚照問道。
“很難,實在是太遠了,而且懂的人不多。”法麗達又接著來一個,看你不理我。
“那大鐘表是干什么用的?”王瓊問道。
“就是看時間,不對,就是讓人知道時辰用的,到點就會報時。”法麗達解釋道。
“這個,我們大明也有的!”李鐩總算聽明白,皇帝到底要什么。
朱厚照大吃一驚,大明有機械鐘了么?怎么記得,后世很晚才傳入中國的。
“是什么的?”朱厚照問道。
“前朝郭守敬做的七寶燈漏!”李鐩回答道。
“據說燈漏高一丈七,上部有十個木人,到時辰就會用木牌報時,還能報時刻。”
“一刻鳴鐘,二刻擊鼓,三刻擊鉦,四刻擊鐃!”
李鐩仔細回憶道。
“是自己動的么?”江暉問了一句。
“是的,它是根據北寧蘇頌水運儀象臺的原理設計的,用水驅動,只不過沒有了觀察天象的渾儀、渾象,只保留計時。”李鐩回答道。
“它在哪里的?”朱厚照心頭一熱,大明在這個時代,還是有不少領先的世界的東西。
只是,缺少了科學的思想的指導,沒有一直研究開發下去,后來才被歐巴羅占了上風。
“以前是前朝大明殿中,就是現在的奉天殿,但現在不知在哪。”李鐩回答道。
奉天殿,不就是太和殿么,又叫金鑾殿!皇城里最大的宮殿,是舉辦盛典用的,平時都關著門,只有新皇登基、冊立太子、皇后,親征這類活動才開。
回憶了一下,實際上,他也沒去奉天殿幾次,朱厚照的記憶里,并沒有發現這個東西,不由疑惑看著李燧。
“永樂十九年,奉天殿曾經發生大火,三殿被毀,有可能那時就被毀了。”王瓊說道。
“是否能復制出來?”朱厚照感覺到惋惜。
李鐩跟耿照商量了一下,拱手道,“如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應該可以。”
“好,那這個做為一個主要的項目去做,要多少資金,直接跟楊愛卿要就行。”朱厚照直接下令。
皇帝當面發話,楊潭也不能當這么多人面,說不行,只好答應下來。
“這個要盡快,有困難直接找朕。”朱厚照又表了一下態,表示對這事的看重。
要是能復制出來,那些歐式的笨鐘,有什么可看頭的。
大明,將重新定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