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于至善:我讀《大學》《孟子》
- 劉家望
- 822字
- 2022-11-28 18:29:22
4.虐政如刃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注釋】梃:木棒。刃:刀劍。且人惡之:惡(ě),厭惡。惡在其為民父母也:惡,應念wū,疑問副詞,意為如何、怎么。這種疑問用法在孟子語言中較常見。率獸而食人也:率領驅使獸類食人。意思是厚斂于民,以政虐民,使得庖有肥肉,廄有肥馬而民有饑色,野有餓殍,這無異于為政者率領驅使獸類食人。朱熹《孟子集注》云:“厚斂于民以養禽獸,而使民饑而死,則無異于驅獸以食人矣。”
【譯文】梁惠王說:“老先生,我愿意聽您指教。”
孟子就接著對王講:“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劍殺死人,有什么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沒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追問一句:“那么以刀殺人和為政虐民至死,有什么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沒什么不同。”
孟子說:“惠王您的廚房里有那么多的膘肥禽獸肉,您的馬廄里那么多膘肥壯碩的馬匹,但是您的百姓面帶饑色,荒郊野外常見餓殍,是您暴斂其民,厚養其獸吧,這無異于您率領或者驅使獸類食人啊!人們看到禽獸自相殘殺、弱肉強食,尚且十分厭惡,而為民父母的執政者,卻不能避免率獸而食人的虐政,如何配得上稱‘民之父母’呢?孔夫子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孔夫子對用人形的俑做殉葬十分痛恨而詛咒,作為執政者又怎么能‘率獸食人’讓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解讀】孟子說話,越說越激動,越說越言辭激烈,幾乎是極言斥責:王者為政,厚斂虐民,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猶如以政刃民,率獸食人,其心何忍?“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王道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言說針對君王,一點客氣也不講。好在梁惠王態度還好,“愿安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