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房屋贈與給子女后還能要回來嗎
- 老百姓身邊的法律事兒——民法典案例采擷
- 四川眾旺律師事務所編著
- 1091字
- 2022-11-09 09:58:22
2017年4月,王勇突然接到法院的傳票,感到一頭霧水;更加意外的是,將他告上法庭的竟是他朝夕相處的老母親劉桂花。
王勇看完訴狀,才搞清楚,原來是母親前幾天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她在2009年與自己簽訂的房屋贈與合同,要收回贈與給自己的房屋。
這母子之間本來生活得好好的,怎么打起官司了呢?
劉桂花與老伴有一子三女。2007年2月,老伴去世,遺囑中說遺產由兒子王勇繼承。2009年6月,劉桂花心想自己年事已高,應該早點兒把房屋、贍養等事情安排妥當,免得以后有什么麻煩。于是,就把王勇和三個女兒叫到一塊兒,自己與王勇簽訂了一份贈與合同,將自己和老伴夫妻共有的兩間房屋全部歸兒子王勇所有:屬于老伴遺產的部分由王勇繼承所有,屬于自己的部分贈與給王勇。同時要求:自己在世或者再婚,均可在此房居住,并且王勇要對自己贍養送終。合同簽訂后,大家一起來到公證處,在五人均在場且沒有任何異議的情況下,公證處對該贈與合同進行了公證,房屋產權也過戶到了王勇名下。
2010年11月,王勇與周小妹結婚。婚后一段時間后,周小妹與劉桂花婆媳關系開始不和,后來漸漸升級,越來越尖銳,雙方都不肯讓步,王勇夾在中間很是苦惱和無奈。矛盾最終在2017年爆發,劉桂花對自己把房屋贈與兒子深感后悔,于是就一紙訴狀將兒子告上法庭,要求收回房屋。
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劉桂花與王勇所簽訂的贈與合同,是三個女兒均在場的情況下協商一致簽訂的,各方都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并進行了公證,贈與合同合法有效。劉桂花以其上當受騙、合同違反法律規定、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為由要求撤銷贈與合同,但未能提供證據證實,因此不予支持。法院最終判決駁回了劉桂花的訴訟請求。
案例涉及的法律是贈與合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民法典》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能撤銷;如果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比如,房屋、車輛等,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案例中,劉桂花將自己的房屋贈與了兒子,簽訂了贈與合同,經過了公證,辦理了產權過戶手續,該贈與合同不僅合法有效,而且已經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完畢。所以,贈與人劉桂花要求撤銷并收回房屋的要求不能受到法律的支持。當然,兒子王勇雖然不用將房屋退還給母親,但作為子女,無論是否有財產贈與或財產繼承,王勇都必須贍養母親。
老百姓在處置房屋等財產時一定要慎重,特別是老年人,在將房屋贈與子女或其他人的時候一定要清楚法律后果;贈與時如果有附帶贍養、扶養等要求的,一定要找律師等法律專業人士協助完善相關的法律手續。
李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