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說家事:黃莉凌律師精選家庭財產糾紛20例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
《法律講堂》主講人出書的計劃十三年前就被提起并付諸實施了。
每一次聯系出版社組織出書,主講人都非常積極踴躍。這種積極踴躍是有原因的,一期節目從選題到稿件的最后通過,要經過多次修改、嚴格審核,主講人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和心血。做成節目,只播一次就完了,未免太可惜,從社會成本上講也不劃算。十三年前,新媒體傳播還不發達,節目很難在網上被找到,于是,把聲音變成文字,把節目變成圖書,把凝結著主講人智慧和心血的普法作品進行二次或多次傳播,便成為當時欄目組織出書最樸素的動機。從那時起,聯系出版社為主講人出書便成了欄目一個傳統的工作,一直延續至今。
《法律講堂》系列書籍,一般收錄主講人二十篇稿件,講述二十個故事,以這二十個故事為支點,解讀不同的法條、法理。黃莉凌律師《法說家事》的二十個故事匯集的是二十個發生在夫妻、婆媳、兄弟姐妹、親友之間,因繼承、婚姻、投資、贈與等原因,而產生的家庭財產糾紛典型案例。在這二十個故事中,黃莉凌律師以個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法學知識,深刻剖析矛盾產生的根源,深入分析糾紛發生背后的心理原因、社會原因,在此基礎上深入淺出地解讀法條、法理,告訴大家家庭財產管理與保護的實用法律知識,內容有溫度、有深度、有銳度,通俗易懂,蘊含豐富的法律智慧和人生智慧。
財產權是憲法賦予公民十分重要的經濟權利,財產關系是重要的法律關系之一。絕大多數法律糾紛都與財產權益有關。
對于財產與感情的關系,曾有人戲言: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又傷錢。的確,這幾十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富足,百姓的財富積累日益增加,財產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房產、存款、車輛、股權、債權等,財產類型繁多。與這種情況并存的是,我國傳統觀念深厚,親朋好友之間重情義、講面子,法律意識普遍不強,一旦出現變故與糾紛,非常容易陷入維權的困境。面對日益增多的財產糾紛,如何進行財產管理與保護,如何避免法律的風險,成為很多人需要學習的知識,我們的實用法律知識普及急需加強。
在《還不清的債》里,女主人公吳玉巧因遭遇一場不幸的婚姻而背負了巨額債務。先是丈夫經營失敗,之后他又帶著小三玩失蹤,只留下吳玉巧獨自帶著兒子面對一群不斷登門討債的債主和望不到頭的債務。債務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吳玉巧到底要不要承擔連帶的還款責任?黃莉凌律師在故事中詳細展示了女主人公對涉案借款毫不知情的經過和證據,充分解讀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深入闡述了兩個法律文件的出臺對于明確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平衡保護債權人利益,和夫妻特別是未舉債夫妻一方利益具有的重大意義。
在《飛來的巨款惹風波》中,一筆突然到來的巨款,讓女主人公吳曉玲遭受友情、親情、愛情的多重打擊。吳曉玲先是瞞著丈夫把巨款藏起來,巨款成為自己的“私房錢”,之后又被閨蜜的男友惡意侵占。這筆飛來巨款不僅沒給她和家庭帶來幸福安寧,反而招來丈夫猜忌,隨后沖突不斷,差點導致婚姻破裂。財產糾葛感情,往往是因為人們面對財產,先相互失去信任,之后又少了溝通。彼此猜忌,相互戒備,心里各自裝著小九九,這些正是親人朋友間感情不和、矛盾不斷,甚至最終演化為人生悲劇的導火索。黃莉凌律師通過這個法律故事,是想傳達一個道理:人人都渴望財富,生活的幸福感與財富密不可分,但財富絕不等于幸福。財富到底是萬惡之源,還是快樂的源泉,最終取決于人的內心。
在《法律講堂》眾多的主講人中,主講婚姻、感情與財產糾紛的主講人通常會取得較高的收視率,黃莉凌律師就是其中的一位。黃律師身材不高,甚至略顯瘦小,加上是南方人,平時說話也是溫聲細語,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會是“柔弱”。但是,生活告訴我們,對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并不靠譜,一旦進入工作狀態,這個南方女子就會語速加快,眼神犀利,思辨敏銳,條理清晰。黃莉凌律師的節目,內容貼近普通百姓,極少有稀奇古怪的內容,從頭到尾充滿著生活氣息。她的語言風格真誠質樸,感情平實深厚,法點、法理的分析深入淺出且通俗實用,觀點睿智,飽含正能量。本書集納黃莉凌律師的二十篇稿件,一定會讓讀者朋友有所收獲。
最后想說的是:家國天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也是法律規范的重要基本單位。家和萬事興,做好家庭財產的管理與保護,才能實現家庭和睦,安居樂業。
權勇
2019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