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給領導創造思考環境
- 領導者心腹
- (日)荒川詔四
- 2819字
- 2022-11-03 10:31:19
拎包人不是打雜的
我剛出任秘書課長那段時間,曾經有個毒舌的同事取笑我說:“你身為社長直屬員工,做的卻是些拎包之類的雜活兒,跟普通員工也沒什么區別。”“拎包人”這個詞并不是比喻,當時我跟著社長滿世界跑,實際上社長的全部包裹都是我背著的,真如那字面意思,是個拎包人。
但是,我并不認為拎包人是打雜的。雖然社長要自己拿自己的行李,但是我堅決地拒絕了,“不,那不行,我來拿”。我堅持做拎包人,是因為當時普利司通剛完成對凡士通的收購,社長因為經營統合的事情滿世界考察凡士通在全球的業務,需要做出很多重大決策。
凡士通的收購金額是3300億日元,這在當時是日本企業收購外資企業的所有項目中金額最大的一個,因此,不僅普利司通公司內部,就連整個日本也找不出一個有相關經驗的人。我們當時只能靠自己思考,摸著石頭過河。
而且,雖說收購手續辦完了,但接下來的階段才是真正的考驗,從我20年的相關經驗來看,在整個凡士通收購與經營統合過程中,如果企業并購占20%的話,接下來的經營統合則占80%。收購時所做的工作雖然很多,但收購后的工作量還是遠遠超出之前,出現了特別多的難題。
創造深度思考的環境
此外,當時正在發生日美貿易摩擦,美國主張將日本列為“超級301條款”適用國,輪胎行業雖不屬于摩擦對象,但是日本企業收購美國名企凡士通,此舉仍激起了美國人情感上的抵觸。
當時有一位美國企業的CEO曾經出言不遜:“即便日本企業收購了美國的知名企業,也不是馬上就能與我的企業交易的。”這樣的外部環境要求社長舉手投足間都必須倍加小心,容不得出錯。
在那樣的情況下,即便社長在決策時犯一點小錯誤,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我考慮到必須保證社長無論是在日常的辦公室還是在出差過程中,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不為瑣事分心,專心思考做決策,因此毅然做起了拎包人的角色。
即便是在出差途中,也要保障社長全身心投入思考。如果社長自己拎沉重的行李,會加重身體負擔,思維變遲鈍。而且,如果社長出差過程中因為拿行李不小心摔倒受傷,再住上兩三天院,那更了不得。而且,辦理行李托運需要等半天行李,很浪費時間。當時航空公司對背行李進客艙的行為管得也不太嚴。所以當時我把社長的和自己的行李統統背上飛機,兩個人的行李我一個人來拿,與其說是拎包人,不如說背包人更形象、更準確。
如何發揮領導的功能
“拎包人”一詞中含有蔑視的意味。《實用日本語表現詞典》對它的解釋是“給領導拎包的隨從人員,引申為一味順從于領導的人,含有蔑視成分”。但是判斷一個人是否一味地順從領導,應該看他的內在心理,我認為那些為了充分發揮領導的功能,能心甘情愿地充當拎包人的人方能成長為心腹。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豐臣秀吉也是這樣的。關于豐臣秀吉,流傳這么一種說法,說他曾經把織田信長的鞋揣進自己懷中,為他溫鞋。
豐臣秀吉十幾歲的時候曾經給織田信長做雜役,相傳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取鞋(隨時拿著主人的鞋,當主人要出門時,第一時間把鞋放到主人的腳下)。有一天天氣寒冷,織田信長要外出,穿鞋時發現鞋居然是溫的,于是心生狐疑,問豐臣秀吉:“你把我的鞋坐在屁股底下來著吧?”豐臣秀吉卻回答說:“我把鞋放在懷里溫著,這樣您穿鞋時就不會被冰到了。”
豐臣秀吉的這種行為打動了織田信長,后來豐臣秀吉成了織田信長的心腹。
這則傳說的真假我們先放在一邊不談,一般大家都把這件事看成豐臣秀吉討好織田信長,謀取提拔的方式,我的看法卻有些不同。我讀了不少史書,知道織田信長是很英明的,這樣的一位人物不太可能單純因為討好就被蠱惑。而且,后來權傾天下的豐臣秀吉也不可能是一個單純靠討好上位的人。豐臣秀吉怕室外的嚴寒讓織田信長的大腦變遲鈍、行動變緩慢,所以才為他溫鞋,這么理解這則傳說不是更合情理嗎?
換句話講,豐田秀吉想讓織田信長最大限度地發揮領導的功能。別人都把豐田秀吉的這一行為看作討好,但是英明睿智的織田信長從中看到了豐田秀吉的理性,才對其委以心腹的重任。
不讓社長浪費精力
這件事情我是這樣理解的,從客觀物質層面來講,拎包這個活兒確實非常繁重,肉體上稍微吃些苦,但是精神上絲毫不覺得苦。因為在我看來,讓領導這一機構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正是自己的職責所在,我可以自負地說一句,自己做所有工作時所秉持的都是與拎包一樣的心理。
本書前文中也曾提到過,我當時正身處一件能決定公司命運的重要項目的旋渦之中,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社長做決定的速度和精確度,因此我盡可能避免讓社長為瑣事分心,使他能夠集中精力處理重要事項。
在日常工作中,所有報上來的草案我都會過目。如果是普通項目,我除了補充缺失的信息,還會提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解決對策及相應依據,以便社長能當場做決定。如果我的意見有說服力,社長會說“就這么辦吧”,當場做出決定。我這么做,目的是不讓社長在普通項目上浪費寶貴的精力。如果是重要項目,且社長已經做出了某種決定,我將推測接下來需要開展哪些工作,然后,或是召開董事會,或是與相關人員開會,或是制作內部通知文件等,向社長提出自己的建議。我率先這樣做,把環境預先為社長準備好,他就能集中精力思考下一步了。
全心全意地輔佐社長
領導做出的重要決定有時會引發公司內部的沖突,為了把這種沖突降到最低程度,我總是去各相關部門做協調,耐心地溝通情況,爭取對方的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如果反對變得表面化,社長就得拿出很多精力親自處理,這必將嚴重妨礙社長的對外決策。
這種溝通協調的活兒交給我來辦,把公司內部的反對降到最低,社長才能安心做別的。這種安心感非常重要,等于為社長解決了后顧之憂,他不必再為已經做出的決定費任何心,能夠更好地集中精力做下一步。
我作為秘書課長時就是這樣全心全意地輔助社長做重大決定,盡一切可能讓社長這一機構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做了很多,做每項工作時都是懷著與出差時替社長拎包一樣的心理。
大概一提到心腹,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給領導提戰略意見,其實這不過是心腹眾多工作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工作中如果沒有一股拎包人的勁頭,力爭最大限度發揮出領導這一機構的功能,領導是不會把你看作心腹加以信任的。在做“高大上”的工作之前,必須做好拎包人,否則領導不會視你為心腹。
當然我必須坦率地承認,自己也有過作為拎包人的失敗經歷,那是有一次我陪同社長去芝加哥出差時發生的事。我們到達機場后,照例由我拿著社長的全部行李,社長因為空著手入境,被海關的工作人員扣留盤問,原本是想省事兒的,結果適得其反。海關的工作人員見社長空著手,感覺異常,便把他帶去其他房間嚴格盤問了一番。導致不但浪費了社長的時間,還讓他在精神層面受到了壓力,我認為自己作為心腹非常失職。見社長從詢問室走出來,我正要上前道歉,不料社長卻對我說:“服了服了,我跟他們說自己是來芝加哥參加商務會議的,他們反問我:‘你為什么連件換洗的衣服都沒帶呢?這不是很可疑嗎?’責問了半天呢。看來以后我至少得拿一件行李了。”說畢,哈哈大笑起來,很高興的樣子。至今我依然記得社長當時的笑容,說起來真是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