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評書話本《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即將付梓。對于這兩部傾注了袁氏兩代說書人心血的長篇評書話本,我們想多說幾句,權當開場白吧。

眾所周知,《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根據魯國史官所編《魯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是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 242 年間各諸侯國稱霸的史實。

正如中國的歷史學家們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春秋是個變革時代,在我國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誠如它的名字,春意盎然,蓓蕾初綻,預示著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誕生;秋風蕭瑟,日薄西山,預示著一個古老的社會制度正在消逝……在這個大變革時代,各大諸侯國人才輩出,宛如群星燦爛。文臣才高八斗,滿腹經綸;武將勇冠三軍,決勝千里。誠可謂亂世出英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在連綿的烽火中脫穎而出,成為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他們以文韜武略、刀光劍影描畫出一幅濃墨重彩、可歌可泣的壯麗的歷史畫卷。

春秋時期,五霸征戰中原,攻伐不止,打得是不亦樂乎。到了春秋后期,晉國出現了“六卿專政”,他們打來打去,打得六家剩下四家了,還要接著打,最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當然這“三足鼎立”可不是東漢末期的孫、劉、曹,而是晉國卿大夫韓、趙、魏。他們互相打了好幾十年,直到公元前 403 年周天子才把他們封為諸侯,與燕、楚、齊、秦并稱為“戰國七雄”。當時他們互不服氣,都想要反周室取而代之,自己當天王,那多美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天王就一個呀,大伙兒都想當,能不打起來嗎?所以七雄征戰不休的年代,在歷史上被稱之為戰國時代。

春秋戰國這段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史實,相當豐富復雜,著實出現了不少驚天地、泣鬼神的重大歷史事件。其中許多故事,如烽火戲諸侯、三家分晉、商鞅變法等等是家喻戶曉。我國自元代起,就有了關于“列國”的白話故事,其中當屬明末馮夢龍所著《新列國志》最為著名。該書經清代蔡元放修訂,定名《東周列國志》,流傳至今。

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是一部反映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生活的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非常之精彩,每一章節后都有“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這句話本身就具有懸念性,希望讀者接著往下看。但不管怎樣“分解”,一般讀者讀起來也還是比較吃力。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將春秋戰國這么一部龐雜厚重的歷史講得脈絡清晰、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評書這種藝術形式恐怕是最適合大眾口味的。因為評書之“器”就是語言通俗,故事生動,主線清晰,懸念叢生,情節環環相扣。這樣聽眾一聽就明白,而且越聽越愛聽。但是根據春秋戰國歷史來創作評書話本,可是個不小的工程。俗話說,土木之工不可擅動。評書列國故事的創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能不顧史實隨心所欲。所以我們父子倆苦研東周近三十年,不斷豐富完善,最終才形成《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評書話本。用當下的流行語將其稱之為“袁派評書秘籍”也算是名副其實。

該書可以稱為評書范本,可讀可講,重心在講。特點風格就是文白相間,古書今說,為愛好和喜歡評書藝術的朋友們提供一部評書“變文”。聽書和讀書是有區別的,所以本書正式出版之前,我們對語言文字做了認真修改,力爭使其更加嚴謹、規范,經得起讀者推敲琢磨。對于一般讀者來講,本書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可以在輕松的閱讀中領略春秋的傳奇;對于喜愛我們的聽眾來說,閑暇之余,信手翻閱本書,回味聽書之樂,品味讀書之悅,不亦樂乎!當然我們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評書藝術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如今已被列入中國民間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既然成了“遺產”,就要進行搶救,并格外精心地加以保護與繼承,這就需要評書藝術工作者與全社會有識之士共同努力。本書的出版,可以說是我們父子兩代評書藝術工作者與黑龍江出版集團為傳承評書藝術所進行的一次有益的合作。是為序。

2011 年 4 月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彝良县| 灌南县| 丁青县| 长治县| 通化市| 射阳县| 兴业县| 瓮安县| 浪卡子县| 通道| 清河县| 江达县| 汨罗市| 彭泽县| 大城县| 南开区| 太白县| 祥云县| 崇明县| 嘉鱼县| 句容市| 巧家县| 阜城县| 白玉县| 锦州市| 东安县| 大庆市| 绥德县| 新巴尔虎右旗| 保定市| 肇州县| 汉寿县| 奉节县| 紫云| 大兴区| 柘荣县| 普安县| 棋牌| 横峰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