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能受多大委屈,就能有多大成就

議曰:太史公曰:“魏豹、彭越雖故賤,然以席卷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有聞矣。懷叛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因身被刑戮,何哉?”

——《長短經(jīng)》

劉邦、項羽楚漢之爭的時候,魏豹和彭越這兩個人,有部隊,能作戰(zhàn),是名將,舉足輕重,靠向誰,誰就獲勝。蕭何、張良、陳平這幾個文人,用反間計掌握了這些擺來擺去的人。但是魏豹他們都是太保、流氓、土匪出身,有如民國初年各地軍閥,販馬的、賣布的出身,可是已經(jīng)能席卷千里,南面稱王,力量穩(wěn)固以后,帶了兵,喋血乘勝,天天都是得意的時候。這種土匪、流氓出身,投機起家的分子,始終懷叛逆之意,始終不安分,唯恐天下不亂,因為在亂世他們才有機可乘,才有辦法。等到失敗了,這種人不會自殺而寧愿被俘虜,身遭刑戮而死,這又是什么道理?

“中材以上且羞其行,況王者乎!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之柄,其云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云。”此則縱橫之士,務(wù)立其功者也。

《長短經(jīng)》的作者趙蕤說,像這樣的行徑,就是中等以上的人,都會覺得羞恥,而更高的王者之才,更不會這樣。如項羽失敗了,就以無面見江東父老而自殺。但這些人失敗以后,不死而虜,落到身被刑戮的結(jié)果,沒有別的緣故,他們自視有智慧才略,所以愿意被虜,希望將來還能夠上臺,抓到兵權(quán)或政權(quán),實施理想,云蒸龍變(根據(jù)《易經(jīng)》的道理,“云從龍,風(fēng)從虎”,老虎來的時候,會先有一陣風(fēng),龍降的時候,一定先起云霧。所謂云蒸龍變,就是形容一個特殊人物出現(xiàn)時,整個社會都會受影響而轉(zhuǎn)變)。這就是賈誼所說的“烈士殉名,夸者死權(quán)”的心理,只想自己如何建功立業(yè),受什么委屈都可以,絕對不輕易犧牲。這也就是亂世多縱橫捭闔之士的功利主義。

或曰:“季布壯士,而反摧剛為柔,髡鉗匪匿,為是乎?”

大家都知道“一諾千金”是季布有名的歷史故事,這位先生是了不起的。他年輕時是一位非常有號召力的游俠之士,后來跟隨項羽,作戰(zhàn)非常勇敢。有一次把劉邦打垮了,追擊劉邦,差一點就可以砍到劉邦的馬尾。后來劉邦得了天下,最恨的就是季布,所以懸重賞緝捕季布,同時下令,藏匿了他的要誅全族。在這樣嚴(yán)緝之下,季布就到山東一位大俠朱家那里賣身做傭人。

朱家一見季布,就看出來了,把他收留下來。到晚上再把季布找來,要他說老實話。季布說,你既然知道了,就隨你辦,向劉邦報告,就可以得重賞乃至封侯。朱家安慰他,絕對不會這樣做。同時告訴季布,這樣逃匿不是辦法,總有一天會被發(fā)現(xiàn)。朱家本來就和劉邦這些人很熟,他和季布商量,將季布扮成車夫,帶他去見劉邦。

到了洛陽以后,這一班幫助漢高祖打天下的老朋友都宴請朱家,問他來有什么事,當(dāng)然,都知道他不想做官,也不會要錢。朱家就要他們轉(zhuǎn)告劉邦,季布這個人,年輕有為,是個將才,是個可以大用的豪杰之士。當(dāng)年和項羽打仗的時候,季布追殺劉邦,是各為其主。項羽完了,就不必再視季布為仇敵,現(xiàn)在通令全國抓他,這樣逼迫,他被逼緊了,不是向南邊逃到南越,就是往北邊逃往匈奴(因為那時劉邦所統(tǒng)一的天下,只限于中原一帶,至于長江以南的兩廣、云貴一帶,南越王趙佗是和漢高祖同時起來的,雖已稱臣,并未心服;北方的匈奴也隨時要侵犯中原的),這樣平白送給敵人一名勇將,增加一個最大的禍患,這又何苦?這班大臣向劉邦報告,劉邦聽說是朱家來說的,就取消了通緝令,并且給季布官做。

后來,季布又成了漢朝大將,而且非常忠于漢室。可是如果沒有朱家這一次出來說話,還是不行。而朱家說妥了這件事,仍然回山東過他的游俠生涯去了,不要功名富貴。所以俠義道的精神,在中國的歷史上始終是存在的。這里是說,季布失敗以后,毫無辦法,英雄豪氣都沒有了,變得窩囊得很,把頭發(fā)剃光,什么苦工都做,偷偷摸摸過日子。以中國文化精神來說,一個真正的英雄壯士,失敗了就自殺算了。季布既是壯士,失敗后卻窩囊地過逃亡日子,這是對的嗎?

對于上面這種一般看法的問題,趙蕤引用司馬遷的話作答案:

司馬遷曰:“以項羽之氣,而季布以勇顯于楚,身屢典軍搴旗者數(shù)矣,可謂壯士。然至被刑戮,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負(fù)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漢名將。賢者誠重其死。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殺者,非勇也,其計盡無復(fù)之耳。”

司馬遷說,當(dāng)項羽與劉邦爭天下的時候,以項羽那種力拔山兮的氣概,而季布卻仍然在楚國能以武勇顯名于天下,每次戰(zhàn)役帶領(lǐng)部隊做先鋒,身先士卒,一馬當(dāng)先,多少次沖入敵陣,奪下對方軍旗,斬殺對方將領(lǐng),可說是一個真正的壯士。可是等到項羽失敗了,卻又甘心到朱家那里當(dāng)奴隸,而不自殺。從這點看起來,季布又多么下賤,一點壯志都沒有。

其實,季布這樣做法,并不是自甘墮落,他有自己的抱負(fù),自認(rèn)有了不起的才華,只是倒霉了,當(dāng)初找錯老板,心有不甘。項羽失敗,他愿意受辱,并不以為羞恥,因為還是要等待機會,發(fā)展自己的長處,所以最后成為漢代名將。由他的經(jīng)歷做法,就看出他的思想、抱負(fù),他覺得為項羽這種人死太不合算。一個有學(xué)問、有道德、有見解、有氣派、有才具的賢者,固然把死看得很嚴(yán)重,但是所謂“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并不像一般小人物,為了一點小事就氣得上吊。這種人覺得沒有辦法再翻身,走絕路了,心胸狹窄,所以才愿意自殺。而懷抱大志的人,雖然不怕死,但還是要看死的價值如何,絕不輕易拋生的。

(選自《歷史的經(jīng)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若尔盖县| 临泽县| 侯马市| 清水河县| 凌源市| 荆州市| 乐清市| 桂林市| 长泰县| 天水市| 洮南市| 扶余县| 乌兰浩特市| 康平县| 蚌埠市| 汉沽区| 丰镇市| 阳泉市| 三原县| 平昌县| 新乡市| 高邮市| 奎屯市| 瓮安县| 宁陵县| 灵璧县| 宁蒗| 诏安县| 铜梁县| 乐清市| 清镇市| 黎川县| 渭源县| 武宁县| 迭部县| 南汇区| 滦平县| 肇州县| 衢州市|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