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天爵與人爵,你選一個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這里孟子說的是人格的修養。我們人生的價值在哪里?現在的人求的只是“人爵”中“公卿大夫”以外的第三樣:錢。

“爵”是爵位,權威的標志。在宇宙中有兩種大爵:一種是“天爵”,形而上的;一種是人世間的“人爵”。一個人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包括 “仁、義、忠、信”等,隨便哪一條,要堅信不移,不但人格修養要能做到,還要“樂善不倦”。這四個字很重要。只向好的方面做,不怕打擊。做好事,有時候做得灰心,遇到打擊就不再做,還是不行;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雖受了打擊,還是毫不改變,毫不退縮地做下去,這是 “天爵”。這種人,上天給他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因為上天的爵位,有很多等級。“人爵”,是公卿大夫,是官做得大,以現代的說法,是當首相、當總理、當行政院長,或者是有錢,像世界航業巨子奧納西斯,就是人間的爵位。

中國上古時期只以道德為做人的標準,“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古人的修養,是成就“天爵”,不問“人爵”如何,來也好,不來也好,聽其自然。現在的人,連 “人爵”也不修了,只求“錢爵”,認為學問有什么道理!有錢最好!所謂“有錢萬事足”。幾十年前,小孩讀書的課本,先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現在是“萬般皆上品,唯有讀書低”,因為時代變了。

但是在我看來,還是讀書高,因為讀書求“天爵”的人,根本沒有考慮現實環境的變化。環境變化無常,只是一個歷史偶然的過程,從歷史上看,這種史實太多了,偶然遇上,算不了什么。這就是莊子說的:“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在人群中看起來,得“人爵”的人了不起,但在形而上看起來,是小人一個;而在形而上看來的圣人、菩薩,在人世間既窮又困,他們是“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所以,人生有兩個大道理,一為得“天爵”,一為得“人爵”。

從歷史上來看,得 “天爵”的人,釋迦牟尼是一個,孔子是一個,孟子是一個,耶穌也是一個,他們都是得“天爵”的人。

耶穌雖然被人定罪,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可是他流出來的血是紅的,不像四果羅漢,流的血是白的,這表示他被釘死的痛苦,和我們人是一樣的。可是他并沒有難過,為了救世人,代世人贖罪。在佛教的觀點上,他就是舍己為人,無論如何,他的選擇是非常偉大的。

比如孔子,想救世而救不了,自己連飯都吃不起,還在那里彈琴,人家罵他棲棲惶惶如喪家之犬,他卻忙得如野狗一樣到處跑。可是他是萬世師表,永遠不倒的圣人,所謂“天爵”也。

至于釋迦牟尼,有現成皇帝不當,出來修行傳道當了教主。當時,他并不是為了當教主才出來的,教主是后世捧他而起的綽號。他的精神和教化,永遠長存,這也是 “天爵”,是人生的價值。

所以一個人的人生,準備走向哪條路,事先要想清楚。青年朋友們不要忘記,“錢爵”(前腳)固然重要,后腳更要留心,不要只顧 “錢爵”(前腳)而后腳退不了啦,沒有退路了。

孟子感嘆:現今的人,“修其天爵”,滿口仁義道德,并不是真的,只是一種手段,以求達到個人成功;等到個人的欲望滿足了,也就不談修養了。這種人屬于昏聵,不要只把他當小人看,他最后一定會徹底失敗,自取滅亡。

(選自《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新邵县| 柯坪县| 加查县| 镇坪县| 元氏县| 左云县| 漳州市| 商南县| 清水县| 福海县| 维西| 广灵县| 兴仁县| 昭平县| 晋宁县| 鱼台县| 楚雄市| 武陟县| 山丹县| 龙游县| 博野县| 普定县| 福鼎市| 平乡县| 博罗县| 北流市| 拜泉县| 成都市| 巴林左旗| 沽源县| 噶尔县| 永仁县| 五家渠市| 梁河县| 浑源县| 永康市| 枣庄市| 台前县| 桑植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