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冥想,發現我們內心的力量(3)

某一天,你的冥想很成功;另一天,你冥想時有很多雜念。請你不要因此而沮喪,只要堅持冥想的原則,你會逐漸進步。

一旦開始就不要放棄,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冥想是很重要的。

冥想可以逐漸消除氣憤的情緒,但是不要在生氣、沮喪、憤怒和生病時冥想。

隨著社會的發展,冥想也在發生變化。它不再是神秘的事情,而是非常大眾化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感到壓力大、情緒不好,不妨試著練習冥想。

冥想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過去,人們一直用冥想來放松心靈、減輕壓力,但它的作用遠不止這些,它甚至能給你的身體帶來諸多健康奇跡。許多研究證明,冥想不僅僅能給我們帶來心靈的平靜,而且能抵御許多疾病,并提升身體器官的功能。

挪威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每天進行兩次時間在30分鐘左右的冥想的人,在運動之后,其血液中的乳酸水平明顯比沒有進行冥想的人低,而乳酸是導致肌肉疲勞和疼痛的重要原因。冥想為什么能緩解運動酸痛呢?研究者認為,冥想提高了身體的活動效率,就如同一種熱身運動,因此當你運動的時候,身體就不會產生那么多的乳酸。所以,如果想讓運動酸痛遠離你,不妨在保持運動習慣的同時也保持冥想的習慣:只要坐在那兒,深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在諸如“平和”“安寧”這類的詞上,就能緩解運動酸痛。

只需要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你就不僅能放松心情、緩解壓力,還能對抗感冒。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經常進行冥想的人在注射了流感疫苗之后能產生更多的抗體,這表明他們擁有更加強健的免疫系統。研究者還認為,這是因為冥想增強了左腦的活動能力,而這和免疫系統的功能有關。所以,面對流感威脅的時候,你在進行健身、營養保健之外還可以試試冥想的神奇力量。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心臟已經成為我們身體器官中最容易受威脅也最為脆弱的部分。飲食習慣的改變,讓心臟承受了生命之“重”;現代文明病的泛濫,也讓心臟成為易受害器官之一,而冥想是能夠起到保護心臟作用的自然修身方法。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每天進行兩次20分鐘的冥想,就能有效地保護心血管的健康。這些試驗發現,那些進行冥想的人血管里的脂肪沉積更少、血管壁更薄,能將心臟病的威脅降低11%,中風威脅降低15%。冥想對于預防高血壓也同樣有效,每天進行20分鐘的冥想,可以降低年輕人的血壓,并能減少他們在老年時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研究表明,冥想能通過減輕心靈壓力、提高生活質量、提升免疫系統功能,來幫助癌癥患者康復。在這項研究中,乳腺癌患者和前列腺癌患者在進行放松和冥想后,癥狀明顯得到了改善:睡眠質量提高了,愿意參加運動了,免疫功能提升了,體內分泌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物質增多了。

在面對重病的時候,病人的康復、求生意志至關重要。通過冥想,給自己快樂的生活暗示,調節心理狀態,從疾病的恐慌中走出來,積極地參與人生,這便是最為有效的康復通道。

即使是健康人,經常沉思冥想也可以消除疲勞,有益于左右腦平衡和給機體健康“充電”。專家認為,冥想對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良性的促進作用,能提高人體抵抗力,起到預防疾病的功效。國外的一項醫療調查顯示,沉思冥想者比不善此舉者的發病率要低50%,染上威脅生命的重病的概率要低86%。

一呼一吸,一坐一思,皆是冥想

冥想的具體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坐禪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勢的冥想,甚至舞蹈式的冥想,還有祈禱、讀經或念誦題目也是冥想的一種。凡是可以達到“無心”(也就是能夠停止意識)的任何一種活動都可以是適合的冥想法。甚至還有人認為,看喜歡的電影、聽喜歡的音樂或是興奮地計劃自己的未來,也都可以用作冥想的方式。

正確呼吸,控制自己情緒

呼吸是一把健康的鑰匙。德國偉大詩人和思想家歌德就曾發出這樣的贊嘆:“一呼一吸,是上帝的恩典,使得生活美妙無邊。”呼吸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在身體方面,它還與情緒、思想息息相關。例如,當人們受到驚嚇時,會倒吸一口氣并屏住呼吸;當人們感到疲勞和煩悶時,呼吸會被拉得很長,會打呵欠;當人們感到生氣或難過時,呼吸就變得沒有規律而且起伏很大;當人們感覺緊張、擔心或焦慮時,呼吸就會變得很淺;當人們心情愉快時,呼吸就會變得平穩、徐緩。而不當的呼吸方式,會讓人變得容易精神緊張、煩躁,負面的情緒及壓力自然無法得到釋放與舒解。因此,如果你能控制呼吸,就有可能減少情緒的波動。

關于呼吸與情緒的關系,阿拉伯醫學家阿維森納的《醫典》第1091條說:“呼吸于是就在原創力的混合體中產生,并逐步接近神圣生命體。它是—種發亮的物質,是—束光線。”第1092條又說:“這就是當人看到光明時心中充滿喜悅,處于黑暗中便感到失落的緣由。光明與呼吸是和諧的,黑暗卻恰恰相反。”

冥想的練習,歷來重視呼吸的作用,它們利用呼吸去實現不同的目的。因為調節自身的呼吸方式,對于情感、情緒的自控有獨特功效。通過呼吸調節,很容易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情感的沖動轉移到自身的呼吸上,將自己的精神統一到呼與吸的行為上,從而達到控制沖動、平息激情、恢復理智、實現自制的目的。

呼吸是我們心理健康的反映,改善呼吸對許多有情緒障礙的患者是有效的醫治良方。美國精神衛生家亞歷山大曾經研究抑制呼吸對情緒造成的障礙。根據觀察,精神分裂癥病人多趨向使用上胸部呼吸,而神經癥病人則用表淺的橫膈式呼吸。因此,有的醫生教會病人采用正確的呼吸方式,幫助病人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從現在開始,請大家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以此減輕焦慮、緊張情緒。當你與人爭論而氣惱時,或正準備作首次演講和演出而感到緊張時,或正設法解決一個難題而感到焦慮時,建議你停下來,做幾次深呼吸。這時,你就會感到放松,不再皺眉頭、發脾氣。

具體在冥想時的做法是:閉目坐在椅子上,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然后慢慢地、較深地吸氣,緩慢而有節奏地吸氣。充分吸氣之后,幾秒鐘之內停止呼吸,然后把氣徐徐吐出。吐氣時,要比吸氣時更慢。一邊做這樣的深呼吸,一邊在每次吐氣時心中數著“1、2、3……”反復多次后,肌肉會從緊張進入松弛的狀況,可以使緊張的情緒得到相應的緩解。

呼吸訓練,放松我們的精神

使自己精神放松,然后進行冥想訓練,這樣就能夠輕松地看到出現于大腦的心像。為此,我們首先應該學習讓精神得到放松的松弛訓練。

要使自己的精神處于松弛狀態,直接進行內心調節是極為困難的。誰都有過這樣的實際感受,靠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控制自己的意識或者內心狀態,是一種非常不容易的事。

然而,自古就流傳一種使人容易控制自己意識的秘訣,那就是“丹田呼吸法”。據說這種秘訣是釋迦牟尼在修行時發現的,他就是通過冥想和丹田呼吸到達了大徹大悟的境界。

丹田呼吸法能夠調和身心,使自己的身心與天地調和之氣保持一體化。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和宇宙的一體感,發揮出通常發揮不了的超常能力。

每個人的身心其實都具備仙人般的卓越能力,通過丹田呼吸法就可以發掘出這些能力。現在我們就把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方法活用到冥想上。

丹田呼吸法的具體方法如下:

進行呼吸的時候,在呼氣時,盡量使下腹部往里收縮,同時用力使橫膈膜收縮,保持下腹部的用力狀態;在吸氣的時候盡量使下腹部向外膨脹,并使下腹部達到弧形的形狀。為此,人們也將丹田呼吸稱為“弧形呼吸”。

在呼氣的時候,我們要想象體內的惡氣完全排出了體外;在吸氣的時候,想象宇宙的能量從頭部頂端(百會穴)進入臉部、頸部、胸部和腹部,全身都充滿了宇宙的能量。這樣可使容易上揚之氣下沉,使容易下行之血上揚。

呼氣時加長呼氣,能夠使人的上半身神清氣爽,下半身溫和舒適。這種上部清涼、下部溫暖的狀態,就是“交”的狀態,是平衡調和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方能與宇宙保持一體化。這時,我們的身心非常松弛。

多練習丹田呼吸,可以讓身體獲得充足的氧氣,能有效疏解壓力,消除緊張情緒,讓人精力充沛。

除了丹田呼吸外,腹式呼吸對人體也很重要。腹腔內藏著除心、腦、肺之外的全部臟器,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淋巴系統的一部分,并擁有大量的血管、神經,因此腹腔是非常重要的。

人在學會直立行走以后,就逐漸變為胸式呼吸了,可這種呼吸方式會導致胸部橫膈膜的運動較小,使呼吸多集中在肺部的上、中部進行,再加上人人都有一根腰帶,更限制了腹式呼吸。

如果每次都通過腹部呼吸,可使中下葉全部肺泡及時開發,還會通過腹壁的前后運動、膈肌的上下運動,使腹內胃、腸、肝、膽、脾、腎等器官得到運動,有利于加強這些臟器的氣血循環和發揮它們的正常功能。

腹式呼吸也是一種良好的按摩,可以促進胃腹運動,改善消化機能。腹肌又是排便的動力肌,有規律的腹式呼吸還能防止習慣性便秘。當然,最重要的是,這種呼吸方式是緊張時的一劑“減壓藥”,多練習腹式呼吸,可以讓身體獲得充足的氧氣,能有效疏解壓力,消除緊張情緒,讓人精力充沛。在任何時候,如交通堵塞時,參加重要面試時,在考試過程中,下班后仍無法從緊張忙碌的狀態中脫離出來時,都可以進行腹式呼吸。

那么如何進行腹式呼吸呢?腹式呼吸的方法并不復雜,具體方法有兩種:

順式呼吸時盤腿而坐,全身放松,兩手自然放在膝蓋上。頭微微下垂。呼吸時下腹部要暗暗用力,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縮緊。

逆式呼吸就是反過來,吸氣時將腹部收縮,呼氣時再把腹部鼓起。做腹式呼吸時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呼吸要深長而緩慢;二是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三是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鐘左右,每次5~15分鐘,當然時間再長一點更好;四是呼吸過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不要吐出。

當你習慣了運用腹部,做平穩順暢的深呼吸后,你會發現,即使在一整天繁忙的工作后,依然活力充沛,神采奕奕。如果能在睡前練習一下腹式呼吸,你將能獲得一夜好眠;上班時若是覺得精神不繼、疲倦煩躁的話,抽空做個腹式呼吸,也能幫助你保持頭腦冷靜,做出正確果斷的決策。

練習呼吸,提升精神能量

壓力除了讓人感到疲憊之外,還會影響到消化系統及體內其他器官的運作,現代人常有的背痛、偏頭痛、失眠等文明病,都是因為壓力而生。《瑜伽經》中有云:“改變你的呼吸,就改變了你的身體;改變你的呼吸,就改變了你的心靈;改變你的呼吸,就改變了你的命運。”瑜伽之所以能夠有效解除壓力,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正確的呼吸,通過呼吸方式的調整,借以放松心智,強化器官正常運作,同時提升精神能量,趕走壞心情。

正確的呼吸法搭配冥想,也能和瑜伽一樣,能喚起內在的能量與潛能,撫平情緒,幫助你盡快擺脫壓力和焦躁情緒。

睡前是練習冥想呼吸的最好時機。躺在松軟的床上,先做幾組深呼吸,使身體平靜地放松下來;然后閉上眼睛,保持呼吸平緩,盡力去想象草原、大海那一望無際的畫面,想象綠色、藍色,想象自己身處其中、無拘無束……同時感覺自己身體上的變化。進行多次的冥想練習后,你就可以嘗試進入冥想呼吸了:“深呼吸——放松——均勻呼吸——藍色——大海——一望無際——放松——”練習完以后,整個人會變得心情平和,壓力盡去。

還有一種日出冥想呼吸。這個日出冥想呼吸,把體位、調息和冥想的練習和益處結合在一起,通過脊椎張力發出的熱量將很快傳遍全身,心里同時變得非常專注、柔順和平靜。以下就是日出冥想呼吸的基本方法:

盤腿坐,或簡易坐均可,背部挺直。

雙手放在肋骨兩側,掌心向上,肩部放松,保持自然呼吸。

深吸一口氣,然后一邊呼氣、低頭,一邊雙手翻轉,手臂伸向身后,并盡量伸直靠攏,呼盡。

慢慢吸氣,抬頭挺胸,臉朝上,同時雙臂從身體后側慢慢上舉,手掌在頭頂相碰,然后分開,脊椎感覺向上拉伸并略后彎,手臂感覺正抱著一個很大的能量球。吸滿,屏氣,保留5秒鐘或者更長。

慢慢呼氣,雙手在頭頂合十后,慢慢沿著身體中線放下,從額頭到鼻尖到胸口到肚臍,脊椎前曲,含胸,就如鞠躬一樣。

再次吸氣,打開雙手,掌心向上,向前伸出,并慢慢抬高直至頭頂。這個過程中脊椎逐漸挺直。

慢慢呼氣,雙手慢慢降落,從頭頂上方,到面部前方,到胸部前方,呼盡時,回到肋骨兩側。

重復以上動作,練習8~15分鐘。

結束時,雙手從肋骨兩側放下,右手放在左手的掌心里,大拇指輕輕相觸。保持平和的呼吸。

在練習過程中,眼睛可閉上或微微張開,若睜開請專注于鼻尖。練習最佳時間是早晨,最好面對太陽方向。

修禪打坐,觀照自己的內心

冥想是一種意境,專注于自身的呼吸和意識,感知生命每一瞬間的變化。在專注于一呼一吸的同時,記住自身最理想的狀態,讓自己沉浸在拋開萬物的狀態,找到心靈的平衡。冥想的第一階段是將心靈集中到一處,讓自己保持鎮定狀態,不為外界的刺激而動搖,持續進行心靈深處的冥動。第二階段是心靈逐漸變得平穩,繼而感受到純粹和明朗。最后,心靈完全失去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感,進入渾然忘我的狀態,和宇宙合而為一,即宗教上所講的解脫。

在冥想理論里,正式的禪坐訓練,我們稱為“主練習”;而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觀照練習,我們稱之為一般練習。

初學冥想,如何讓身心進入“定”的狀態,是一個難點。精神的暫時集中并不難,然而要長時間集中精神,排除雜念的困擾,就是相當困難的事情,需要對我們內心的意念進行控制。

要想很快“定”下來,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一個輕松的心態。這就需要對所謂的“雜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心理學角度講,雜念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經歷在我們頭腦中的“心理殘余”。當我們的頭腦停止思考的時候,這些“心理殘余”就會跑出來占據我們的頭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心理過程。每個人都會有雜念,包括那些“冥想功夫”非常高深的宗教大師們也不例外。隨著“觀照訓練”的練習,雜念自然會越來越少。每一個高明的冥想導師都持這樣的觀點:對待雜念的正確態度,就是任它來去,靜靜地觀察它。因為,雜念最大的危害,就是學習者由于雜念而產生的“要‘控制雜念’的雜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建阳市| 秦安县| 醴陵市| 喀喇| 佳木斯市| 漳浦县| 通海县| 满城县| 石狮市| 韶关市| 梅州市| 南阳市| 江门市| 古丈县| 瓮安县| 汝城县| 肥城市| 荆州市| 广昌县| 扎兰屯市| 明星| 陇川县| 景宁| 溧水县| 乌鲁木齐县| 阿鲁科尔沁旗| 含山县| 象山县| 区。| 舞钢市| 苗栗县| 明光市| 宜宾县| 常宁市| 乃东县| 赣榆县| 施秉县| 金阳县| 开鲁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