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讀《史記》(下冊)
- 楊鑠今
- 3855字
- 2022-09-23 18:12:16
司馬穰苴列傳
今天咱們講的這個人叫司馬穰苴,大家可能不了解他,會正確讀他名字的人應該也不多。但這個人在中國的軍事史上卻享有很高的地位,是“武廟十哲”之一,與孫武、吳起等一干名將齊名。那么這個司馬穰苴到底是什么來頭?又為什么會如此受到后人推崇呢?今天咱們就來講講。
春秋末期的某一天,風和日麗,萬里無云。在齊國的都城臨淄,街道上熙熙攘攘,百姓們都在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操勞,為了幾文錢的價格斤斤計較,這樣忙碌而祥和的場景與平日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此時的齊王宮中,氣氛卻十分緊張。
齊國的當政者齊景公正指著群臣破口大罵。前兩天,他接到前線戰報,“死對頭”晉國已經攻克了阿(今山東聊城阿城鎮)、甄(今山東菏澤鄄城)兩城,而一向老實的燕國也在此時落井下石,攻取了齊國黃河附近的不少土地。齊景公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軍隊,在強敵面前簡直不堪一擊,毫無招架之力。
面對這種嚴峻局面,齊景公馬上召開緊急會議,希望群臣當中可以站出一位英雄,能帶領齊軍扭轉局面反敗為勝。結果這些平日里“文韜武略”的大臣,此時都如霜打的茄子一樣,不約而同地垂下了頭,就連一向賢能的相國晏子,也保持著沉默。齊景公氣得直跺腳,一怒之下解散了會議。
齊景公前腳剛回到后殿,后腳宮人就來報:相國晏嬰求見。
晏子剛進門,齊景王立馬沖了上去,握住晏子的手,向他求救:“相國啊,現在的形勢都已經火燒眉毛了,這可怎么辦啊?要不,您帶兵去試試吧?”
晏子趕緊推脫說:“我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所以才在朝上不說話。您讓我去帶兵,那和讓我去送死也沒啥區別啊。”
“那該如何是好啊?”齊景公繼續追問道。
晏子回答說:“我雖然帶不了兵,但是我知道有一個人可以。”
“誰啊?”
“田穰苴。”
“田穰苴?”齊景公此時心中生出了一個大大的疑問,“他是誰啊?”
這個田穰苴,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司馬穰苴。他真正的名字叫田穰苴,司馬是他以后的官職名稱,后來人們叫順了口,就稱他為司馬穰苴了。他是田完的后人(田完的事跡可參見之前的《田敬仲完世家》),也算是名門望族之后了。但因為田穰苴是父親小妾生的孩子,從小就不怎么受人待見,只有晏子了解他的才能,所以此時正好將他推薦給齊景公。
晏子接著對齊景公說道:“田穰苴是田氏的一個庶子,主公您可別嫌棄他。這個人確實是個智勇雙全的人才,您可以把他召進宮聊聊看,用他試一試。”
齊景公就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把田穰苴召進宮來和他商討軍國大事。結果是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田穰苴這個人確實是身負大才。他提出的戰略方針,讓齊景公看到了希望,便當即任用田穰苴為將軍,統帥軍隊抗擊晉、燕的進攻。
此時田穰苴卻說:“我這個人,地位一直都比較低下,主公您突然把我從平民提拔成將軍,讓我的地位比大夫們還高,士兵們必定不會服從,百姓也不會信任。如果我的權威樹立不起來,那隊伍就帶不了,希望主公可以派一位有威望的、您信任的人來給我當監軍。”齊景公一聽,嗯,說的有道理,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大臣莊賈,給田穰苴當監軍。
田穰苴在領受齊景公的命令后,便找到莊賈,對他說:“明天正午在軍營門前集合,不許遲到,否則軍法處置。”莊賈非常敷衍地回答說:“知道了。”根本沒把田穰苴的話當回事兒。田穰苴一看莊賈是這種態度,也沒說什么,轉身就走了。
等到了第二天,田穰苴早早地到達了軍營,在營門口豎起計時的木表漏壺,等待莊賈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地從漏壺中流逝。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可從營門口望去,依然看不到莊賈的身影。田穰苴二話不說,一腳就把漏壺踹翻在地,隨后轉身進入了軍營,開始檢閱軍隊,宣布紀律,其間他并沒有流露出任何多余的表情。等田穰苴把這一切都忙完,已經到了日暮時分,這時有軍士向他報告,莊賈來了。
當田穰苴見到莊賈的時候,莊賈正晃晃悠悠地踞坐在軍帳當中,身上還飄散著濃烈的酒氣。
田穰苴面無表情地問:“說好了正午集合,為什么你現在才到?”
莊賈醉醺醺地說道:“對不起啊,親戚朋友們聽說咱們要出征,為了預祝咱們成功,就拉著我多喝了兩杯。”
田穰苴一拍桌子,指著莊賈的鼻子大聲呵斥:“大敵當前,你還有工夫去喝酒?”
莊賈不屑地反問道:“你很著急嗎?”
田穰苴回答道:“著急!你身為將領,受命之日應忘其家,臨軍約束應忘其親,沖鋒陷陣應忘其身。如今晉、燕的軍隊都快打到臨淄了,將士們都在戰場之上,國君自己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全國百姓的身家性命都系于你的身上,你還有工夫喝酒送行?”說罷,扭頭叫道:“軍法官!”
“在!”
“軍法對失期遲到的懲罰是什么?”
“失期,當斬。”
田穰苴此時呼喚左右兵士:“來人,把莊賈拖出去斬了。”
莊賈大喊:“我身為監軍,又是國君親信,誰敢動我?”
田穰苴則說:“身為監軍,知法犯法,斬。”
當繩索套在脖子上的時候,莊賈才意識到田穰苴是真的,酒一下就醒了,他趕緊對身邊的隨從喊道:“快,快找國君救我!”
送信的人剛跑出營門沒多久,田穰苴便在全軍面前砍下了莊賈的頭,并下令示眾,傳巡三軍。
當齊景公派的使者拿著符節來赦免莊賈的時候,并不知道莊賈的腦袋已經在軍中傳巡一圈了,所以使者的馬車直接飛奔入軍營。田穰苴立刻命令士兵攔住了馬車,他對使者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駕車在軍中飛馳,按軍法當斬,念你是國君的使者,這次便放你一馬,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處罰還是要有的。”
于是下令斬殺了使者的仆從,毀掉了車具,讓使者回去向齊景公復命。將士們一看,這個新來的長官是個狠角色啊,不僅敢殺監軍,還敢殺國君的使者,于是對軍中的規矩都認真了起來。
田穰苴雖然治軍嚴格,但卻對士兵非常愛護。士兵們在軍中生活起居的每一個環節,田穰苴都親自把關,還把將軍的專用物資拿出來分給將士,自己和士兵同甘共苦,讓士兵們大為感動,都爭先恐后地為他賣命。
晉國一聽說齊軍竟然找了這么一個將軍,非常識相地主動撤軍了。而燕國軍隊就不信邪,非要和田穰苴的部隊比一比,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田穰苴趁機收復了所有淪陷的土地,凱旋而歸。
在此之后,田穰苴的地位就一天天地顯赫起來,官至大司馬,成為齊王的左膀右臂。可是后來,田穰苴也沒能避免名將“功高震主”的悲慘命運,受到奸佞的誣陷而被齊景王免職,不久就因抑郁而生病去世了。
雖然田穰苴最后因免職而病死,但他的治軍之道和戰略戰術,卻得到了后世推崇,根據他的經驗總結而撰成的《司馬法》,成為上承《六韜》,下啟《孫子》的軍事名著。
田穰苴因不畏權貴、治軍嚴明而成為后世名將的典范。他斬殺監軍莊賈、懲罰君王使者的嚴厲做法在西方管理學中被稱為熱爐法則。熱爐法則是指當組織中的任何人觸犯規章制度時,其受到的處罰要像觸摸到熱爐一樣,不論他的身份是什么,權力有多大,只要違背了組織的規定,都必須受到處罰,而懲罰過程中的警告性、一致性、即時性和公平性是管理者一定要遵守的鐵律。
關于熱爐法則,在《影響世界的100個經典管理定律》中有一個案例: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家汽車代理公司中,有一位叫查爾斯·派克的銷售經理。派克在平時是一個風度翩翩、通情達理的人,但當員工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時,就會變得嚴厲無比,讓人心有戚戚。
有一次,因為一名銷售人員的業績實在太差,沒有完成公司所規定的KPI,查爾斯便把那位銷售員叫到辦公室內,對他進行訓話。在談話中,查爾斯把銷售員在銷售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主動告訴那位員工,自己可以幫助他。經過了這一次談話,那名銷售員表示,自己一定會按照公司制度,在下周賣出去一輛車。可等到一周之后,這個銷售員的業績卻依然慘不忍睹,而且在面對查爾斯時表現得毫不在乎,一點愧疚感都沒有,好像上周做保證的并不是他一樣。
面對這種情況,查爾斯大發雷霆,他決不能接受自己的員工有這樣的工作成績和態度,而且該銷售員的成績已經嚴重違反了公司的績效規定,他會依照公司的制度對該銷售員進行嚴厲處罰。不僅如此,在整個批評過程中,查爾斯表現得像一只暴躁的熊,不僅對銷售員破口大罵,還把筆記本砸向了他。結果這位受到懲處的銷售員,在被處罰的當天就賣出了兩輛車。事后,查爾斯說:“之前我找他談過話,給了他警告,也說過自己會幫助他,但我必須要切實做點什么,我不會向他道歉的,因為公司的規定是不容違反的。我對我的員工總是很嚴格,但他們都會知道我是為了他們好,如果能善用懲罰,就真的能夠奏效。”
聯想也是一個遵守熱爐法則的公司,柳傳志先生曾說:“企業做什么事,就怕含含糊糊,制度定了卻不嚴格執行,最害人。”所以在聯想,不管你是普通員工還是公司高管,都必須嚴格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沒有例外。據傳言說,聯想公司規定不請假而開會遲到的人一定要被罰站,就連柳傳志先生自己都曾被罰過三次。這種嚴明的紀律性,就是聯想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寶之一。
結語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規章制度嚴格遵守,遵守熱爐法則的公司確實更容易在商業上獲得成功,因為嚴格執行的制度是一個公司紀律性和執行力的最基本保證,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但管理者在用熱爐法則管理公司,實行懲罰的時候,一定要遵守熱爐法則里的“四條鐵律”:
警告性原則:管理者必須在事前對員工應該遵守的條例進行詳細的說明。正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如果在不讓員工明晰規則的情況下就隨意處罰員工,這樣的規則是不會被員工遵守的。
一致性原則:對犯錯的員工必須要進行嚴厲處罰,絕不姑息,只有每次都拿出最嚴肅的態度,才能避免有些員工“知法犯法”“屢教不改”。
即時性原則:一旦員工犯錯必須立馬懲處,如果太過拖延就會讓員工看輕制度,也就無法再繼續約束員工。
公平性原則:在公司制度面前必須做到人人平等,只有領導們以身作則,員工們才會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和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