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讀《史記》(下冊)
- 楊鑠今
- 4618字
- 2022-09-23 18:12:16
老子韓非列傳
我們都知道,性格是每個人身上一經(jīng)形成就比較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它也是我們每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么,如果把所有中國人合在一起,它是否也有屬于自己的而且能夠與其他國家區(qū)分開來的性格呢?說實話,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這并不是說它就沒有答案。比如,美籍哲學家陳榮捷先生就曾經(jīng)這樣說過:“假如沒有《老子》這本書的話,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將會截然不同?!?/p>
雖然陳榮捷先生的話沒有正面回應什么是中國人的性格,但把《老子》作為濾鏡,透視出來的國人特征應該是合乎情理的。實際上,老子影響的遠不只國人的性格,他對中國的文學、宗教、政治、美學等一系列文化或者知識體系都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以政治為例,早在戰(zhàn)國末期,韓非子便已經(jīng)開始從老子的思想中吸取精華。如太史公所言:韓子言“法”治,是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融合了申子的“術”治、商鞅的“法”治、慎到的“勢”治,從而提出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三合一的統(tǒng)治之術。最后雖然韓非子慘遭陷害,死于獄中,但他的法家思想?yún)s成為秦朝制度的精髓,為后世歷朝歷代所效仿。后世有學者將韓非子稱為歷代專制政治的總設計師。
今天,我們就一起透過司馬遷的《史記》來看看這兩個打造國人“性格”和“政治”的設計師,他們身上有什么樣的亮點,以及他們的思想會對今天的我們有什么樣的啟示。
對于老子這個人,因為其出生的年代比較久遠,加上他本人又非常低調(diào),所以史書上有關他的生平事跡并不多。司馬遷在《老子韓非列傳》中對老子的介紹也非常簡單: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今河南鹿邑)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另外,老子當時的工作是“守藏室之史”。說白了,就相當于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老子應該比孔子大20歲左右,兩人屬于同時代的人。據(jù)說,當老子在東周國都洛陽當“國家圖書館館長”的時候,就因為學識淵博而名聲遠揚。作為一個求知欲旺盛的人,孔子知道了老子的博學之名,在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帶了一個弟子,兩個隨從,驅(qū)車前往洛陽。
老子人雖然低調(diào),但為人處世一點也不古板。聽說孔子一行從魯國遠道而來,他非常高興,不僅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還把孔子引薦給大夫萇弘,帶他去觀祭神之典。萇弘善樂,孔子就跟著他學了不少有關音樂的理論;通過觀看祭神之典,孔子又學了不少關于禮的知識。有一天,老子攜孔子來到黃河岸邊,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子就開始感慨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聽聞孔子的感慨,老子似乎有些不解,畢竟孔子也是有大智慧、大學問的人,怎么會有這樣的困惑呢?老子覺得不應該,就反問孔子:“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見老子如此反問,孔子似乎也有些尷尬,但依然感覺老子可能有些誤解他了,便趕緊解釋說:“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zhàn)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p>
聽完孔子的解釋,老子莞爾一笑,反問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
后人經(jīng)常把老子的道家風度與孔子的儒家氣質(zhì)比喻為兩種人生觀,其實上面老子與孔子的對話已經(jīng)將這兩種風格凸顯了出來。正如國學大師南懷瑾把道家比喻為藥店,無病可以不去,生病必去不可,把儒家比喻為糧食店,每日必去,我們無法判斷老子與孔子誰的觀點更高一籌,只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它們的功用各異罷了。
在洛陽逗留數(shù)日之后,孔子就回魯國去了。見老師回來了,眾弟子趕緊上前詢問是否見到了老子??鬃狱c頭說見到了,但表情并沒有多少喜悅,但也絕不是遺憾、失落。弟子們又問孔子:“這老子到底長什么樣了啊?”
孔子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緒,一邊望向遠方,一邊說道:“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捕具,同‘網(wǎng)’),游者可以為綸(釣魚的絲線),飛者可以為矰(系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短箭)。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這鳥、魚、獸固然能飛、能游、能跑,但我了解它們,而且知道如何捉住它們。至于龍,我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它是駕著風而飛騰升天的。我見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龍這個樣子吧。
我們先不管孔子對老子的這番評價是否有夸大之嫌,總之,后來老子離開洛陽之后,真的就像龍一般,不知歸向何方。不過,當他西行到函谷關(中國古代關卡,位于河南三門峽)的時候,碰到了一個他的超級粉絲:函谷關關令尹喜。尹喜這個人不僅崇拜老子,而且臉皮很厚,纏著老子說:“既然您要隱居了,那就為我們寫一本書吧!”寫書可不比如今的明星在過道上給粉絲簽名,不過老子也是好脾氣,竟然答應了。于是,一本分上下兩篇、共計81章5162字的《道德經(jīng)》就這樣誕生了。
今天,評價一個學者的學問水平,他的論文數(shù)量以及論文被引證的次數(shù)是一個重要指標,但古人不寫論文,該如何評價呢?這個時候,看后世被他影響的人就可以了。那么,被老子影響的人有哪些呢?唐玄宗用《道德經(jīng)》修身、治國,魏源用老子之書明道,魯迅用老子之書學中國文化,毛澤東用《道德經(jīng)》學習兵法。這就完了嗎?別忘了,還有外國人: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和親近自然的思想與老子思想有關;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建議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jīng)》,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就連丹麥物理學家玻爾也認為自己不是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只是個(道家的)得道者。不過,今天,既然是在講《史記》,那么我們就從他的另一個學生韓非入手。
戰(zhàn)國時代,群雄紛爭,謀士盛行,很多人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贏得君王的青睞。然而,因為有口吃的毛病,韓非口才天生不占優(yōu)勢,縱然有韓國貴族的身份,也得不到韓王的任用。那么,韓非后來從燦若星河的學者中脫穎而出,靠的是什么呢?是他對事物、對人性的深度思考。
韓非子也自知長處不在口舌表達,故發(fā)奮著書。韓非子的文章說理精密,文鋒犀利,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國家滅亡的征兆達47條之多,可見其思維之縝密?!峨y言》《說難》兩篇無微不至地揣摩所說者的心理,對于如何趨避投合,以及聽者心理的分析之周密,讓人對游說之事怎樣才能成功豁然開朗。深度思維讓韓非子看事析理之透徹,天下其他文人沒一個能與之相比。
在《老子韓非列傳》中,司馬遷在論及韓非的思想和觀點時,用了二分之一還多的篇幅來詳細闡述,由此可見,韓非的思想十分高深莫測。韓非思想中有兩點非常關鍵:一個是對法的重視,另一個則是提倡授權(quán)。實際上,這兩點都可以在老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據(jù)。就法而言,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授權(quán)而言,其實它和老子的“自知者明”等觀點一脈相承。為什么這樣講呢?我們可以引用世界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話:“授權(quán)絕不是簡單地把工作和責任交給下屬,而是必須要經(jīng)過事先周密的考慮和準備?!眲顬槭裁锤野褞资f大軍的軍權(quán)交給韓信,這里面有兩個前提:一是劉邦信任韓信,而且這種信任不是一天兩天建立起來的;二是劉邦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在帶兵打仗方面,自己不如韓信。
韓非子在《韓非子·八經(jīng)》里講道:“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意思是最差的統(tǒng)治者只懂得一個人獨自治國,普通統(tǒng)治者用眾人的力量治國,而賢明的統(tǒng)治者則用眾人的智力治國。從這個角度來看,把韓非視為授權(quán)管理學的鼻祖也不為過。
授權(quán)說起來容易,但具體如何做呢?我們不妨從廣州恒大女子排球隊那里取點經(jīng)。
在說恒大之前,咱們先插點題外話。2016年8月21日,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對陣的雙方是中國隊與塞爾維亞隊。開局后,中國隊打得并不順暢,結(jié)果第一局輸了。不過,在接下來的三局中,中國女排有如神助,連下三盤,逆轉(zhuǎn)塞爾維亞,奪得冠軍。當天晚上,最耀眼的明星除了加冕里約奧運會女排MVP與最佳主攻的朱婷外,恐怕就是女排的主教練郎平了。但是,這些和廣州恒大有什么關系呢?
實際上,郎平之所以能夠回國,并成為女排國家隊的主教練,都離不開恒大集團主席許家印的扶持與牽線。
對于郎平,相信不管是今天的青少年,還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應該都不會陌生。早在1981年,郎平就隨中國女排奪得第3屆世界杯冠軍,并在1984年隨中國女排獲得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比賽金牌,協(xié)助中國女排實現(xiàn)三冠王。不過,郎平這個人很有個性。1986年她退役后,按照慣例,有關部門給這位功臣安排了北京體委副主任的職位,沒想到郎平對此毫無興趣。1987年,郁郁不得志的郎平出走了。后來她拿到了美國綠卡,先后成為意大利、美國國家隊主教練,并在北京奧運會上打敗中國女排,成為國際知名頂級教練。
2009年,郎平離開美國女排主教練的崗位,宣布準備退休。此時,一向善于尋覓商機和挖掘人才的恒大集團主席許家印登場了。
從一開始,許家印就知道郎平這個人不好請。不過,他也是有備而來。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許家印除了給郎平開出500萬元的年薪外,還給予她完全的授權(quán),力邀郎平回國組建恒大女排。
對郎平來說,吸引她回國的除了許家印的誠意外,還有恒大的文化、恒大女排的發(fā)展模式。雖然恒大女排處于全國女排聯(lián)賽B組,但是當時國內(nèi)第一個真正職業(yè)化的女排俱樂部,運作模式完全是靠企業(yè)獨立經(jīng)營。這無疑會讓郎平有更大的自主權(quán)和發(fā)揮空間。
其實,許家印邀請郎平回國執(zhí)教恒大女排還有更大的計劃,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夠為國家隊效力。許家印為打消郎平的后顧之憂,親自承諾郎平回歸國家隊后,恒大仍給她發(fā)兩年的工資。
后來的事實證明了許家印的遠見以及郎平的能力:短短兩年多時間,郎平就把中國女排從亞錦賽第四名帶到了2014年世錦賽亞軍、2015年世界杯冠軍、2016年奧運會冠軍的巔峰。
作為企業(yè)家,許家印身上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而敢于、善于授權(quán)絕對是他身上最為耀眼的標簽之一。如果沒有許家印完全的授權(quán),或許郎平的人生軌跡將會大有不同,實際上,郎平并非許家印“高薪+授權(quán)”模式的唯一受益者。2013年,廣州恒大足球隊成為中國聯(lián)賽職業(yè)化后第一支奪得亞冠冠軍的中國俱樂部。若論首席功臣,非時任主教練里皮莫屬。而里皮之所以愿意加入恒大隊,除了高薪之外,還有一個核心要素就是許家印的絕對授權(quán)。
結(jié)語
1973年,毛澤東在寫給郭沫若的一首題為《讀〈封建論〉》的詩里有這樣兩句:“祖龍魂死業(yè)猶在”“百代都行秦政法”。雖然祖龍說的是始皇,但后面的“業(yè)”和“秦政法”,則無處不彰顯著韓非的影子。當然,鑒于韓非子從老子那里獲得的啟迪,我們似乎又能把秦國和老子聯(lián)想在一起,盡管它們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同。
老子一生低調(diào),信奉無為,但他的思想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既無處不在,又歷久彌新。不清楚后人是把老子的思想反向應用了呢,還是說這正好印證了無為的威力。韓非子作為歷代專制政治的辯護士和總設計師,他在主張集權(quán)的同時,不忘強調(diào)授權(quán)的價值,表面矛盾,但凸顯的是更深層次的智慧。今天市面上有關“老子智慧”“讀老子學管理”的書籍看似琳瑯滿目,實則良莠不齊,但越是如此,管理者越應該警示自己:學老子,敬韓非,不能僅憑一腔熱情,也不能就靠聰明,必須有格局。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以境界論“詞”一樣: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同樣,企業(yè)家從老子、韓非等人那里汲取營養(yǎng),也必須有境界,有格局。有格局,則自成體系,自有智慧,否則,古人的思想就只是冷冰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