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到宋朝吃大餐·“借殼上市”的那些菜

一直以為只有在現代資本領域才有“借殼上市”一詞。借殼上市就是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能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如果穿越到宋代,我們就會忽然發現,古人原來也是這樣聰慧,在飲食領域透過“釀”的方式,改變菜肴單一的味道,從而達到更加美味的境界。

經典豫菜“套四寶”是在傳統名菜“套三環”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因集鴨、雞、鴿子、鵪鶉四味于一體,四禽層層相套,且形體完整,故名“套四寶”。這道菜如果追溯淵源,其實也是一道釀菜,所謂釀菜就是在一種原料中夾進、塞進、涂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其他原料,然后加熱成菜。我們就通過幾道菜來看宋人如何“借殼上市”。

歷史悠久的釀菜

釀菜歷史悠久,如在周代號稱“八珍”之一的“炮豚”,是把棗子釀入乳豬腹中,經過燒烤、油炸、隔水燉燜而成。但這里面的棗子是不吃的,只用來增加豬肉的美味。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收有釀炙白魚、胡炮肉等釀菜。以胡炮肉為例,將一歲左右的肥白羊宰殺后,取適量的肉切碎,羊油也切碎,加豉、鹽、蔥白、花椒、胡椒等調味料拌勻。將羊肚洗凈,翻過來、塞滿上述調好的調味料,再將肚子縫好。接著在地上挖一個坑,用火燒紅,將灰火扒開,放入羊肚,再蓋上灰火,大約烤煮一頓飯的時間,這道菜便制作成功了。其味“香美異常”,非一般菜肴可比。這道菜應該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發明的。

宋代大型文獻《太平廣記》記載了一道菜叫“渾羊歿忽”。渾羊好理解,就是全羊的意思;歿忽,筆者懷疑是北方游牧民族語音的漢譯。《太平廣記》引自《盧氏雜說》:“見京都人說,兩軍每行從進食,及其宴設,多食雞鵝之類,就中愛食子鵝,鵝每只價值二三千。”其制法是:按吃飯的人數準備仔鵝的數量,將鵝宰殺后,煺毛,掏盡內臟。鵝腹內“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調和”;取羊一只,宰殺而剝皮并去掉內臟,將鵝放入羊腹內,將口縫好,然后用火烤。待羊肉熟后,便打開縫口,取出鵝整只地吃,謂之“渾羊歿忽”。

這道名菜在元代《食珍錄》中也有記載:置鵝于羊中,內實粳、肉五味,全熟之。這能不能說是“套四寶”的前身呢?鵝入羊腔,縫合剖口,上烤爐按烤全羊法長時間緩火烤,至羊肉熟透離火,開口取出鵝入大托盤,趁熱改刀,佐各種味碟開吃。吃起來不但味道美,而且頗有古風,十分適合戶外野餐。不過至少得兩三家聚餐吧,否則是吃不完的。

宮廷名菜蟹釀橙

紀錄片《中華的故事》在第三集“宋朝”開封部分請我找一位廚師制作一道宋菜。經過協調,找到中興樓姓陳的主廚。拍攝紀錄片宋代飲食時,就是由這道宋菜引出的,鏡頭首先出現的就是蟹釀橙。一盤子大約八枚蟹釀橙,讓主持人邁克爾·伍德食指大動。這是一道什么樣的食物呢,具有如此大的誘惑力,連行走江湖多年的資深老外竟然也為之傾倒了?

蟹釀橙是宋代宮廷名菜,源于山野,后入宮廷,又叫螃蟹釀棖(“棖”即橙),是南宋臨安地區的一道秋季名菜,用蟹肉放入橙內加調味蒸制而成。據《武林舊事·高宗幸張府節次略》記載,清河郡王張俊貢進御宴食單中就有螃蟹釀棖一菜。林洪取名為“蟹釀橙”。

這道風味菜肴制作獨特,蟹橙兩味相配,酸咸融合,為飲酒者的佳肴。按照《山家清供》的做法,需要選黃熟個大的橙子,切去頂蓋,剜去瓤,稍微留點汁液,用蟹膏肉填滿橙中,仍用帶枝頂蓋覆蓋上,放入甑里,用酒、醋、水蒸熟。用醋、鹽蘸食,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林洪曾回憶前人危巽齋(稹)寫的《贊蟹》:“黃中通理,美在其中,暢于四肢,美之至也。”現在,在蟹釀橙這道菜里又感覺到了這種美。

這道菜構思巧妙,將蟹油、蟹肉藏于掏空的橙子之中,蟹膏肉遇橙汁自會產生一種特殊的鮮香味,加之以醋、鹽供食,既可去腥,又有另一種鮮美之味,且構思巧妙,富有美感。時逢秋日,菊花怒綻,新酒初開,把酒、對菊、品評橙蟹,至鮮之味,怎不令人頓生雅興呢!

我曾按照宋人古法嘗試制作該菜,效果頗為理想。做這道菜要準備熟甜橙三五顆,以快刀平著截去圓頂,剜去橙肉,留下少許橙汁。然后取大螃蟹四只煮半熟,挖取蟹膏肉(蟹黃、蟹膏、蟹肉),分別填入橙內,然后蓋上橙蓋,并插上三根牙簽將橙蓋與橙體固牢。出籠后,即可上桌。食時,用筷夾橙中之蟹肉,蘸炒過的鹽及醋而食,香而鮮美。此菜純以自然之美,突出菜肴的色、香、味,保持了中國傳統菜肴制作的真髓。

蓮房魚包和釀筍

宋代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中還有一道釀菜相當精彩。這道菜是用嫩蓮頭和鱖魚蒸制而成,叫蓮房魚包。《山家清供》載:將蓮花中嫩房[1]去瓤截底,剜瓤留其孔,以酒、醬、香料加活鱖魚塊實其內,仍以底坐甑內蒸熟。或中外涂以蜜,出碟,用“漁夫三鮮”供之。三鮮,蓮、菊、菱湯齏也。向在李春坊席上,曾受此供。得詩云:“錦瓣金蓑織幾重,問魚何事得相容。涌身既入蓮房去,好度華池獨化龍。”李大喜,送端硯一枚,龍墨五笏。

林洪既敘述了該菜的制法,又講了自己在朋友處享用此菜時,因賦詩而得端硯的樂趣。

這是一味制作精致、風味特異的宴席菜肴。其色、香、味、形都深受喜愛。《宋史》也記載名叫李道的孝子,母病,多次想烹制鱖魚羹,為母增加營養。鱖魚與蓮房相得益彰,將嫩蓮蓬頭切去底部,挖出瓤肉,將活鱖魚塊同酒、醬、香料拌和一起塞入蓮蓬洞孔內。再覆其底,放入蒸鍋中,蒸熟即成。成菜造型別致,清香味鮮。

釀筍出自《夢粱錄》,是將調好味的肉餡裝進全筍內蒸之。至于所用肉類,按照宋人食俗,用羊肉的可能性較大,經濟不寬裕的則不排除用豬肉的可能。做這道菜最好用春筍,因為春筍不論造型與口感都是最佳的。先準備長短粗細相近、肉色較白的中小春筍五至六支,去殼、去根洗凈,肉餡用姜末、蔥花、胡椒粉、料酒、鹽攪拌均勻,用筷子將竹筍內部的節一一穿透,將肉餡分別塞滿筍內,撲上生粉封口。放入蒸籠蒸之,待筍的顏色變老,稍燜后即可出鍋上桌。讓客人自剝筍衣而食,確實“味美而趣”。

目前,開封市井有賣竹筒粽子者,與釀筍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當時南宋的市井酒肆中除了釀筍之外,還有“釀魚”“黃雀釀”等釀制菜肴應市而生[2]。

注釋

[1]蓮蓬頭。

[2]見《夢粱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永顺县| 郸城县| 建湖县| 应城市| 长寿区| 兴宁市| 怀远县| 乐平市| 太仓市| 天气| 乌兰察布市| 新泰市| 邵武市| 霍林郭勒市| 滦平县| 石嘴山市| 横山县| 云安县| 砀山县| 华阴市| 延庆县| 博客| 天门市| 东乌| 华坪县| 新沂市| 济南市| 鹤山市| 南宫市| 红原县| 嘉义县| 梨树县| 弥勒县| 迁西县| 临沭县| 珠海市| 上栗县| 珠海市| 宝兴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