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模型:頂級高手思維和行為的根本解
- (日)AND株式會社
- 1533字
- 2022-09-22 11:58:42
序章 如何靈活地運用思考法
在逐一講解具體的思考法之前,先闡述一下有助于吸收這些思考法的視點。在進行某項活動時,如果有明確的目的,應該比漫無目的的狀態效果更佳。因此,希望大家花些時間思考: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應該用怎樣的視點來讀?
何為思考法
本書將“思考法”定義為:“旨在推導結論以解決問題的系統化思考流程和方法。”本書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提供大量素材,幫助各位讀者提高對思考的理解,使自己的思考方法變得更豐富。
本書介紹的60種思考法,可以靈活運用于解決問題或處理工作,幫助你更好地把握思考對象、核心論點、構思過程以及立足點。在閱讀本書時,請寫下你目前遇到的問題或煩惱,隨時問自己:“應該如何提升思考力,如何加速解決問題?”
著眼點
為了更好地理解各種思考法并融會貫通,我們應該著眼于以下三點:“這是什么樣的思考法(What) ”“為什么需要用這種思考法(Why) ”“應該如何運用這種思考法(How) ”。
在執筆過程中,我將以上三個著眼點進一步分解為右圖的要素,并融入各種思考法的講解中。各位在閱讀本書時,不要只是漫不經心地輸入與輸出,而要意識到這些要素,一邊思考,一邊確認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這樣才能更容易吸收把握。

經常反復問自己“為什么”“怎么做”
為了解決問題而進行思考時,需要進行各種提問。本書會介紹各種提問法與視點。不過,其中有兩個應該隨時意識到的基本問題,就是“為什么”和“怎么做”。
“為什么”的問題,適用于探尋目的或意義。例如,假設你想增加澀谷區的游客數,這時就需要思考“人為什么要旅游?”“為什么想增加涉谷區的游客數?”等根本問題。
而“怎么做”的問題,則適用于尋求解決方案或方法論。例如,“如何讓外國游客了解澀谷?”“如何讓游客的澀谷之行留下難忘的回憶”等。
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進行商業創意構思時,只要反復問這兩個問題,就能把目的與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讓我們不斷地著眼于“應該思考什么?”“思考的意義是什么?”“怎樣才能實現這些想法”,不斷地深化思考。
思考與行動相輔相成
本書是一本講解思考法、提倡思考的書,但我并不認為“思考比行動更重要”。思考與行動,就像汽車的左右輪子一樣相輔相成。本書的基本態度是:“思考與行動不是矛盾的,同時提升這兩種能力有助于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前提下,向大家介紹能提高思考力的核心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你僅僅通過閱讀本書獲得知識,那就稱不上充分運用本書。關鍵是要隨時意識到如何將獲得的知識付諸行動。因此,建議各位在閱讀本書時要設想某個具體的實際場合,例如:會議、討論、創意構思、制作策劃書和提案書、設定研究項目等,同時思考:“如果將這種思考法運用于這個場合,會有什么效果?”下次遇到相同場合時,就可以立即付諸實踐。
思考法圖鑒的應用層次
下一章就要開始介紹各種思考法了。大家在閱讀時,如果能意識到以下三個階段,就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第1層次 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方式
在這個階段,要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習慣和特點。請隨時意識到,某種思考法是與自己的想法相近還是從來都沒有過?這個階段很重要,因為如果不了解自己現有的思考方式,就不知道要改變什么。首先,請嘗試把“無意識”變成“有意識”吧。
第2層次 拓展自己的思維
在把握自己的思考方式的基礎上,吸收嶄新的思考法,拓展自己的思維。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需要經常回想并頑強地進化自己的思維。在這個階段,可以在實際場合中嘗試運用自己覺得不錯的思考法。
第3層次 將自己的思考法理論化
第三個階段,請嘗試將自己的思考法上升為理論。也就是說,對自己獲得成功的思考法進行歸納總結,升華為知識。只要能把立場從“閱讀”轉換為“創造”,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前人的經驗之談。希望你能充分運用本書,最終將其升級為“屬于自己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