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本好懂、好記、好用的“能力書”
我不太愛藏書,很多書讀過就隨手處理了。但有些書,比如能給我帶來一定改變的書,我是會刻意收藏的。
書有很多種類。我不會以書店和出版社的標準來歸類,我更喜歡以這本書的作用來歸類。
有一些書,我戲稱其為“觀念書”——閱讀它,是因為它能改變我的觀念,或者豐富我的認知;另一種,我稱之為“性情書”——閱讀它,能調適心性和心情;還有一種,我稱之為“能力書”——閱讀它,能有效提升能力。像這本關于談判的書,我收藏的目的,當然就是奔著提高談判能力來的。
對這類書,我會用怎樣的標準來評價它?最重要的,不是“知識含量”,更非“文筆風格”,而是“習得成本”——從我開始閱讀,到我能產生實質的做法與能力改變,其間到底需要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成本?
這里頭,很考驗作者的三種能力。其一,當然是作者對于相關專業的認知水平。越是吃透了這門學問的人,他的知識演繹就越能深入淺出。其二,就是作者在相關專業的實戰經驗積累,經驗越豐厚,越能找到讓讀者一看就懂、一看就能聯系到實戰場景的好例子。其三,是作者對讀者閱讀體驗的設計能力——也就是怎么把一個知識點引出、演繹、排序,讓讀者好懂、好記、好用。
我認為這本書的作者三者兼具。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每一篇章,都以幾道自測題為引子。作者以實際的談判場景為題,問你會怎么辦。雖然每道自測題下都留有答案選項,有的問題我選答得頗為篤定,可這畢竟在我心里挖了個坑:我的這個選擇,真的是最優解嗎?
然后作者在正文中開始給讀者填坑。作者會把自己的知識點演繹成具體操作方式,去解答他為什么選擇了某個答案。閱讀這本書的每一篇章,就像經歷了一次次腦海中的談判練習,過程中還有個談判大師手把手帶著你體驗一遍他的談判方法,順便串講幾個相關的參考案例。
在每一章最后,作者會公布自己認為的標準答案。但對我來說,這反倒是最不重要的,恰恰是之前閱讀過程中的思考、推演,大大提升了我的談判能力。
談判是“能力”。既然是能力,那就必然需要高頻練習。這樣一本既能提供腦中實戰練習,又能立刻應用在許多生活和工作場景中的書,將會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
胡漸彪
《好好說話》作者,《奇葩說》人氣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