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質量管理:方法、工具與推行指南
- 占必考
- 1641字
- 2022-08-16 15:33:55
1.4.3 完善數字化的評價平臺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的質量執行標準應充分與數字化平臺融合。當企業需要質量信息時,只需要從信息系統中抓取。建立各種信息的數字化管理平臺能夠為質量決策提供信息,保證質量信息流暢通,調節和控制生產過程,為質量考核和檢查提供依據,建立質量信息檔案。
質量信息是反映產品或服務質量的狀態、變化及其與各種有關因素之間關系的數據、報告和資料的總稱。它包括與產品質量有關的全部活動,即質量環內的各個階段中所產生的反映產品質量的有關信息。
例如,從度量缺陷率中分析出缺陷的分布變化情況,再通過與歷史基線數據及之前數據對比,來評估當前軟件測試的充分性和缺陷收斂情況,分析結果可以輸出成質量評估報告給領導,作為該軟件版本是否發布的判斷依據。
又如,在考核供應商質量時,分析出SPC(統計過程控制)質量分布變化情況,再通過與歷史基線數據及之前數據對比,來評估當前質量過程中缺陷收斂情況,分析結果輸出成供應商質量評估報告,作為判斷依據。供應商業績評分系統信息自動化統計計算如圖1-12所示。

圖1-12 供應商業績評分系統信息自動化統計計算
企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質量信息,這些信息必須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應用,才能形成系統的評價標準。
1. 質量信息的內容
質量信息包括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和試驗中的質量信息及產品使用中的信息等,如表1-14所示。
表1-14 質量信息的內容

2. 質量管理信息體系架構
質量管理信息體系構架是將質量信息的各個模塊加以細分,實現質量信息的統一管理。在初期,質量信息的傳遞是依照組織結構進行的。質量信息按照組織結構形成的體系如圖1-13所示。

圖1-13 質量信息按照組織結構形成的體系
從圖1-13中可以看出,質量信息按照組織結構形成了基本的傳遞體系。
3. 實施信息化的智能操作管理
質量管理信息系統(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QMIS)是通過計算機軟件、硬件和網絡將整個質量體系結合起來,進行智能化、網絡化信息管理的形式。其在產品各個階段都被涉及,并且和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c,OA)等數據庫系統有直接接口。
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流程遵循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經過事先設計作為信息傳遞準則的流轉程序。信息流程示意如圖1-14所示。

圖1-14 信息流程示意(簡化)
從圖1-14中可以看出,信息流程的要素有信息源、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儲存、信息輸出、信息反饋、信息利用和信息跟蹤等。
4. 采集數據建立全面的質量數據庫
質量管理中會涉及很多數據,采集時首先要做好數據的分類工作,然后對數據進行科學管理。數據根據其不同性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計量值數據。如長度、重量、電阻值等連續取得的數據。
(2)計數值數據。如不合格數、缺陷數、事故數等可以0個、1個、2個一直數下去的數據。
(3)順序數據。把10類產品按評審標準順序排成1,2,3,…,10,這樣的數據就是順序數據。
(4)點數數據。以100點或10點記為滿點進行評分的數據。
(5)優劣數據。如有甲、乙兩種商品,通過比較品質而得出的結果。
(6)顧客反饋數據。顧客使用后反饋的數據。
質量管理要注重用數據說話,盡量用數值把調查對象表示出來。數據收集包括自動采集、手工錄入和數據轉換與共享。常用數據采集裝置有計量器、測量器、條碼讀卡機、無線射頻掃描儀等。
5. 運用計算機處理質量數據
質量信息處理可以利用計算機及功能軟件,實現全企業質量信息以及信息流的集成化管理,并同時完成質量信息的自動分析以及自動傳輸和自動反饋控制。
例如,統計過程分析,完全可以由控制系統收集數據,由分析軟件系統完成數理統計分析。SPC工序控制界面如圖1-15所示。

圖1-15 SPC工序控制界面
數據錄入界面如圖1-16所示,形成某工序或者產品的總體數據。

圖1-16 數據錄入界面
產品資源以及指標信息如圖1-17所示。

圖1-17 產品資源以及指標信息
點擊工序能力分析圖按鈕進入工序能力分析界面,觀察和分析本工序能力。齒輪長度能力分析界面如圖1-18所示。

圖1-18 齒輪長度能力分析界面
操作員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和輸出的信息進行觀察和分析,得出關于該工序生產質量問題的結果。
數字化的評價平臺里的相關信息需要跟蹤和反饋,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