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精益質量管理:方法、工具與推行指南作者名: 占必考本章字數: 762字更新時間: 2022-08-16 15:33:51
1.2.1 全流程質量管理
許多日本企業接受全面質量控制(TQC)這一理念,并在實踐中,提出了更為廣泛的“公司范圍的質量控制”(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將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廣泛應用于整個管理領域。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質量前伸到顧客需求、產品設計,不只限于生產階段。
(2)生產部門及其他輔助部門(采購、倉儲、行政、銷售)都要關注產品和服務質量,而非只有質量部門重視。
(3)質量從顧客需求和顧客期望從發,前者設計顧客滿意的產品,后者滿足顧客持續購買的愿望。
(4)下一個工序是上一個工序的顧客。
1. 全面質量管理的定義
1992年,美國首次提出了“全面質量”(Total Quality)的概念,它被描述為:
全面質量是高層戰略的組成部分,它以人為中心,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提升顧客滿意度。其活動包含了組織所有職能部門和員工,無論職位高低,并囊括了顧客(市場)及供應鏈。全面質量強調持續改進和學習,以獲得成功。
全面質量的執行在于注重其理念——強調個人尊嚴和共同行動的力量,在此基礎上運用系統、方法、工具。
這個定義是由多人聯袂提出的,他們有企業CEO、著名學院院長和咨詢專家。今天,關于全面質量管理較權威的定義,是ISO 8402—1994《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詞匯》中的定義。
全面質量管理(TQM):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過使顧客滿意、使組織的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
在TQC基礎上,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有了更多的延伸。
2. 全流程管理的實現
隨著自身質量管理的發展及來自對日本競爭的擔憂,美國企業開始認識到質量管理不僅局限于生產過程。1987年,美國設立鮑德里奇獎,質量管理開始進入經營改革的中心。鮑德里奇獎評估模型如圖1-4所示。

圖1-4 鮑德里奇獎評估模型
鮑德里奇獎涵蓋了從產品決策到結果的各個階段的評價,形成了標準化的評價準則,極大地推動了將全面質量管理原則納入組織的日常管理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