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風險購買者:保險公司

海上貿易與保險

為了更好地理解保險和保險公司的作用,我們要從海上貿易與保險的關系說起。

在西歐封建社會,由于封建國王和諸侯想要得到東方的商品,商業航運業非常活躍。在當時的意大利,市民就熱衷于投資航運業。但遠洋航運是極其冒險的,不僅有海盜襲擊,而且風急浪高可能會讓船隊毀于一旦。航員既要航行于海上,又要隨時準備拿起武器與海盜戰斗。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安東尼奧,就因為自己的商船隊在海上傾覆了,無力償還欠夏洛克的債務。而且,船隊往返一次需要一年多,航程漫漫,資本周轉異常緩慢。

那么,如何應對遠洋航行面臨的風險呢?

辦法之一,就是以入伙的形式投資于若干船舶。入伙的形式由來已久。在農業社會,牲畜販子向他人借錢經營牲畜飼養業,但他們不是償還債主本錢,而是和債主一起分享畜群的利潤。13世紀后,投資者入伙船舶或航運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入伙的回報是分紅。每次航行歸來,就結算一次,航行花費、收入、凈利,都在投資者之間按比例分配,通過船長、船員、商人對船只的入伙,風險就均攤給一切有關人員了。

大約在16世紀,航運業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船舶噸位增大了,裝貨量也增多了,裝備得以改進,能夠遠航并經受住大風大浪。其次,由于經常進行海上貿易,過去的合伙組織,便轉為股份企業了。以往雖然采取投資入伙的形式,但多半是針對一次航運與貿易而建立的,明確以一次航程為期,航程歸來,利潤分配完畢,便告終結。航運公司則常年經營,股份制使得投資者成為長期的合伙人。再次,當航運公司以出售股票來籌集資金和分散風險時,各類投資者,包括市民、貴族、政府官員等都可購買股票。1555年英國政府批準建立的俄羅斯公司,就是一家按股份制組成的海上貿易與航運公司。剛成立時,它就有240個股東。一般股東只按投資份額分紅,不參加實際經營。只要航運公司經營得當且長期存續,股東的身份就不會改變。同時,公司壽命超過了合伙的自然人壽命,股票便可繼承下去,不以人的壽命為限。

在西歐航運業發展的過程中,股份制的推行和風險分擔、利潤共享原則的實施,既促進了航運業的發展,又為其他領域的制度創新提供了借鑒。股份制航運公司的建立同保險業的發展大體上是同步的,有一部分人從商人中分化出來,專門為航運業與對外貿易提供保險,以收取保險費為代價,負擔遭到損失后的貨物與船舶的賠償。意大利各城市,尤其是熱那亞,是保險業最早發展的地區。有了專門從事保險的行業之后,航運業的發展加快了。

可見,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機制。

風險與保險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人們都可能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而蒙受經濟的或非經濟的損失,這就是風險。

如何將風險帶來的損失轉移出去呢?

重要辦法之一,就是買保險。保險是分攤意外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投保人買保險,實質上是將其不確定的大額損失,變成確定的小額支出。雖然不確定性總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每個不確定性,都必定會轉化為特定的損失。這樣,保險公司通過向眾多投保者收取保費,以沒有遭遇不測的投保人交納的保費,賠償不幸投保人遭受的損失,就可在投保人之間分攤損失。概言之,保險是通過將風險轉移給保險人,分攤意外損失的機制;保險不是替人消災,而是在意外的災害發生后,給予相應金錢上的補償和慰藉。

保險有幾個重要特點:損失分攤、偶然損失的賠付、風險轉移。

首先,損失分攤是保險的核心。損失分攤就是將少數人的損失在整個投保人群體中加以分攤。這意味著,任何一個保險受益人的損失,都是在所有投保人中進行分攤的。

其次,保險只對偶然損失,即不可預見的意外損失予以賠償。張三在結冰的道路上摔倒而骨折了,就是意外損失。若被保險人故意制造損失,保險公司是不會予以賠償的,比如,故意用鐵錘砸毀自己家的車,保險公司就不會賠償。

最后,保險是對發生損失的賠償。賠償是指,被保險人可大體恢復到損失發生前的財務狀況,而不是還要從中賺一筆。比如,若買了保險的房屋毀于火災,那保險公司就根據實際發生的損失,在約定的保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賠償額通常是在保單中事先確定了的,保險公司既不會超過保單額予以賠償,賠償額更不會超過房屋實際的損失。舉個例子,假如小王購買的保險保額是100萬元,但實際發生的損失達到了150萬元,那保險公司最多也只會賠償100萬元。若實際發生的損失只有50萬元,保險公司也只會賠償50萬元而不是100萬元。

為什么保險只對偶然發生的事件在保單范圍和實際損失內給予賠償呢?

這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投保人和保險受益人的道德風險而設計的機制。設想,若房屋實際價值只有200萬元,火災造成的實際損失為100萬元,保險卻給屋主賠了300萬元,那人為縱火將會經常發生,這會是多么可怕的世界!若汽車毀損的實際損失只有5萬元,保險卻給車主賠了20萬元,那車主就可能為了金錢上的利益而發瘋般地砸自家的車。可見,保險設計這一機制,不僅是為了保護保險公司,也是為了保護全體社會的公共利益。

可保風險

盡管保險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風險都可通過購買保險來轉移。可通過購買保險來管理的風險,叫“可保風險”。

可保風險有幾個特點。損失必須是意外發生而非故意造成的;損失必須能夠很好地予以確認。這兩點在上面已經講到了,不再重復。此外,在可保風險中,必須有大量的風險單位,損失不是災難性的,損失的概率必須可預測,保險必須在經濟上可行。

首先,存在面臨相同風險的大量風險單位。這是為了讓保險公司能基于大數法則估算發生事故的概率和損失。典型的如機動車保險,此類保險中的大量風險單位便是購買了保險的駕駛員,并且駕駛員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即便發生連環追尾這樣的事故,相對于購買保險的車主數量而言,也是極少的事件。而且,保險公司可根據歷史數據和統計學原理,對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及每次事故的平均損失加以計算,并進一步據此確定保險費率。

其次,損失必須不是災難性的。這意味著,大部分風險單位不能同時發生損失。若大多數或所有風險單位同時發生損失,傳統保險就無法發揮作用,因為保險公司應支付的賠償額可能會遠遠超過其償付能力。舉個例子,全城失火,就是大部分風險單位同時發生損失,賠付就會超過保險公司的實際承受能力。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巨災,比如地震、洪水、臺風,就可能超過單家保險公司的承受能力。

當然,聰明的人類設計了一些應對災難性風險的金融手段。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再保險,即保險公司出售保單后,自己也購買保險。另外,保險公司通常會在較大的地理區域內銷售保單,避免風險集中。一個頻繁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風險就非常集中,這會導致周期性的災難損失。比如,在美國南部,一場颶風就可能摧毀一座市鎮。鑒于此,保險公司通常會在地理區域上分散災難性風險。此外,國際上還有巨災債券。若發生巨災損失,就允許保險公司取消或延期對巨災債券的約定償付。例如,USAA保險公司的債券條款就規定,若在特定時期,颶風損失沒有超過一定水平,投資者就會得到本金和利息;若颶風損失超過了觸發點,債券投資者就會失去本金和利息。

再次,損失的概率應當可計算。保險公司必須能在一定置信區間預測未來損失的平均概率和嚴重度,確定合理的保費和賠償額。但有一些損失的概率無法準確計算,存在災難性風險的潛在可能,保險公司就不會提供保險。例如,洪水、戰爭的規律性難以把握,也很難估計它們發生的平均概率和嚴重度。再比如,沒有保險公司為餐飲企業因食客口味變化而遭受的損失提供保險,因為誰也無法估計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就沒有辦法計算保費。

最后,保費具有經濟可行性,投保人有能力支付保費,一旦發生風險事故,保險公司又有能力予以賠付。保險要能夠吸引人購買,又不引起嚴重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保險公司確定的保費必須合理。當然,在信息不對稱時,保險公司會設計一些機制,區別不同類型的投保者。此外,若要求保費經濟可行,損失的概率必須相對較低,保險公司不會對大概率風險事故的領域提供保單。比如,沒有哪家保險公司會為高齡人群銷售壽險,更不會提供“長生不老”險,因為“人終有一死”,是確定性事件。

根據可保風險的這些條件,大多數個人風險、財產風險和責任風險都是可保的。相反,大多數市場風險和政治風險等,很難由保險提供保障。所以,張三可購買人身保險和機動車保險等,但沒有任何保險公司會對他股票、基金投資上的損失提供保險。

保險種類與保險公司

按保險保障范圍來劃分,保險有財產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和人身保險之分。

財產保險是以財產及其相關利益為保險標的,補償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為防止汽車被盜、火災而購買的保險等,都是財產保險。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比如,公司擔心生產的熱水器對用戶造成損害而購買的保險。保證保險是指由保險人承保在信用借貸或銷售合同關系中,因一方違約造成的經濟損失而進行的保險,比如,出口一批工藝品因擔心對方不及時付款而購買的保險,或銀行因擔心借款者不能履行借貸合同義務而購買的保險,可見,保證保險是信用風險管理的一種手段。人身保險是以人的生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通常為定額保險,保險人承擔的是給付責任,而不問損失與否。

以下重點介紹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

現代保險源于海上保險,繼之而起的是火災保險,它們都屬于財產保險的范疇。火災保險起源于德國。16世紀初,德國就出現了類似火災保險的互助組織。1666年的倫敦大火則促成了現代火災保險的發展。同年9月2日,倫敦市中心皇家面包店失火。起初,人們不以為然,疏忽大意。結果,熊熊大火燃燒了5天5夜,80%的市區建筑化為灰燼,20萬人無家可歸。火災后第2年,巴蓬醫生和4個朋友出資4萬英鎊,在倫敦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火災保險營業所,并于1680年通過集資成立了鳳凰火災保險所。是故,巴蓬被后人譽于“現代火災保險之父”。

人身保險包括人壽險、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等。人壽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以人的生存或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一種保險。健康險或疾病險,是指對被保險人的疾病所致的傷殘、死亡的保險。意外傷害險則指被保險人在遭受意外傷害及由此所致的傷殘、死亡時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如乘坐飛機時購買的航空保險就屬于意外傷害險。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降臨中國。武漢,這個特大城市,有數萬人感染病毒。面對這場考驗,保險機構及時充分發揮經濟補償功能,提高疫情防控期間人身保障。例如,在滬保險機構擴展健康險責任范圍,將新冠肺炎納入保障責任。特別是,針對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人員,保險機構贈送醫護人員專屬保障、免費提供人身意外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所有金融機構中,保險公司是最暖人心的。

早在1536年,英國人馬丁嘗試將保險原理擴展到人身。他為一位叫吉明的人提供了12個月的壽險,保額為2 000英鎊,保費達800英鎊。在保險合約即將到期時,吉明于1537年5月29日身亡,吉明的保單受益人向馬丁索要2 000英鎊的賠償。但馬丁向法庭起訴,稱12個月保期是以陰歷計算的,保單在5月20日就已到期了。不過,法庭駁回了他的請求。

吉明事件迫使保險公司開始注重設計標準化的壽險保單。1574年,倫敦成立了保險公會,它于1583年簽發了世界上第一份標準壽險保單。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壽險組織,是成立于1699年的英國孤寡保險社。雖然美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壽險市場,但在1800年以前,美國人壽險很少,而且大部分還是由個人簽發的。1800—1840年,美國先后成立了許多資本充足的股份制保險公司,然后,許多互助公司(由保單持有者擁有)專門經營人壽險。

理解了保險,就可以理解保險公司了。保險公司,顧名思義,就是為個人、企業提供保險、分擔風險的金融機構。它是我們接觸到的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由于不同的險種具有不同風險,因此,政府一般不允許同一家保險公司經營不同的保險業務。例如,人壽保險公司就不能同時經營財產保險,這樣就形成了經營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的基本保險機構體系。平時,有些人可能對保險公司推銷保單感到厭煩,但在風險事故發生時,保險公司是最有人情味的金融機構。有人比喻,保險公司就像自己的老媽,平時總愛嘮叨,但真有不順心時,她會給你溫情關懷。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我國保險公司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一度并不好?

這就要說說保險公司其他業務了。實際上,除了提供保險,保險公司還會發行債券,對吸收的保費加以投資,甚至發行理財產品后再買股票。保險公司做投資,本無可厚非。但在2015年股災期間,某保險公司買入股票,誘導小散買入,自己再趁機賣出;某保險公司發行理財產品,大舉買入某家公司股票后,威脅要改組其董事會,等等,一時間在資本市場掀起一波大風大浪,而受到監管機構批評。不過,經過整改后,市場依然希望保險公司能為其提供長期資金。因為保險公司吸收的資金期限都很長,正是它在負債的期限上較銀行最大的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汀县| 阳江市| 尤溪县| 泌阳县| 临安市| 万载县| 江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 萨迦县| 诏安县| 朝阳区| 永川市| 宣汉县| 江阴市| 尉犁县| 沙坪坝区| 普陀区| 吉木乃县| 和顺县| 诸城市| 区。| 定远县| 石狮市| 武穴市| 策勒县| 营口市| 鄂伦春自治旗| 驻马店市| 沂水县| 枝江市| 泊头市| 秦皇岛市| 嵊泗县| 呼玛县| 定州市| 元朗区| 澳门| 台江县| 大港区| 壶关县|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