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信用社發展研究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走在大街上,隨處可看到農村信用社提出的口號,如“服務三農、合作共贏”、“信用社是老百姓自己的銀行”等。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銀監會提出將農村信用社在三到五年內打造成現代商業銀行,她將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取而代之的是她的升級版本農村商業銀行。故而有必要讓大家了解最后農村信用社的前世今生,了解她為廣大農村所擠出的乳汁,了解她一生的曲折坎坷,了解她最后的歸宿。本書所追求的正是這樣一種效果。
說起農村信用社,大家都不會陌生,她的宗旨是為“三農”服務,由農村社員和工商業者入股而組成的一個合作組織。五十年代,她和供銷社、生產合作社同時出生,號稱當時為農民服務的“三駕馬車”。而供銷社、生產合作社由于時代的發展,已成為歷史的浪花,而農村信用社由于“三農”的需要,雖歷經風雨,但仍然像胡楊樹一樣在農村的大地上毅然挺立。農村信用社生活到今天,為“三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農村的大小事情,買種子、化肥、辦企業等等都是靠農村信用社支持,毫不夸張地說,農村的發展百分之九十都是農村信用社扶持起來的。同時她又做了大量的政策性工作,如金融扶貧、發放各種補貼等。說她是支農主力軍,一點都不為過。
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像一個人的發展,歷經風吹雨打,在各個時期遭遇了各種各樣問題,先是由人民公社管理,后來由人民銀行托管,再后來由農行抱養,再后來由銀監會接手,如今又由省聯社管理,她就像個沒爹沒娘的孩子,始終像小蝌蚪一樣在尋找自己的親人?!皼]爹沒娘,孩子一大幫?!鞭r村信用社人員常說。而今的農村信用社仍然在尋找母親,她渴望像中農工建等商業銀行一樣有自己的總行機構,能夠像大傘一樣給自己遮風擋雨。
而每一次的“寄養”,都給農村信用社留下了沉重的包袱,有的留下了一堆“皇親國戚”,有的留下了大量的不良資產。因而和商業銀行相比人員素質較差、不良資產較多,這些壓得農村信用社喘不過氣來。農村信用社多想找到組織啊,后來,國家給她找到了娘家,那就是省聯社。省聯社不負眾望,給農村信用社解決了大量遺留問題,如提高人員素質、暢通結算渠道、加強風險防控等??傊墙鉀Q了農村信用社自身無法解決的大量問題。然而,省聯社自她一出生就面臨眾多爭議,她是服務機構還是管理機構?還有法人管法人,法理不通等等問題,這些理論界一直在探討。
中國銀監會也給農村信用社大量優惠政策,如協調各地政府消化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資產等。人民銀行也對農村信用社格外青睞,在存款準備金率、支農再貸款等方面也是格外照顧。在各方面“春風”的沐浴下,農村信用社有了長足進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到了一個節點,她需要化繭成蝶,因為她的合作制已不復存在,也不適應現在的發展需要。另外,由于體制機制的關系,由于“三農”發展的關系,農村信用社需要有一個大的飛躍,中國銀監會也鼓勵她有更遠的飛翔,那就是成立農村商業銀行。這里需要提示的是,農村信用社雖說是銀行,但從來沒叫過銀行,成為銀行是她的夢想。于是中國銀監會提出在三到五年內將她打造成現代商業銀行。然而,由于中西部差別較大,中國銀監會給出了一個符合實際的想法,那就是不夠成立商業銀行條件的,就打造成股份制信用社,達到條件的成立商業銀行。隨著形勢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出,不久的將來,農村信用社這個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將淡出我們的視線。據悉,雖然名字變了,但支農的任務沒有變,她像一個將要上大學的孩子,等學成歸來后,是為了更好地支持“三農”。
本書作者有研究農村金融多年的記者,有基層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的負責人,他們對農村金融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尤其對農村信用社了解得尤為透徹,并有深入的實踐經驗。農村信用社在行軍途中遇到了哪些問題?現正在朝哪個方向發展?為什么說是最后的信用社?本書都有一個詳盡的回答。
本書是作者多年思考的結晶,對于我們了解農村信用社的前世今生不無裨益。
作者
201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