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你與食物的故事

當你審視自己的生活時,可曾注意到某種規律,它不斷重復、令人沮喪?你是否日復一日地對自己講著一個讓自己意志消沉的負面故事?

也許你在反復念叨一個關于個人經濟狀況的老套故事:“一提到錢的問題,我就糊里糊涂的,一直都是這樣。”

或者關于時間的故事:“無論什么事,我總是晚一步。我就是這個樣子!”

或者關于工作的故事:“我可不能請假。如果我不在,業務就亂套了。”

或者關于擇偶的故事:“我的周圍已經沒有合適的人選了,條件好的都已經結婚了!”

或者關于食物的、讓自己氣餒的老套故事,如“對于食物,我完全沒有自制力”“對于食物,我一直很糾結,而且未來大概會繼續糾結”“我知道應該吃什么,但從來做不到”“健康食物不好吃,我提不起興趣!后半生我可不想像兔子一樣,只吃生芹菜和羽衣甘藍”。

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出現許多故事,其中一些能增強我們的內心力量,幫助我們健康成長;但另一些卻相反,這些故事會讓我們感到完全陷入困境,不能自拔。我們時常無意識地對自己重復講述一些故事,于是這些故事便深深地融入我們的內心,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這些故事仿佛一首背景音樂,每天24小時、每周7天在我們的腦海中循環播放,引導我們的日常行動。

一旦你意識到你在對自己講述某一個故事,那么你就可以認清自己當前的故事。同時,如果這個故事給你帶來飲食上的壓力、讓你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感到不滿、使你想改變現狀卻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你可以改變這個故事。

你與自己的心理進行對話和講故事,會直接影響你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它可以影響你的情緒,進而改變你一天的生活。這不是我的個人假設,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話語與故事背后的科學依據

眾多研究證實,話語直接影響你身心健康的各個方面。

● 話語影響生理功能,即人體功能的運轉,包括代謝功能和消化功能;

● 話語影響認知功能,即聚精會神、認真思考的能力;

● 話語影響情緒,即你對生活事件的感受及處理緊張情境的反應;

● 話語影響表現,即你完成任務的出色程度,如回復郵件與計劃一周的晚餐等。

你與自己的心理進行對話,對你能否成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研究者對于話語與心態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后發現,如果運動員以正面、增強內心力量的方式與自己交流,如“你訓練很刻苦,你有資格獲勝”“你有實力,你非常強”“你已經準備好了”,那么他們的賽場表現比沒做過這些自我對話的運動員明顯要好。鼓勵性話語使運動員跑得更快,扣籃更多,獲得更多獎杯、獎牌等全方位的勝利。

當然,你的措辭是關鍵。研究者發現,如果歌手即將上臺時,簡單說一句“我很興奮”,那么他們的表現會更加出色,音調更加準確。然而,如果歌手說“我很緊張”,那么他們的表現會遜色得多。這再次證明,與自己的心理進行對話會直接影響一天的生活!

我們吸收的話語同樣重要。磁共振成像檢測顯示,個體聽到自己喜歡的、提升心情的歌曲時,或者讀到一句感人的經典對白或一首優美的詩歌時,大腦的某些區域會因個體感到欣喜而發亮。正面的話語仿佛一劑沒有副作用的良藥。

我們堅信,積極的話語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對自己的心理講一個故事、增強內心的力量,那么這些神奇的話語就會為你迎來健康、快樂、成功的一天。

當然,如果反過來做,同樣有影響。

正面的話語有益,負面的話語則有害。研究證實,童年時期受到言語傷害會改變個體的大腦結構,給胼胝體留下持久的痕跡。因此,俗語說“惡語傷人”是正確的。話語可以造成傷害,而且確實會造成傷害。負面話語是語言暴力,可以給人的大腦留下傷痕。這種傷害可以被治愈,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正因為此,你更應當小心翼翼地與自己的心理對話,你的話語要有目的性,而且應當經過深思熟慮。你說的每一個字,無論是說出口的,還是說于內心的,都會留下印記,這個印記也許有益,也許有害。

你說的每個字不但逃不過你的心理,而且也逃不過你的生理。你的身體自始至終都在傾聽,它會注意你說的每一句話。如果你對自己說“我在飲食方面很差勁”,那么你的身體就會聽到這個認輸的故事,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相反,如果你對自己說“我特別喜歡呵護自己”,那么你的身體也會聽到這個自愛的故事。

那么,你對自己日復一日地說哪類話語呢?關于食物、健康、體重、身體,你不斷地對自己講述的故事主要是什么樣的?它是增強還是削弱你的內心力量?它是輔佐你過上向往的生活,還是阻擋你前進的步伐?

我的很多學員從未停下來認真思考一些問題:“當前,我的食物故事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我一遍遍地對自己說的話語是什么?”如果你從未認真思考這些問題,那么不妨現在思考一下。

8個削弱內心力量的食物故事

在工作中,我接觸過數千名學員、工作坊參與者、網絡社區中的女性及我的親朋好友,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人都或多或少地遇到過削弱自己內心力量的食物故事并在其中苦苦地掙扎。下面的故事不僅僅是8個負面的食物故事,它們還代表著從青春期至古稀之年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會經歷的最普遍的故事主題。

在讀下面的故事時,你可以思考:“這些故事是否似曾相識?其中的情境與話語是否很像我的想法或對自己說的話語?”也許你會發現,你會與其中至少一個故事產生共鳴。

只有在你與自己的對話中認清那些削弱內心力量的、無益的食物故事,你才能改變它,讓它鼓舞你、支持你。

1.追求完美的故事

同類主題:刻板僵化、緊張壓力、約束控制、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要么花團錦簇,要么百花凋敝。

我的學員勞倫曾經將食物分為兩類:有營養和沒有營養。當她吃下羽衣甘藍、藜麥、有機扁桃仁等她自認為“有營養”的食物時,她感到自己脫離了低級趣味,并為之驕傲。當她背離了硬性的飲食原則,吃了薯片、巧克力、餅干等她自認為“沒有營養”的食物時,她會鄙視自己并感到苦惱。在勞倫的眼中,沒有灰色地帶,自己要么高尚,要么低俗。她給自己制定的標準過于苛刻和不現實,任何人都不可能實現。

如果她在飲食上沒有做到完美,就會感到自己是一個可悲的廢物。于是,她的生活漸漸地進入了過度克制與過度放縱的循環,不是在一個極端,就是在另一個極端。每個周日的晚上,她都會賭咒并發誓:“明天,我一定要從頭開始。從周一開始,我一定要堅持。下周我一定會做到!”

但是,如果你的計劃是“不現實的完美目標”,那怎么會實現呢?

在你的頭腦中,追求完美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我必須堅持,否則我就會感到沮喪、變胖、不健康、一團糟。”

“我應當更自律。”

“我的意志力應當再堅強一些。”

“完了,這下完了。下周一再努力吧。”

2.感到羞愧的故事

同類主題:內疚、厭惡、躲藏、偷偷摸摸。

納迪婭進入青春期后,她的父親面對女兒發生的變化,沒有妥善地應對。隨著女兒的身體逐漸發育,他的話語也開始傷害女兒的自尊。他一再要求女兒把她的胸部“遮掩好”,而且言語間暗示,她的身材太過豐滿,應該減肥。那時,納迪婭只有14歲,父親的話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于是,納迪婭開始因為食物感到內疚,并由此養成一個習慣——偷偷地將食物從廚房拿到自己的臥室,以防在吃東西時被父親看見。

多年之后,納迪婭已經是成年女性,但內疚的故事仍然如影隨形。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她時常在吃東西方面偷偷摸摸的——她的工位上總是藏有糖塊兒,汽車儀表盤儲物箱內總是塞滿了零食,而且她對某些食物總是遮遮掩掩。她很少體會到吃東西是滋養身心、令人愉快的體驗。在她的眼中,食物總是籠罩著一層羞愧感。

在你的頭腦中,感到羞愧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如果大家發現我在吃東西,他們會厭惡我。”

“如果別人看到我的真實面目,他們會嚇壞的。”

“我真的不能再頹廢下去了。我太讓人討厭了。”

“我的這段過去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我為自己感到羞愧。”

“吃飯時我總是感到焦慮,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不喜歡在公共場合吃喝,我喜歡在私下里獨自吃喝。”

3.感到困惑的故事

同類主題:信息過量、思考過度、分析過細、焦躁、憂慮。

在第一次培訓課上,羅可珊就哭了。

“我把食物營養類書籍都讀遍了。我試過很多不同的飲食理念。我試過素食、純素食、生食、無麩質食物、生酮飲食,等等,數不勝數,可是沒有一種理念對我有效,我還是這么胖,還是感到不在狀態。我真想不通,為什么這個問題讓我這么為難。”

對羅可珊而言,食物帶來的是傷心與困惑。即便是逛超市、做晚餐等相對簡單的事情,也會讓她感到力不從心、精力透支。

在你的頭腦中,感到困惑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我這么精明,工作這么出色,又教子有方,在很多方面都是行家里手。可為什么偏偏飲食問題讓我這么為難?為什么我就是弄不明白呢?”

“我究竟該不該計算食物的卡路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呢?該不該間歇性斷食呢?斷食幾個小時?媒體上的各種建議鋪天蓋地,我不知道如何辨別真偽。”

“我想,對一些人而言,吃東西是件輕松快樂的事情,但我不是這些人之一。對我而言,吃東西從來沒有輕松過。”

“我不想再為飲食問題而抓狂了。真希望這個問題能夠簡單些。”

“我感覺自己大腦75%的空間為飲食問題而焦慮,琢磨飲食問題,擔心飲食問題。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我總在猜來猜去,簡直到了苦心孤詣的地步。我太累了。”

4.尋求解脫的故事

同類主題:麻木、安撫、給自己開藥方、回報、回避。

艾倫有3個孩子,而且平時工作強度較大,她的丈夫又很少分擔家務,所以她的生活中沒有閑余時間,生活的擔子很重。每天早上,她要在6點起床,為孩子們上學做準備;隨后,她趕到公司,一頭扎進辦公室,忙碌一整天;然后,她要等孩子們乘校車回家;孩子們到家后,她要立即進入母親的角色,指導孩子們做功課、準備晚餐、打掃廚房、把洗好的衣服收起來、為孩子們讀睡前故事。她的職責一項一項地接踵而至,使她疲于應對。她很少有機會停下來喘口氣并緩解繃緊的神經。一天中的任務一項接著一項,沒有空隙。她逃不出這個緊密的包圍圈,但她有一個短暫的解脫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每天下午五點艾倫會喝一杯葡萄酒,有時會喝兩杯甚至更多,從無例外。“我必須喝一杯。”她對我說,語氣堅定。對她而言,這是一整天中僅有的輕松愜意的一刻。

面對生活的壓力,許多人往往會從食物、酒精中尋求解脫。你可能會在食物或酒精中麻痹自己、安撫自己疲憊且煩躁的神經、找尋另一片時空,或者徜徉在舒適與懷舊的情緒中,這不見得是壞事。(適量的)食物和酒精可以帶來快樂,也應當如此。然而,如果你過于頻繁地從食物和酒精中尋求解脫,或者對你而言,食物和酒精是唯一一種舒緩情緒的方式,那么你的生活品質可能會受到影響。

在你的頭腦中,尋求解脫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今天太累了。我得吃一塊巧克力蛋糕犒勞自己。”

“今天的工作讓我的頭痛死了。家里還有冰激凌嗎?要是能吃一大勺就好了,三大勺更好,一整盒最好。”

“生活真沒意思。那些人也沒意思。什么都沒意思。只有酒能陪著我。”

“有時,我覺得一天中唯一能讓我開心的就是吃東西。”

“勞累一天后,我會一頭扎進廚房(倒一杯酒、吃一些零食),仿佛得了強迫癥。有時,我感到不由自主。”

5.永不滿足的故事

同類主題:攀比與絕望、自我鄙視、自卑、感到自己不值得他人關愛、感到缺乏勝任力。

安妮卡在一家健身館辦了會員,去過兩次后就不再去了。我試探性地詢問原因時,她對我說,她沒有時間去,但當我們更加深入地交談后,我發現了真實的原因。

“我之所以不想去,是因為在整個健身館里我的身材最難看。館里其他人的身材都非常勻稱。那里讓我感到抑郁,所以就不去了。”

這就是攀比的后果。據說,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攀比偷走了我們的快樂。”

你與他人攀比事業、收入、房產、汽車、婚姻、皮膚或體格時,也許會感到自卑。他們看上去那么光鮮亮麗,讓人艷羨,仿佛你永遠趕不上他們、永遠比不了他們、永遠不如他們優秀。

我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可能產生攀比心理,包括食物。也許你關注了社交平臺上的某個網紅,她源源不斷地曬出靚照、展示各類積極形象——在沙灘上一躍而起、在公園里做瑜伽、與無比英俊的異性伴侶手挽手并撫摸可愛的小狗,當然,還有在陽光下品嘗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的超級食物“五谷雜糧飯”與一杯冷榨果蔬汁。當你將自己的真實生活與如此完美無瑕的網紅生活做比較時,你會感到自己仿佛是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的丑八怪。這個比方也許有些夸張,但非常傳神!

在你的頭腦中,永不滿足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真希望能像×××(他人的名字)一樣。”

“我再努力也趕不上×××(他人的名字)。”

“有些人總能左右逢源、面面俱到,但我不行。我從來都不行。”

“在飲食問題上,我遭受的挫折太多了。別人能做到,可我就是不行。”

6.千鈞重壓的故事

同類主題:精疲力竭、職業倦怠、疲憊、忙碌、制約。

那是米婭一生中最難熬的一年。她要與丈夫離婚,調解過程痛苦不堪;她要賣掉老房子,搬入新家;她還要照料家中患病的老人,真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然而,她憑著一股勁兒,盡力跨過每一道坎。她想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被生活打垮,可她真的精疲力竭了。

“我感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她對我說,“要做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永遠看不到頭。每天醒來我總是感到很疲憊。大部分時間里,我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這種千鈞重壓的感受滲透到她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飲食。

“我連去超市的時間都沒有,”她解釋說,“夜里餓得不行,只能點外賣吃。雖然談不上如意,但是……又能怎樣呢?”

她從來沒有時間計劃一周的食物,從來沒有時間做飯、參加普拉提健身班、坐下來靜思,從來沒有時間休息一天、過一個真正的周末,至于旅行度假更是奢望了。

當生活在千鈞重壓之下時,許多女性開始想,“哪有時間做健康飯菜、關愛自己?哪有時間參加瑜伽課或者洗泡泡浴?完全不現實。反正我忙得發瘋,沒有時間。”

在你的頭腦中,千鈞重壓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我從來沒有時間想一想自己。我確實希望多關心自己,但我沒有時間。”

“我已經焦頭爛額了。永遠有一些事情我想做但無法去做。”

“我忙得不可開交,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我總是忙得團團轉。我的生活就是一個字——忙,這就是現實。”

7.改日再說的故事

同類主題:推遲、延遲、拖延、不配體驗美好的事物。

對安吉拉而言,在她達到“理想體重”之前,生活一直處于停滯狀態。她想再次談戀愛、旅行、跳槽,但她認為“時機未到”,即便是一些讓自己開心的小事情,比如換掉那些早已不合身的、過時的衣服,也不行。

“什么時候減掉5千克,我就添一些新衣服。”安吉拉對我說。

“為什么非要等到那時呢?”我問,“為什么現在不行?”

為何不能買一些符合你當前身材的衣服?為何不能讓當下的自己舒適、開心、美麗、幸福,為什么非要等到遙遙無期的未來?

當你對自己講述這類故事時,你對自己傳達的信息是,“我不配享受美好的事物、快樂、幸福。我不配感到心滿意足。我不配得到他人的善待,也不配得到自己的善待。反正現在不行,也許以后吧。”

你會對一個孩子傳達這樣的信息嗎?你是否會對你的女兒說,“以后吧……也許以后再抱抱你”,或者“先改變你的體型,然后我也許可以給你買一件新衣服”,或者“再等幾個月吧,那時也許可以讓你去戶外玩。反正現在不行。以后吧”。你可能永遠不會對一個孩子或朋友這樣說,然而許多人每天都在對自己這樣說。

在你的頭腦中,改日再說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等孩子們上了大學、生活輕松下來后,我就可以真正地關心自己的需求和健康了。”

“等暑假結束后,我就制訂一套健康的飲食和鍛煉計劃。”

“等我能穿上緊身牛仔褲,我就把舊衣服統統換掉。”

“等工作安頓下來,我就重新開始做健康的飯菜。都是因為最近太忙了,很快我就會回歸正常了。”

“等我完全弄明白食物與營養的全部問題后,我就重新開始約會。”

“我當然想帶家人去佛羅里達度假。不過我要先減肥,什么時候能穿比基尼了,我就什么時候訂機票,算是犒勞自己。”

8.感到絕望的故事

同類主題:無望、無奈、挫敗。

科琳娜向我咨詢時已經接近花甲之年。之前,她曾減掉10千克的體重,而后又反彈了,然后她再減,之后又反彈了,就這樣,她的體重上下波動了20次。她的一生都在與食物做斗爭。為了修復自己與食物的關系,她嘗試過所有方法:讀相關圖書、參加討論會、接受治療、接受催眠。有時,一些方法奏效了,但都僅僅持續一段時間,而后又不知不覺地恢復了舊習慣。

“我是快60歲的人了,但現在還在為食物糾結,唉。我原以為,人到了這個年紀,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沒有預料到自己一把年紀了,居然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

對于食物,科琳娜想感到輕松,而不是感到有壓力。如她所說,她想“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做飯、吃飯、享受食物帶來的快樂,但掙扎多年之后,她仍在原地打轉而沒有任何明顯的進步。她開始失望,認為自己不會變好了。

“以前我很樂觀,認為自己可以轉變,但最近,我有些懷疑了。也許我就是這樣的人。”科琳娜說。

絕望是指“斷絕希望、毫無希望”。對自己失望、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轉變是所有故事中最危險的一個。

在你的頭腦中,絕望的故事往往是這樣的:

“我想做出轉變,但從來沒有成功過。也許我就是一個軟弱的人。”

“我無可救藥了。”

“我的意志力再強一些就好了,可惜不行。”

“我總是反復無常。我能做出轉變,但堅持不下去。我完了。”

“我的飲食問題太嚴重了。我從來都是這樣,以后很有可能還會這樣。”

“以前我遭受過虐待,留下了創傷。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做出轉變。”

練習:當前你與食物的故事

你剛剛讀過了8個削弱內心力量的食物故事,其中哪些與你當前的心境最相似,使你產生了共鳴?請選出來。

1.追求完美的故事

2.感到羞愧的故事

3.感到困惑的故事

4.尋求解脫的故事

5.永不滿足的故事

6.千鈞重壓的故事

7.改日再說的故事

8.感到絕望的故事

是否有其他詞語更適合描述你當前的食物故事?例如,也許你的故事的主題是憤怒、內疚、背叛、躲藏、疲憊、忙碌、渙散、厭倦、惰性等。

在下文中,我們將繼續探討當前你與食物的關系。請回答以下問題,要暢所欲言,不要有顧慮,這些練習是你的個人私密信息。

想到食物與我的身體時,我感到:

當我感到悲傷、緊張、疲倦時,食物會成為:

每當我無法克制口腹之欲而非要吃甜食、高鹽食物、碳水化合物或喝咖啡時,我感到:

說起飲食規矩與營養問題,我想到的是:

我知道自己有幾個不太健康的習慣,這幾個習慣是: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我感到內疚: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我感到不由自主: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我感到焦慮:

如果我做了一件事,我知道這件事對自己沒有益處或者會讓自己不開心,那么為了辯解,我會這么想:

如果他人問起我的飲食習慣,我通常會說:

此刻你還想起哪些事情,請在這里補充:

新的方向

完成這個練習也許并不輕松,但是你成功了!我希望你認識到,為了認清并改變自己的食物故事,你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接下來,放松精神,做幾次深呼吸。要知道,你已經把握住美好的未來。

在下面的內容中,你將通過上述練習給你的啟迪深入探究自己的食物故事,從而找出隱藏在故事背后的食物執念,正是這些執念塑造了你的食物故事。下一步,為了重新書寫你的食物故事,進而減輕食物帶來的壓力,讓自己感到更輕松、更快樂,你需要摒棄一些執念,同時接納增強內心力量的新觀念。

起初,你接納這些新觀念的速度會比較慢。但這個過程仿佛雪球滾下山,只會越來越快,你終將發覺,新的食物故事在你的思想中越發活躍,你自然而然地就會養成新習慣,食物也不再會引發焦慮、擔憂、不安。

故事是可以重新書寫的,并且從來都是如此,而且任何時候都不晚。你可以隨時為廚房添置新廚具,隨時為計算機更新操作系統,自然也可以隨時翻新腦海中的食物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临夏县| 湖州市| 通城县| 揭东县| 垫江县| 太湖县| 璧山县| 东光县| 花莲市| 竹北市| 来安县| 阿拉善左旗| 白城市| 高州市| 岚皋县| 尉犁县| 陆川县| 上饶市| 澄迈县| 岳阳市| 鹤壁市| 焉耆| 京山县| 隆尧县| 班玛县| 甘泉县| 涞水县| 旬邑县| 龙泉市| 昌乐县| 什邡市| 浮梁县| 马鞍山市| 临潭县| 三门县| 林口县| 乌兰浩特市| 霍邱县| 沙田区|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