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集郵文獻史(1872-1949)
- 朱勇坤
- 675字
- 2022-08-03 17:48:18
三、周今覺與中華郵票會的創建
約半年后,參加海上郵界聯歡會的同人已不滿足單純的聚餐,周氏也覺得如果一味躊躇審慎,郵票會將永無成立之日,故“與二三同志毅然決然,成立此會”。
張賡伯撰文回顧這段歷史道:“此會乃一聚餐會性質,系由會員迭為賓主,邀請集郵同好聚餐。無一定之時間,無一定地點。于席間討論郵識,賣買交換,或互相攜帶珍品傳觀。會員約二十人。此會行之一年,今覺君等謀擴充及久遠之計,乃集議改組為中華郵票會。”(《郵典》1卷1期)

在會刊《郵乘》2卷4期插頁中,刊出了“董事部全體造像”及職務分工:周今覺,會長兼出版部主任;張棣村,中文書記兼會計部主任;葉頌蕃,英文書記;陳復祥,拍賣部主任;袁醴波,藏書部主任;李輝堂,交換部主任。
在陳復祥的力促下,周氏草擬郵會章程,擬改組為“中華郵票會”。
1925年7月11日,在文監師路陳復祥宅,舉行中華郵票會成立會議。到會者有上海及外埠集郵家、郵商十余人。推選會長、中文書記、英文書記、會計各10人及評議員5人。
1926年起改設董事會。先后設立交換、拍賣、會計、出版、編輯、審查、流通、藏書、基金、書記、總務等部。并多次修改會則,以適應會務發展的需要。
對幾個郵會的評介,張包子俊有過一段評介甚為確切。他說“中國幾個出名較早的郵會。第一個就是神州郵票會,大約是民國十二年吧,會員有陳復祥、張承惠、朱世杰諸先生,但是由于幾位中堅分子生了意見,不到一年就垮了臺,……只有周今覺先生,他憑了獨特天賦,兩三年來就把郵集弄得非常精彩,而且肯為大眾呼聲,不久就把中華郵票會弄起來了”。(張包子俊:登龍術與進牢籠/《近代郵刊》3卷12期)

中華郵票會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