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善緣與惡緣

緣這個東西,眼觀無影無蹤,實察無所不在。鮮花與綠葉,藍天與白云,大地與萬物,在一起相互托舉、相互依偎、相互映襯。前者與后者,后者與前者,仿佛是為對方而存在的。大凡無神論者,不會把緣視為命中注定的遇合。比較科學的解釋應該是,緣指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某種或某些聯系的可能性。其概率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就人緣而言,有父母緣、兄弟緣、爺孫緣、兒女緣、叔侄緣、舅甥緣、翁婿緣、婆媳緣、姻親緣、同學緣、戰友緣、同事緣等。就物緣而言,有牌緣、茶緣、酒緣、車緣、房緣、床緣、路緣、書緣、球緣、票緣、飯緣、衣緣等。地球這么遼闊、人口如此眾多,為什么是我們這些人相處在一個單位,緣也;航空、鐵路、公路、水運四通八達,為什么是我們這些人相聚在一個地方,緣也;全國每年上千萬名高考學生,為什么是我們這些人相會在一個班級,緣也。

緣,有善緣,也有惡緣,當然還有不善不惡之緣。世上的善緣美不勝收。婚姻有善緣,相親又相愛,生活上琴瑟諧適,事業上比翼雙飛。共事有善緣,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有苦搶著吃,有樂讓著享。交友有善緣,左提又右挈,共同進德修業,一起成長進步。偶遇有善緣,萍聚之間顯真情,危難之中有大愛。世上的惡緣也不鮮見。動物界的食物鏈,如甲動物食乙動物,乙動物食丙動物,丙動物食丁動物……后者碰上了前者,無疑出現了惡緣。換言之,對被食者而言,遇見了食者,也就遭逢了厄運。在現實生活中,有的惡緣事出有因,有的惡緣,事出無因。從一定程度上說,后來比前者更悲哀。打車人遇上了惡“的哥”,或被劫物致傷,或被劫色致死,此乃事出無因之惡緣。某人與某人原為生意場上的合作伙伴,后因一點小事而鬧翻,接著相互拆臺,而且越演越烈,最終發生命案,此乃事出有因之惡緣。世上的人,來來去去,聚聚散散,許多僅僅是一面、一會之緣,離開了也就永遠離開了,此生不會再見,更不會再聚。此緣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對這些人來說,有的腦海里可能有痕,有的腦海里可能無痕,且絕大多數為后者。

善緣也好,惡緣也罷,在規模上,有大有小;在程度上,有深有淺;在時速上,有快有慢;在期限上,有長有短;在空間上,有廣有狹。人之血緣,因生育而自然形成,除摻入政治等因素外,并不存在善與惡的問題。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不管因何解除關系,其血緣是永遠不能解除的。人之情緣,最緊密的當屬姻緣。其特殊在于:要共同生兒育女,要攜手度完此生。夫妻需同枕共眠幾十年,甚至會迎來令人稱羨的“鉆石婚”。人生在世,從一定程度上看,父母、子女對自己只是一個個“過客”,與配偶相處相守的時間一般均長于與父母、子女相處相守的時間,因為不出意外,父母要早于自己去世,自己要結婚成家離開父母,子女要組建新家與自己分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周而復始,以至無窮。相處相守之時長短,即為相處相守之緣長短。有些人一時行善,說明善緣甚淺;有些人久久行善,說明善緣甚深。有些人一時交惡,說明惡緣甚淺;有些人久久交惡,說明惡緣甚深。有些人局部施善,說明善緣甚狹;有些人普遍施善,說明善緣甚廣。有些人局部施惡,說明惡緣甚狹;有些人普遍施惡,說明惡緣甚廣。舉例說來,就善緣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的善緣甚深甚廣;就惡緣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主義在交戰各國中的惡緣甚深甚廣。善緣與惡緣,并非小的、慢的就可輕視,因為小有小的特殊影響、慢有慢的特殊影響,世上不少大事始于由小的、慢的產生的巨大連鎖反應。故而,對小的,古人常常告誡后生,“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對慢的,通常,人們對“溫水煮青蛙”的現象有著一定的警覺。

憶想是人之本能。尤其到了晚年,人更會思念過去。其中,對善緣,如遇及貴人、君子,會感幸會;對惡緣,如碰上惡人、小人,會生憎恨;對本應珍惜的善緣,對本可避免的惡緣,又常會追悔。如:有的夫妻,結婚后一直爭爭吵吵、打打鬧鬧,至垂垂老矣,才知要“好好過”;有的同學,在校時,疙疙瘩瘩、磕磕碰碰,離校后,方知“不能那樣”;有的領導,在位時唯我獨尊、專制蠻橫,到了告老離棧,甫明自己“做過了頭”;有的同事,相處時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聽誰,常常相互死卡,到了退休離職,才懂“沒有意思”。諸如此類,都是不能珍惜善緣。古人尚知“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今人更應知“善緣是時機,善緣是際會”。魚兒尚能相濡以沫,人類更應能關愛有加。人在緣在,人離緣離;物在緣在,物離緣離。世間的人和物,就是這般不停頓地變化著、遷徙著。所謂的緣,也只是極為短暫的定格。因此,珍惜善緣對人生來說,太重要、太重要了。莫等善緣離去空悲戚!

人的一生無時無處不在追求收獲更多,期盼高者,希望生活上幸福圓滿,希望事業上飛黃騰達。但是,這些希望的實現,缺緣少緣不可。緣之來,盡管難以捉摸,也就是說,偶發性很強,然而,也有客觀規律,也就是說,顯示出一定的必發性。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換言之,做好事的有好的報應,做壞事的有壞的報應。當然,此為告誡、勸慰之話,從總體上可以這樣說,可具體到個人,情形就有些許不同了。筆者認為,善緣宜結。何以結?一為應喜而喜。與人相處,性格不能古怪,行為不能乖戾。一般來說,愛笑的人喜氣,喜氣的人討喜,討喜的人緣多。人在江湖,尤其身處在團體里,不可故意裝著、端著、擺著。別人有喜,你要積極分享,喜人之喜,親切祥和;自己有喜,你要不忘報恩,感人之恩,喜上加喜。喜是合群處眾的“金鑰匙”和“敲門磚”。二為應容而容。“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動人善愿,其量無涯。”對別人多善行,自身容易獲善緣。許多時候,善行與善緣如影隨形。別人若需救濟、幫扶,你要報以較強的慈悲、憐憫之心,主動出手施援。與人交往,你須展示出坦蕩的心胸,能容別人之過。別人犯錯,你不可諷刺挖苦、指責數落,即使批評,也要與人為善。損人者自損。很多善緣,即在損人中無形地消逝。三為應誠而誠。誠是一個人最高尚的品性,而善緣鐘情于誠者。古今中外,以誠引來政治盟友、以誠引來經營伙伴、以誠引來學術知交、以誠引來藝術連理的事例俯拾皆是。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誠贏善緣。諸葛亮由此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無信即為不誠。世界上幾乎沒有人愿意與不誠的人處朋友,而沒有朋友,便成孤家寡人。善緣不青睞孤家寡人。四為應寬而寬。寬者,廣也。寬既有面積,也有體積。表現在與人交往上,凡寬者,都有很廣的人脈。人脈也像山脈一樣,具連綿、錯落、縱橫之架構。人脈里面有善緣。從一定意義上說,人脈是善緣的“富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脈廣,無疑可以大大提升獲取善緣的幾率。俗話所說的“東天不亮西天亮”,蘊含著這一道理。

大千世界,天、地、人,立體化地“三位一體”;人類社會,個人、家庭、社會,平面化地“三位一體”。人無論在哪個“三位一體”中,都有心不滿、意不足之時之處,而惡緣為其中之一。人活于世,惡緣要么來自于強加,要么來自于巧合,要么來自于招攬,要么來自于連帶,要么來自于自生。其中,有的是主動性的,有些是被動性的;有些是有意性的,有些是無意性的;有些是損傷性的,有些是毀滅性的。筆者認為,惡緣宜解。何以解?首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惡緣來不來,往往不由你;惡緣解不解,往往惟由你。惡緣誰也不想遇,遇了咋辦?只有直面。其包括,一為洞悉。有些惡緣表惡里惡,有些惡緣表良里惡;有些惡緣惡性為烈,有些惡緣惡性稍弱。對惡緣,最可悲的,重者“認敵為友”,輕者“麻痹大意”。因此,切切不能被惡緣之假象所迷惑,如鴆酒是酒,但為毒酒,喝了能死人;河豚是魚,但肝臟、卵巢和血液有劇毒,食用前需特別處理;餌是食物,但為誘料,食之可能被捕。洞悉惡緣真相,須察其前世今生、研其來龍去脈。二為施策。惡緣種種,施策當異。施策之果,最好的是“不戰而勝”,最悲的是“全軍覆沒”,最妙的是“完好無損”,最憾的是“養虎遺患”,最怕的是“南轅北轍”。施策有方、施策有效,即使善緣未至,起碼惡緣已避。三為消解。惡緣有緣。這里的緣,非緣分,乃緣故。很多時候,“解鈴還得系鈴人”,同理,“解緣還得系緣人”。在現實生活中,惡緣來源于哪里,應追索到哪里消解;惡緣在哪里出現,應奔赴到哪里消解;惡緣留患于哪里,應跟蹤到哪里消解。消解惡緣,務求“標本兼治”,寧愿消解時有大的“麻煩”,也不要遺下可能成禍的小的“麻煩”。苛政猛于虎,惡緣也猛于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班戈县| 双城市| 新营市| 耒阳市| 荥经县| 桐乡市| 五莲县| 玛曲县| 东乌珠穆沁旗| 青田县| 叙永县| 安多县| 鲁甸县| 新邵县| 兴国县| 集贤县| 洮南市| 青州市| 准格尔旗| 光泽县| 调兵山市| 嘉善县| 新平| 弥渡县| 上思县| 葫芦岛市| 阿瓦提县| 茶陵县| 安化县| 绩溪县| 陇川县| 鄂托克旗| 南郑县| 郯城县| 前郭尔| 梁平县| 托克逊县| 涪陵区| 临沂市|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