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選拔這樣做才有效:精準定位人才、內外渠道招聘、全面篩選考察
- 董超 丁路遙 朱燕
- 2175字
- 2022-07-27 10:36:15
1.5 影響他人比只顧自己重要
在一期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一名叫何運晨的選手,是個實打實的“學霸”。他思維縝密,專業能力也可圈可點。在隊友出錯時及時補救,幫助大家理清了思路。按理他的表現會得到第一名,可結果排在第一的并不是他。
究其原因,是一個小細節。原來,在和客戶交流的過程中,何運晨看起來很投入,不斷回應對方。但在整個流程里,他習慣主導對話,對方還沒說完,就被他的回應給打斷??雌饋恚且憩F自己,但頻頻被打斷的委托人,一直是在被動地描述情況。
旁邊的領導把一切看在眼里:“你給我的感覺,是聽都沒聽,就做出了反應?!痹诼殘隼铮啾炔粩嘟釉捵哉f自話的“捧場王”,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影響他人的人。通過打斷對方以及用反問的形式來表現自己,留給對方的印象反而變成了強勢和只顧自己。
何運晨沒有聽完對方所說的話,就急于表達,為了直達自己的目的,而忽略了對方的表達,不僅讓對方覺得不舒服,溝通不暢,也給工作進展埋下了隱患。
反觀拿到第一名的實習生,看似專業度不及他,可恰恰卻在認真傾聽客戶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專業去影響客戶,贏得客戶的尊重,為公司帶來了客源,贏得了口碑。
作為企業管理者,在招聘新人的時候,要善于通過求職者面試時的表現,考察出求職者是以自我為中心,還是能兼顧到團隊成員以及周圍人的感受。急于表現自己的人,一來是不自信或者過于自負,二來也是“眼里無他人”。此類求職者或許能夠成為“野狗”型員工,但絕不是“明星”員工。
果殼網COO姚笛曾分享過一個關于他自己的真實經歷。
2006年,他在雅虎阿里巴巴負責一個產品部門,團隊剛剛完成了一次新產品發布,團隊成員都很拼,工作完成得也不錯,但他在管理上比較苛刻,就沒有及時地表揚大家。
他們團隊中的一個產品經理,就給他發了一封很長的郵件,郵件開頭簡單地說:姚笛,這次項目完成得不錯,大家也很辛苦,應該鼓勵??赡苣闾︻櫜簧希揖蛶湍銓懥艘环忄]件,你要覺得合適,簡單改改就可以直接發給大家,給大家打打氣。他看完信之后很受觸動,慶幸有這么一名下屬在關鍵時刻提醒自己。
這個案例里,最讓姚笛感動的其實是郵件后面那句話:“我就幫你寫了一封郵件,你要覺得合適,簡單改改就可以直接發給大家……”
如果這名經理直接把郵件發出去,看似也是在替姚笛考慮,其實更多的是在彰顯自己的能力,奪了姚笛的工作,也就是用一種看似沒問題的方式在訓斥姚笛的不作為。這就是一種只顧自己的表現。
在職場打拼,員工個人影響力決定著他未來的發展。照顧到同事或領導的心情,工作提議能讓人眼前一亮,決策能讓團隊和領導信服,這些都是一個員工應該具備的影響力。
那么,管理者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通過情景化面試,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挑選能夠影響他人的候選者,究竟可以從哪幾個維度去考察呢?下面這六點,值得注意,見圖1-7。

圖1-7 善于影響他人的員工具備的特征
1.能夠建立職場信任度
現代職場,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職場如戰場”,許多人認為職場沒有真正的友誼。然而現實的職場又是一個講究合作的地方,只要有合作,那么就必然需要雙方之間建立信任關系,從這個角度看,一個能夠建立職場信任度的員工,更有可能在團隊中高效完成工作任務。
2.能夠適應他人的工作方式
一個富有適應力的員工,加入新團隊后,能快速地適應該團隊的組織氛圍、工作目標及人際互動模式,并根據他人的工作方式來主動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最終較好地融入團隊,也能被組織所接納。
3.能夠創造個人職場價值
比爾·蓋茨說:能為公司賺錢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對于一家企業來說,無論什么時候,競爭如何激烈,總缺少一種人,那就是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人。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才能得到相應的報酬,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這里所說的價值,并不單單指自己能為企業創造價值,還包括幫助同事和團隊一起創造價值。
4.能夠與其他部門保持良好溝通
在企業中,部門之間好像存在一堵厚厚的墻,人為設置了很多障礙,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率。有些員工之所以不愿意跨部門溝通,是因為只考慮自身利益,沒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因此與其他部門保持良好溝通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能夠進行良好的跨部門溝通,說明員工個人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進一步可以得出,其個人能夠有效地影響到他人,才能被他人所接納。
5.能夠有效擴大影響力范圍
著名現代成人教育之父、人際關系學鼻祖卡耐基先生,在他的一篇著作中說道:一個人的成功20%來自專業技能,80%來自影響他人的能力。當團隊遇到一件事情無法向前推進的時候,拋開性格因素,能夠改變團隊的人,除了相應的專業能力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別人愿意按照他的意見去做,換句話說,他能夠影響到身邊的人并將這種影響力擴大。
6.能夠給別人想要的東西
職場上,每個人都有其比較偏重的追求目標,例如,有人追求成就,有人追求職位,還有人追求融洽的關系與真誠的友誼。假如某位候選人在過去的團隊工作中,能覺察他人的需要,并及時給予響應,那就說明他已經初步具備了管理者的潛質。
對企業來說,對管理者的期待便是了解員工各種不同的需求,以便為他們創造條件,激勵他們實現更高的目標。
管理學家斯蒂芬·P.羅賓斯認為:團隊就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個體,為了特定目標而按照一定規則結合在一起的組織。因此,團隊里的每一個個體,必須能夠做到相互影響,如此,團隊才能稱為組織,而非個體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