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用人不拘一格

2.1 人才皆有長短,用其長也容其短

在我們的印象里,負責招聘的人肯定都得能說會道,畢竟他們每天都需要面對不同的人。可我們公司有個負責招聘的HR,就是個“悶葫蘆”,一整天也不在交流群里說一句話。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和我們相處得極為融洽。領導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

剛來公司時,同事對他的印象并不好。作為招聘人員,怎么能如此內向?可進來后的第一個月,大家對他的印象就大為改觀。他負責跟蹤管理的招聘表單,做得非常完美,考慮到了方方面面。不論領導想要看什么數據,他都可以立刻展示出來。原來,他擅長的不是面對面的招聘,而是招聘數據的整理與分析。

他的存在讓招聘工作的基礎特別牢固。其他負責招聘的HR專心招人即可,再也不用去操心自己每天的報表統計了。領導對此很是滿意,招聘團隊因為他的加入更加完美了。

時至今日,他還在公司里做招聘工作。為了鍛煉他的能力,領導也會特意安排一些招人方面的工作給他,他也樂于接受。這件事,每當我在給咨詢企業領導講課的時候,就會拿出來說一說。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管理者,要用好員工的長處,同時不討厭他的短處。

具體而言,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從如下三個角度做到“用其長,容其短”,見圖2-1。

圖2-1 用其長、容其短的三個角度

1.具備“長板思維”

為什么我們會如此執著于別人的短處?其實這并非我們故意為之,而是人類的習慣所決定:大家會自然地忽略隨處可見的事物,反而會對那些個別點投去關注的眼光。如一張白紙,有人在上面點了一個黑點,我們注意到的一定是那個黑點,而不是整張白紙。同樣,當招聘工作被大家習慣性地理解為“通過交流招聘到合適的人”時,一個不善于交流的人,自然會被看作異類。可是,像我說到的那位HR,他的“白紙”是強悍的表格處理能力,而不善于溝通只不過是他的一個“黑點”。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短板決定了他能走多遠。可長板理論卻告訴我們,決定他能走多遠的因素不是短板而是長板——我們只需要把桶傾斜過來,讓里面的水盡量往長板所在處存放即可(圖2-2)。

圖2-2 長板思維示例

2.系統認識工作內容

回歸到問題本身,領導敢使用一個短板與崗位特性明顯相悖的員工,是因為他深知招聘工作的各個環節。在大家看來,作為招聘HR,只要能招到合適的人,就非常不錯。可是,少有人去考慮,提高招聘系統管控工作,可以從側面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這種思維本身就體現出領導的能力。只有站得高、看得遠,以俯瞰的視角全盤考慮某項工作的各個環節,讓它們能夠有機地結合,才能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本身來說,用人之長,容其之短,并不是刻意而為之,而是因為管理者知道,員工的短板對工作并不產生負面的影響。短處能得到彌補當然更好,可若彌補不來,能將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也是一件可喜的事。

3.考慮團隊的互補性

當然,既然能用其長、容其短,前提條件必然是有其他人選能夠彌補這一短處。如果團隊所有成員完全不具備互補性——長處相同,短處一致,那么這種“容其短”就不具備實用性。招聘團隊可以有一個人特別擅長表格跟蹤管理,但若所有人都擅長這點,沒人擅長招聘,與所有人都擅長招聘,但不會表格管理又有什么區別呢?招聘的核心還是在于招人,表格管理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所以,管理者在“容其短”的時候,還要對事項的重點、次重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團隊的互補性,源頭在人員的選擇上。所以,我們才需要先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若發現大家的特性同質化非常嚴重,就需要考慮成員的重新組合,把不同人員的長處與短處羅列出來,進行配對,再來考慮把他們組合成新的團隊。在相互間優勢的互補下,短板的存在也就無足輕重了,見圖2-3。

圖2-3 團隊互補性示例

另外,基于這種組合,還能夠讓短板得到改善。大家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人才,學習力絕非一般,潛移默化中,自然也會得到點滴啟發,無形中改善自我、提升自我。

所謂管理,不是直接運用一群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而是懂得怎樣讓一群存在短板的人相互組合,發揮出“1+1>2”的效果。并且,在此過程中,讓他們自身都能成長得更加優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宁河县| 承德县| 小金县| 汉中市| 江城| 临澧县| 怀化市| 西安市| 扬中市| 宁波市| 海门市| 大同县| 齐齐哈尔市| 永顺县| 札达县| 瓮安县| 铜山县| 禄劝| 德昌县| 陆良县| 金山区| 二连浩特市| 凤台县| 兰坪| 遂溪县| 莲花县| 寿阳县| 宁陵县| 乳山市| 遂平县| 洪江市| 龙口市| 内江市| 刚察县| 平原县| 许昌市| 长岭县| 长治县| 城口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