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選取內蒙古B市社區案例的原因

1.4.1 地域的特殊性

相比發達地區,民族地區“三社聯動”試點時間晚、布點城市少、進展相對緩慢,但不能為追求試點實驗的大而全、短平快,盲目脫離本地實際去生搬硬套發達地區做法,只可借鑒經驗,汲取教訓。另外,民族地區內部的不同區域和不同民族社區之間勢必有差異,不能搞“一刀切”改革或實行整齊劃一的“一統模式”。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國地域遼闊,東、中、西部的發展差距大,各地自然條件、地理區位、社區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千差萬別,特別是不同民族秉性、不同文化傳統和不同民族人口結構在基層社區治理層面體現出較為明顯的異質性,民族地區城市社區“三社聯動”機制建設路徑勢必具有獨特之處。所以,不同民族地區的社區建設和發展要用好、用足和用活政策,力創“三社聯動”機制建設的本地之法和特色之路。

可能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要研究民族地區城市社區的“三社聯動”,為何要以內蒙古B市社區為個案,而不選擇西藏或新疆這些民族關系更為復雜、民族問題更為突出的地域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克拉瑪依市也是“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以其做案例分析豈不是更具有民族地區的代表性嗎?筆者之所以選擇內蒙古B市社區為典型案例,主要是因為:

第一,內蒙古是我國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區,是被公認的“模范自治區”和民族區域自治的“光輝典范”,有力維護了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和邊疆安寧穩固的良好局面。我國民族自治地區眾多,內蒙古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榮膺“模范自治區”60余載,根源在于始終堅持和完善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貫徹和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長期實現了民族團結與邊疆地區穩固,而所有民族工作的成績和落點都體現在基層社區治理上。換言之,內蒙古長期保持民族團結和安定有序的社會治理,是在基層黨建引領多民族社區治理創新的基礎上,確保了良好的基層社區治理和穩定的社區民族工作,這也是扎實推進新時代模范自治區建設的持續工作重心。

第二,內蒙古B市連續兩次入選“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實驗成效良好,發揮了內蒙古社區治理創新試點的“頭雁效應”,代表了內蒙古社區治理創新實踐的最高水平和未來發展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松桃| 扎鲁特旗| 新津县| 仪征市| 大港区| 旌德县| 绥江县| 聂荣县| 忻州市| 禹城市| 天等县| 婺源县| 汪清县| 新沂市| 鄂尔多斯市| 新民市| 佛学| 德兴市| 尉犁县| 化州市| 乡宁县| 石渠县| 贵南县| 乐业县| 密云县| 南阳市| 加查县| 乐至县| 延安市| 临潭县| 涿州市| 吴忠市| 休宁县| 荣昌县| 株洲市| 宜黄县| 政和县| 肥西县| 松原市|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