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停不下來的腳步
此刻的咨詢室里,坐在我面前的,是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男子。身形瘦削,穿戴干凈整齊,神情嚴肅,不茍言笑,舉止精明干練,目光灼灼。
“您就是咨詢師吧?一周后我要出國進修,正忙著辦手續,沒有很多空閑時間。我確實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想咨詢您,但我知道,”他加重了語氣,“以我的智商,一次咨詢也就夠了。對了,我叫威廉,其他的信息估計您不需要也沒有興趣知道,我們可能也只有一面之緣。”真是個簡潔干脆的開場!
“開始吧,說你的問題。”我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他大概沒有料到,咨詢師可以如此快速地進入與他相匹配的對話節奏,略顯驚訝地看了我一眼,微微點頭,表現出滿意的樣子。
他拿起隨身攜帶的黑色皮面筆記本,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地寫了好幾頁:“需要事先聲明,我不喜歡一切沒有效率的工作。為了咨詢更有效率,我提前把問題寫好了,現在我讀給您聽,您只需要一一解釋就好。”他用眼神示意我要做好專心的準備。
“第一個問題,也是我決定來咨詢的主要原因。近來連續幾天夜里,我都做了同樣一個夢。夢里是漆黑的夜,我似乎可以飛,但只要飛到高空中,便會重重地摔下來。連續幾個晚上都是這樣,這讓我深覺不安。這個夢是什么意思?是預兆嗎?是吉是兇?我馬上要出國進修,會不會和這件事有關?”
“第二個問題,我有一個習慣,任何一件事情,我必須用邏輯推算到萬無一失才去執行。反復的思慮非常消耗精神,讓我感到疲憊。我上網查過,這種情況應該算是強迫思維。但是如果不這樣反復思考,我就覺得不穩妥,擔心會出差錯。以前狀態好的時候,差不多可以應付每天大量的推算,但近幾個月來,我的思維很明顯沒有那么靈活了,記憶力下降,反應變遲鈍,常在關鍵的時候卡殼,甚至還曾出現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這讓我很焦慮。另外,我最近還常感到胸悶,喘不上氣,我擔心這些癥狀以后會不斷加重。這是困擾我的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我今年25歲,按說這樣的年齡,是該找個女朋友了。但說起這事,我自己也覺得奇怪,我一丁點兒這樣的念頭都沒有。我這么優秀的人,當然有一些女孩子主動來追求,我也曾試著相處,但愛情這事兒不是靠感覺嗎,我沒有一點感覺,總是不了了之。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是,談情說愛挺浪費時間的,不僅僅是談戀愛這件事,我對很多事情都沒有感覺。在別人看來,我很好,但我知道自己只是在表面上按所謂正確的方式完成了正確的事情。我希望這次出國以后,能夠像同齡人一樣好好談場戀愛,畢竟從正常人的視角看,我也到了這個階段。希望您能幫助我分析其中的原因。”
他用飛快的語速一口氣說到這里,再迅速瀏覽了一下筆記本上記錄的內容,大概發現沒有比這三個問題更迫切的,就合上了他的筆記本。他可能意識到剛才過于投入敘述,導致身體微微向前傾,便立即挺胸抬頭重新坐定:
“好了老師,我的問題大致就這么多,不是很復雜。不瞞您說,我之前找了一位咨詢師,沒覺得有什么幫助。我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感覺遲鈍,希望您真的能夠給我提供一些有用的幫助。想必您已知道我偏愛簡潔和邏輯,我也希望您能這樣回復我。”
噩夢、黑夜、飛翔、摔落、強迫思維、沒有感覺,我快速地把這幾個重點詞串聯起來,深呼吸,放松了下有些僵硬的身體,之后來回應威廉:“好的,我盡量跟上你。我可能沒有你表達得那么快。”
“沒有關系,請切入正題,我們的咨詢還有40分鐘。”他看了眼腕表,皺了皺眉頭。
這種狀況對我來說真是少見。往往是我在咨詢室內,會打斷來訪者的長篇贅述和漫無邊際。今天,位置換了。
我又深吸了一口氣,調整好說話的節奏:“你說最近你常常做夢,夢里在飛翔的過程中會重重地摔落下來,夢境中你的情緒、感覺如何?”
“我說過我沒什么感受,只是對這樣的夢境感到不適,我不喜歡每次都摔落到地面。”
“你能具體說說這個不適的部分嗎?或者你希望的夢境是如何展開的?”
“我不愿意再做這樣的夢,摔下來的過程讓我不安,有時還會從夢里驚醒,久久不能再入睡。這使我在白天的時候精神恍惚。如果在夢里能夠一直飛,如果是這樣,倒比較符合我的理想狀態,我喜歡一直向前沖、向前沖,我認為成功的人生就得不停地拼搏挑戰。”
“如果你可以一直飛,你覺得飛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比較理想?”
“我也不知道會到達一個什么樣的高度。您這個問題很有象征意味,我喜歡。從現實層面講,我更看重我的事業發展,我覺得得達到蓋茨、馬云那個程度,才能算成功吧。”
“如果達不到那樣的高度,又會怎么樣呢?”
他立即反擊:“您并不了解我,我不可能達不到,這種假設不存在。我在大學的時候就測過自己的智商,我是屬于天才級的。”威廉略帶挑釁,抬起下巴,捍衛著屬于他的驕傲:“我有非常宏大的夢想。生活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實現這個夢想。”
“你曾經和你的朋友們聊過你的這些夢想嗎,他們怎么看待?”
“朋友,您是說能和我交談的朋友嗎?如果說我優秀到沒朋友,您會認為我自大嗎?并不是我看不上別人,真的是人有時候太優秀了,實在沒有辦法和別人交流,我認為這不是我的錯,畢竟,天才是孤獨的。”
這下我又暗自吃驚,好奇心也隨之升起:“除了智商,你能讓我再多了解些你的優秀嗎?”
他顯然對于向我解釋這件事情有些不耐煩,再次皺起眉頭:“我不太愿意在很明顯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簡單一點介紹吧,我在大學期間同時獲得了兩個專業學位,這足以證明我的學習能力。另外又創立了一個連鎖酒店,酒店經營得相當不錯。現在我剛大學畢業兩年,已經擁有了不少資產,和同齡人相比,算得上是成功的。剛才我說到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想,”他加重語氣,再頗具氣勢地揮揮手,“我的理想便是把設施最好、服務最好的酒店開到全世界。”
“宏大的愿景!到目前為止,酒店的經營還順利吧?”
這下看出他有些遲疑:“業績目前還不錯,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管理這些員工,對人的管理沒有那么簡單。雖然我用我的嚴密邏輯制定了很多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細節,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員工還是會出錯,他們并不能完全做到位。也許我還得制定更詳細的規則,要考慮到每一種可能性,讓他們有所參照。這也是我準備出國進修的最主要原因,我想去深造企業管理,學習最先進的管理方法。”
說到這里,他停下來又看了眼腕表,咨詢時間還有30分鐘:“我想您跑題了,對于我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目前為止您還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現在,我還真是感覺到威廉帶給我的壓力了。我一向時間觀念極強,工作上也從不拖沓,遇到被來訪者反復催促的情況還是頭一遭。不過,這倒也給了我檢視咨詢關系的好時機:在咨詢室內,咨詢師對來訪者產生的感覺,也許正是來訪者人際關系的再現。借此,我有些理解威廉在人際關系上的問題了,他身邊的人也會同樣感覺到壓力:“威廉,讓我們放慢點節奏,在能夠給出你相對貼切的解釋之前,我想有必要先做些了解。”
他微微點頭,算是認可:“還有什么是您需要了解的?”
“身體上的不舒服,有沒有到醫院檢查?你自己覺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去了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沒什么問題,只是有些亞健康。既然我的身體沒問題,那一定是這里出了問題,”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我想得太多,想要實現的太多,所以這里承受不了,生病了。”
“你覺得是因為自己想法太多,而生病這件事情會讓自己慢下來?”
“我必須慢下來,但我又停不下來,我把自己安排得太緊,所以失去了感覺。您知道嗎,我覺得我沒有感情,我只是機械地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他的眼神空洞茫然,一開始外表顯現出的強硬不見了,現在像是個六神無主的孩子。
“讓我們慢慢來,想想看,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認定人生必須要一直飛的呢?如果放慢速度,又會有什么后果?”
“這個,我無法確定準確的開始時間,我只知道,做個優秀的成功的人,是我的本能和信念。”
“能和我談談你的成長過程嗎?談談你的父母。”
“我明白您的意思,我知道咨詢師都需要去了解來訪者的成長過程。但我認為我的家庭沒給我什么負面影響,我在父母眼里已經足夠優秀,甚至超過了他們的期望。他們沒有給我任何壓力。我非常愛我的媽媽,她好強、有能力,要求很嚴格,從小到大,家里的經濟開銷基本上都是靠她,媽媽為家里付出了很多,很辛苦。我甚至想過理想中的女朋友就要像媽媽那樣,聰明有能力,和我智慧相當。”
“再說一說你的爸爸?”
威廉不禁搖頭,語氣變得刻薄輕蔑:“我爸爸,他可以在家庭中忽略不計。他和我的媽媽正好相反,我很慶幸我像我媽媽不像他。我用三個詞便足以描述他:軟弱,無能,自私。他從來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媽媽和我從來都沒有得到爸爸的照顧。”
“這個評價是你自己的還是媽媽的?”
“從小到大媽媽常這么說,我也這么覺得,事實就是這樣,毋庸置疑。”
“如果這是媽媽對爸爸的評價,作為兒子,對爸爸的評價會不一樣嗎?”
“差不多,可能和媽媽的看法有一點點不同,作為兒子來講,大概爸爸更容易接近,畢竟他在家里的地位低,我不害怕他。比如說,媽媽總是對我嚴格要求,爸爸對我就會更寬松,在爸爸面前我更隨意放松。”
“媽媽總是要求特別高嗎?有沒有例外的時候?”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考砸了,我特別害怕媽媽批評我,她的要求總是那么高,她也是為我好,我懂。我膽戰心驚地等著一場狂風驟雨,但那一天,真是個奇跡,媽媽居然溫和地安慰了我,說沒有關系。我在偶爾出錯的時候,竟然得到了她的鼓勵,我覺得不可思議,也特別感動。可是這樣的時候太少了,這是記憶中唯一一次。”說到這兒,他的語速慢了下來。
看到威廉的情緒流露,我決定繼續推進:“還有其他曾經感動過你的事情嗎?不管是書、電影還是其他,什么都行。”
“這個不需要想,最讓我感動的是奧巴馬的就職演說。我幾乎能把他那次演講的內容背下來。”
“最喜歡的是哪幾句?”
他竟然倏地一下子站起身來:“我背給您聽,您聽得懂英語吧?
In reaffirming the greatness of our nation, we understand that greatness is never a given. It must be earned. Our journey has never been one of shortcuts or settling for less. 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r the faint-hearted-for those who prefer leisure over work, or seek only the pleasures of riches and fame. Rather, it has been the risk-takers, the doers, the makers of things-some celebrated but more often men and women obscure in their labor, who have carried us up the long, rugged path towards prosperity and freedom.[在重申我們國家偉大之處的同時,我們深知偉大從來不是上天賜予的,偉大需要努力贏得。(我們的民族一路走來,)這旅途之中從未有過捷徑或者妥協,這旅途也不適合膽怯之人,或者愛安逸勝過愛工作之人,或者單單追求名利之人。這條路是勇于承擔風險者之路,是實干家、創造者之路。這其中有一些人名留青史,但是更多的人在默默無聞地工作著。正是這些人帶領我們走過了漫長崎嶇的旅途,帶領我們走向富強和自由。]”
他的朗讀抑揚頓挫,發音地道。盡管有些英文單詞我也沒聽明白,但竟已被威廉的激情打動,也大致理解了他為何如此迫切地渴望被人認同。
他的情緒如此激動,重新坐下幾分鐘后,才慢慢平復。
“為什么這幾句讓你這么感動?”
“奧巴馬是我的榜樣,小人物也可以實現夢想。”
“小人物?一方面你深信自己的天才特質并確定自己已有所成,另一方面你認定自己仍然是個小人物?”
他的眼淚終于奪眶而出:“我的頭腦中總是有一個聲音在督促自己——再努力多做點才會更好。我沒有辦法停下來,也不能停下來,否則我就是一無所是的小人物,所以我生病了。”
“我想你的眼淚已經讓你體會到,你的感覺并沒有失去,只是需要你暫停飛翔,放慢節奏,把感覺找回來。現在的你,在我看來比剛來的時候真實多了,我們之間的關系也似乎更近了,你覺得呢?”
他緩緩地點頭。
沉默了幾秒鐘后,他抬起頭:“我出國前,可以再和您約一次嗎?”
“當然可以。”
三天后,他如約而至。
上次咨詢結束時威廉帶給我的感動猶在,我原以為這次咨詢我和他之間會少一些阻抗,會比較順利地讓他敞開心扉。但事實并非如此。從他再次走進咨詢室時冷淡疏離的神情中,便可感知到咨詢關系還需重新建立。我暗自提醒自己,記得咨詢要保持中立,不僅僅是咨詢師對來訪者態度的中立,更是對來訪者變化的中立——來訪者可以展現出真實情感,當然也可以用他更習慣的方式應對。想到此處,我已準備好以未知、跟隨的態度來工作,至于重建我和威廉之間真實的關系,我深具信心:曾經有過的,還會再來。
威廉正襟危坐,像上次一樣,展現出強硬的氣勢來,他清了清嗓子,說道:“我上次回去想了想我們的談話,好像沒有什么幫助。”他說完看了看我的反應,我表現得平靜如常,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他接著補充道:“但也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聽起來還不錯,哪些地方有變化了?”
“上次談話之后,這兩天倒不怎么做夢了,這是個好的變化。但我還是不太清楚具體的做法,頭腦中有一部分好像更亂了。還有,我已經知道了癥狀產生的原因,但更想知道癥狀什么時候能消失。我希望自己恢復以前的靈光,目前這種狀態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效率,希望您能夠給我更明確的建議。我意識到我的家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但還沒有理清它帶給我的影響。就這些,我說完了。”
“威廉,你得過感冒嗎?”我問了一個似乎和他的癥狀毫不相關的問題。
“感冒,當然了,這誰都得過。”
“一般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感冒?”
“疲憊、勞累,天氣突然變化,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吧。”
“什么時候你的感冒會痊愈?”
“那肯定得治療呀,吃藥或者打針,等待免疫力提高吧。”
“在所有能使身體恢復健康的因素中,你認為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藥物的作用?不,應該是免疫力的作用,是我自己免疫力的恢復。”
“你認為在你的免疫力恢復之前,疾病的存在有意義嗎?”
“疾病的存在有意義嗎?有吧,可能是讓我意識到身體的狀態出了問題,要照顧好自己,是這個意思吧。”
“如果說心理上的疾病也是同樣的道理,那么你認為你什么時候能好?”
他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這個角度聽起來倒是挺新穎。我之所以生病,是因為想法太多,把自己逼得太緊,這個癥狀在提醒我要學會放松,是這個意思吧,這就意味著在我學會放松之前,癥狀沒有辦法消失?”
“或許也意味著,當癥狀消失,你也就學會了放松。你知道走鋼絲的人嗎?”
“我明白您想說什么,走鋼絲的人要想向前,身體的重心得一左一右不斷交換,這樣才能保持平衡。我明白,您的意思是說放松和緊張是自我平衡的兩面?當然還有,感情和理性是自我發展的兩面?”
聰明!超強的領悟力!我不禁暗自感嘆,和威廉的交談還真有智力碰撞的樂趣:“脆弱和強硬也是人性的兩面。”
他的神情慢慢地柔和下來,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我想和您再講講我現在工作上的壓力。我上次跟您談到過,我有一個酒店,有將近100號員工。開業兩年來,經營得還算可以。但是前不久附近一個新的酒店開業,成為我的競爭對手,我一下覺得壓力很大,一旦放松管理,就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經過仔細調研分析,我認為酒店的硬件設施沒有辦法在短期內提升太多,但軟件設施方面我們是有提升的余地的。”
“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的員工流失率特別高,這肯定會對酒店的服務造成影響。我曾經找過要離職的員工談心,好多人并不肯說,或說不明白原因。我不知道他們究竟為什么要離開。在錢財上我一貫慷慨,相比同行,我給出的待遇足夠高。”
“上個月,一個我特別倚重的高層管理者又離職了,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我幾次找他談話想要挽留,他還是執意要走。我和他算是共同創業的伙伴,我對他自認為有兄弟之情。沒有想到連他也拋棄了我,他說臨走之前決定實話實說,他評價我冷漠無情,他從來沒有感覺到被尊重過,還說好多員工都認為這里的工作氛圍緊張、有壓迫感。他的話讓我意識到我應該正視和人相處這個問題了。”
“我意識到在管理中人的感受、交流是我事業發展的阻礙,但可能沒有辦法克服,于是癥狀就開始加重了。我想知道怎樣做才能讓別人的感受好一些?”
“對別人苛刻也意味著對自己更苛刻。”
“我同意您說的話。我也從來沒有對自己滿意過。上次和您說過,我沒有什么朋友是因為自己太過優秀。我想那并不是我的真實想法,我其實……是害怕與人交往,我害怕別人看到我沒有感情、沒有溫度,我只是——像一臺不能停止的機器。我只是在做著別人看起來都認同的事情,但夜深人靜時,我會問自己,我為什么而努力,甚至我為什么而活?我找不到答案。”他的眼淚大滴大滴地落下來。
“我不相信一個沒有感受的機器,會有這樣的痛苦和眼淚。”我為他遞上紙巾。
“我知道自己為什么不能停下來,”他平復了一下情緒,“我想繼續和您談談我的父母。在我眼里父母的關系一直那么糟糕,我都奇怪他們怎么能勉強到現在?”
“我上次和您說過,父親在家里的位置可以忽略不計。用媽媽的話講,他是一個廢物。”他低下了頭,滿臉通紅,“我不想成為家中第二個廢物,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沒有人催促我,我把所有的時間都自覺用在學習和工作中,我所有的感受、情緒都在為走向成功讓路。現在,我看上去一切都不錯,用媽媽的話講:幸虧你不像你爸爸那個廢物。”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付出的代價是什么,我沒有童年,沒有玩伴,沒有多余的愛好。我甚至想不到有一件事情、有一個時刻,我是真正開心的。有時候我會想如果將來我有一個兒子,我寧愿他是個平庸的人。”
“您上次問我,作為兒子對父親的評價。這一周,這句話不時地翻涌上來。我忽然有一種感覺,我欠父親很多。”他一時哽咽,說不出話來。
“我并不是在抱怨母親,我理解作為一個小人物承受的生活壓力,想必您也能理解。重重壓力都在母親身上,我理解母親的刻薄,只是我過于認同母親,父親其實承受了兩份輕視。仔細想想,父親并無大錯,他只是一個平庸的男人而已,不該受到這樣的待遇。我這樣說,是不是在背叛母親?我是靠母親的鞭策才走到今天,否則,我可能像父親一樣。”
“你的表達并不妨礙你對母親的尊重。”
“可我還是有些內疚。”
“這是成長的代價。”
他長長地舒了口氣:“我把這些說出來,希望從此以后我可以放下了。”
“即便不會完全放下,他們對你的影響力也會減少。如今,只有你自己可以定義自己,你有權利選擇讓自己平衡的生活方式。”
他若有所思:“我希望自己更接近理想的自我。當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聯想到可能的失敗,我就寧愿讓自己生病,也不愿在別人眼里是個廢物。我選擇出國學習,是想要有一個新的開始,這也是一種逃避,對酒店管理現狀的逃避,對人際關系的逃避,本質上像父親一樣的逃避。”
我仔細打量他——標準的青年才俊!“我實在看不出,你有什么理由對自己如此不滿意?”
他第一次在咨詢室里露出笑容,青年那樣明朗的笑容:“您知道嗎,和您談話,居然是我感到最放松的時候。”
“我想,你可以體會到其中原因吧。”
他略經思索便得出結論:“咨詢的時間,是我少有的不擔心將來的時間。我們只聚焦在當下,我可以慢下來。我的感受被關注、被放大,把理性、對錯、評判暫時放在旁邊,這樣我就可以放松下來。我有些明白,也許我可以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現在,我覺得大部分問題都有了答案,我感覺心底某個固著的地方有了松動的跡象。不過我還有一個小小的擔心,如果我出國進修,不在家中,父母的關系會怎樣?您認為他們需要來咨詢嗎?”
“沒有了你這個觀眾,你覺得他們會變得更糟嗎?”
“不一定,對嗎?”他笑了起來,很燦爛。
“你也不完全確定父母之間的感情,即便在你看來他們存在很多矛盾。”
“我贊同您說的,我不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像是他們不能確定我一樣。”
時間到了,他起身準備離開:“我想再問您一個問題,可以嗎?”他看著我,坦率而又帶點調皮地說:“關于您的一個問題,您也可以不回答。”
“關于我的?我有點好奇會是什么?”
“今天剛來的時候,我對您說,上次的咨詢似乎沒有什么作用,我看您不動聲色,您真的一點兒都不介意別人的評價嗎?”
“好問題!誰都有可能在意別人的評價,但我不會為此責備自己。”
“我得到答案了。”
我們幾乎同時笑了起來,然后握手道別。
和威廉的咨詢暫時告一段落,在下一個來訪者到來之前,我走到辦公桌前,拿起了我的記事本。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多、咨詢能力的提升,工作量也在逐年增加,我注意到記事本上未來幾周的工作安排已經滿滿當當。再把感覺重心放回到自身,也看到一直在努力前行的自己,在生活的慣性中已很少有停歇的時候,也看到這樣的自己似乎日漸粗糙的心。
覺察永遠不會太遲。在往后幾周的一個時間節點,我拿起筆做好標記,準備給自己留下一段調休的時間,同時覺察到自己的第一反應居然又是:這個時間要安排些什么?不禁啞然。
謝謝你,威廉。你讓我看到自己也需要停下來,有時候,生活需得慢下來,等一等自己,和心靈聊聊天。
一周后的某個清晨,我接到威廉的短信:“您好,我現在在大洋彼岸。我坐在來時飛機上的時候,忽然有一種感覺,萬米之上皆晴空,是的,我還是會選擇向前飛,但是感覺好像又多了點什么,也許我也可以接受平凡的人生了——這確實更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