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儒與俠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第五》第26章

如果我能“穿越”回兩千五百年前,而且當上了《論語》一書的總編輯,我愿意把這一章選為《論語》全書的開篇。

原因之一,是重要的人物全部都登場了。《論語》的第一號人物,當然是孔子;第二號人物,肯定是顏回;至于第三號子路、第四號子貢,這個順序歷朝歷代基本沒太多異議。開篇第一章,就先讓前三號人物登場,我覺得比較符合位階。

原因之二,是除了出場順序合理之外,這一章還非常具有代表性,能讓我們看到孔子的魅力所在,也能讀到孔門的氣象所在。

這一章不是現代概念下的課堂討論,而是孔門實際生活的剪影。因為是生活剪影,所以最真實生動。

一開始,“顏淵、季路侍”,顏回跟子路侍奉在孔子身旁。“侍”,這是以前師徒制的特點,老師在哪里,學生就跟在哪里。老師不見得會針對學生特別說些什么,學生就純粹只是跟著老師,過過生活,看看老師的所有應對,看老師處理事情,也包括看老師怎么開開玩笑、說說反話,甚至還包括如何面對南子那樣有爭議的女人。這些,都是學習,都是最大、也最根本的學習。

一個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都是有限的且經過篩選的,未必就是他生命的實相,更不是他生命的全體。所以,以前的師徒制,一般都是學生陪侍在側,因為只有這樣才會看到老師的整體生命,這時,老師就不只是“經師”,而更是“人師”。所以,“侍”這個字非常重要。

顏回、子路侍奉一旁,孔子閑來無事,忽然起了興頭,言道,“盍各言爾志?”你們怎么不說說自己的志向呢?

事實上,孔子之后,我們就不太容易看到有哪個儒者會老跟學生提這句話。這是孔子很特殊的一點,他不時就要問問他的學生:來,說說你們的志向吧!你們將來想干嗎?大家尤其對照一下孟子,個中的氛圍與口吻,就完全不一樣。

大家如果了解孔門弟子的性格,可以確定,這時候頭一個回答的,百分之百是子路,不會是顏淵。

于是,孔子言未落定,可能剛剛那個“志”最后的下滑音都還沒結束,子路就說話了,“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他最大的志向,就是他的寶馬與貂皮大衣,與朋友共享,譬如將現代的一輛頂級好車借出,最后變成被拖車拖著回來,四個輪子還少了一個,鈑金也凹了一塊,可他心里面沒有一點點的不爽,這叫“敝之而無憾”。

對我們來說,做到這樣是有點困難的。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是嘴巴說“沒事!沒事!”可心里總是會嘀咕一下,“早知道,就不借給你了!”有這種嘀咕,就是心里“有憾”了。

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能徹底“敝之而無憾”的,并不多見。子路所說的這種生命狀態,在中國傳統的典型里,并不在儒家,而是在“俠”那里。

《史記》里面的游俠,就有這種氣質,也就是“俠氣”。中國武俠小說的傳統里,體現的就是這種“俠”的精神。

如果在諸子百家里面找,可能是墨家那種“兼愛”更接近一些。看墨子在當時的所作所為,“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救人之危、急人所急,真會感受到一種俠義的精神。墨家雖然在秦漢之后看似沒落了,可墨家的精神傳統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尤其是在民間。

“俠”的民間傳統有正、反兩面,若說負面,就變成了所謂的“黑道”。可即便是黑道中人,真上了檔次,也講究個黑亦有“道”。也要有可讓人佩服的人格特質,不然,又怎么能服眾?單單靠手段、靠耍狠,只能混到某個級別,不太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哥”;換言之,他肯定得有某種人格魅力,有某種“德”,必須符合某種“道”才行。

如果能理解這點,就可以明白,為什么司馬遷要把“游俠”寫到《史記》里,也可以明白相較于后來的中國史書,為什么《史記》明顯高了一個檔次。

后代讀書人多半不屑于這些黑道中人,可在司馬遷眼里,他們的是非善惡固然可以爭議,可卻有其動人之處與光芒所在。能看到這點,就有著司馬遷閱人觀世的高度。

同樣的,孔子也有這樣的能耐。就這層次而言,司馬遷的生命狀態非常相近于孔子。孔子也會看到某些被世俗非議之人仍有其過人之處。

這個能力,按說是儒家最該有的核心處,也就是孔子所強調的“恕道”。“恕”是“如心”,將心比心,穿透表象,看到人的最骨子里去。這也是最重要的“格物”。關于這點,后面我們會慢慢展開來談。

從子路的生命形態,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孔門里,儒家與俠客可以有某種程度的接軌,換句話說,本來儒跟俠是可以交通,并非對立的。可惜,后來的儒者鮮少有子路這樣的生命狀態;加上儒者越來越強調純粹性,“純儒”越來越掌握話語權,從此,俠義的精神淡薄了,儒門的氣象也變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太谷县| 永昌县| 承德县| 宝应县| 梁平县| 兴宁市| 铜梁县| 合肥市| 冀州市| 航空| 孝感市| 竹溪县| 尉氏县| 民乐县| 读书| 扶绥县| 讷河市| 周至县| 七台河市| 马关县| 金山区| 永登县| 铁岭市| 博白县| 双江| 榆树市| 水城县| 瑞昌市| 英吉沙县| 陆河县| 衡南县| 泸水县| 元朗区| 霸州市| 科技| 丹东市| 延津县| 三穗县| 定襄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