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姻緣遭挫不移志 抗婚不成遇佳偶

  • 風雨杏壇路
  • 馬文
  • 4782字
  • 2022-06-16 14:44:51

張芳草出身豪紳家庭,是學堂的校花,被王拱璧的才華傾倒,和他無話不談。他們在花前月下相會,互相遞字條。王拱璧在字條上寫道:“我們的愛不因花朵凋謝而枯萎,不因歲月流逝而冷落,不因天涯海角而改變。我對你至真至純的愛直到每時每刻!”張芳草在紙條上寫:“都說男友要有背景,可我只愿看到你的背影;都說女孩喜歡男友風度翩翩,可我只喜歡你才高八斗;都說男友要有票子,可我只要你有骨氣。”芳草的父母親知道王拱璧的行為比較偏左,但平時并沒有反對兩人交往。

聽說王拱璧被開除學籍,張芳草的父親就把女兒關了起來,禁止她和王拱璧見面。

王拱璧決定去看看張芳草。

王拱璧敲開門,保姆出來告訴他,主人說了,你是被學校開除的學生,以后不要再來了。

這大出王拱璧預料,心仿佛從蜜糖罐掉到了冰窟窿。他越想越氣惱,首先氣惱芳草的父親,這老頭比較循規蹈矩,沒想到如此不通人情。其次對芳草有些失望,他知道這肯定不是她的想法,既諒解她的處境,又覺得她太柔弱了,嬌生慣養的她缺乏毅力。貧富交往有何不可,歷史上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嗎?貧富之交,情投意合,被傳為千古佳話。何況我們是現代人,怎能比古人還保守,講究什么門當戶對。我們都是進步青年,有共同的志向,都希望對社會進行變革。只是,中國千百年來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芳草肯定不愿背負違抗父母命的惡名。王拱璧聽說,芳草的父母認為王拱璧被開除后只能回鄉下,于是一改聽之任之的態度,極力反對女兒和鄉下人來往。王拱璧想來想去,覺得只剩下一個辦法,就是去找她父母談談。他明知這樣做未必能成功,但事已至此只有背水一戰。

第二天,王拱璧胡亂吃了早飯,來到張家門前。

他舉手準備叩門,又驀地停住,心怦怦跳起來。一個出身窮鄉僻壤的小子,今天要同城里有名的紳士對陣,王拱璧心里未免有點兒膽怯。但旋即拋棄了這自卑的想法,再度舉起手來,“砰砰砰”敲了三聲門。開門的保姆以為王拱璧來找芳草,不耐煩地說:“小姐不在家。”

王拱璧大聲說:“不,我要見你家老爺。”說著一只腳踏了進去。

保姆驚慌地想要攔他,但沒有攔住。

王拱璧越過那面繪著山水畫的影壁走了進去。院子里靜悄悄的,芳草的父親正拿著噴壺悠閑地澆花。這是一位精瘦的老人,穿著米黃色的紡綢小褂,趿拉著一雙圓口布鞋。王拱璧輕聲說:“張伯忙呢。”

芳草的父親轉過身來,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個穿得有點兒寒酸、高高個子、眉清目秀的青年,不高興地說:“有事嗎?”

“是這樣,”王拱璧賠著笑臉說,“您老知道,我和令愛是同學,又是好朋友,我們彼此傾慕,情投意合,現在要臨時分別,想見面談談,張老伯不會有意見吧?”

“什么,我女兒和你情投意合?”老人冷若冰霜,輕蔑地哼了一聲,“你恐怕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吧。”

“我雖然寒微,但也出身書香門第,人品不低,志向遠大,怎么能說是癩蛤蟆?不信,你問問芳草,不然她怎么會傾心于我。”

“呸!”老人鄙視地說,“我女兒一向安分守己,全叫你們這些左傾分子的異端邪說迷惑了。”

“老伯,你說這話就不對了。”王拱璧振振有詞地反駁,“我們討論的是救國救民之道,探討的是中國如何富強,如何立于世界之林,怎么能說是異端邪說呢?”

芳草的父親又急又氣,卻無言以對。

這時,一位風度翩翩的男青年走進來。他斜視著王拱璧,對芳草的父親說:“表叔,不要和這等小人理論,氣壞了身體劃不來,讓他快走好了。”然后,不屑一顧地對著王拱璧,說:“小子,還不趕快走!跑到家里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王拱璧毫不示弱地說:“我不認識你,你是什么人?憑什么趕我走?”

男青年冷笑一聲,說:“我嘛,是芳草的表哥,是她家的人。你到家里無理取鬧,我就有權趕你走!”

王拱璧說:“我怎么無理取鬧了?我到好朋友、老同學家拜訪,難道有錯嗎?”

“好朋友,你是一廂情愿吧?想和芳草交朋友,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臉,你配嗎?”

“配不配不是你說了算!芳草攆我走,我馬上就走。”

男青年扭頭喊:“芳草妹妹,你出來,趕走這個無賴。”

王拱璧聽見西廂房有抽泣之聲,知道是芳草在哭。男青年見芳草不出來,惱羞成怒,厲聲說:“你再不走,我馬上喊警察把你抓起來。”

王拱璧冷笑一聲,說:“我犯了什么法,憑什么抓我?是因為我拜訪老同學嗎?我看你腦子犯病了吧。”

男青年氣得嘴角哆嗦,照著王拱璧的鼻子打了一拳,王拱璧頓時血流滿面。王拱璧捂住鼻子,沒有還手,說:“你、你、你,打人犯法。”

男青年還要動手,芳草的父親怕出事,上去攔住他。

芳草從屋里沖出來,大聲喝道:“表哥,你怎么打人?”

男青年不依不饒,對著王拱璧大聲喊:“滾!”

王拱璧說:“如果不看你是芳草的表哥,就你這么個弱不禁風的公子哥,我一出手就叫你滿地找牙。”

芳草說:“表哥,他說的是真的,他的功夫在學校是有名的,你根本不是對手。”扭頭對王拱璧說,“王拱璧,來日再見吧,今天我父母心情不好。”

芳草的表哥哼了一聲說:“妹妹,別怕他,表哥給你撐腰。”

芳草的父親冷冷地說:“你是我們家不受歡迎的人,你再不走,我就喊警察。”

芳草懇求說:“拱璧,求求你了,你快走吧。”

王拱璧見芳草的眼淚要流出來了,很是憐惜地說:“好好,聽你的話,我走,我走。”他知道芳草已經無可奈何,既然鬧到了這種地步,自己只好離去。

芳草不顧父親和表哥的阻攔,追出門哭著說:“拱璧,對不起了,叫你受委屈了。我身不由己呀。”

王拱璧停住腳步,說:“放心吧,我再也不會讓你為難了。”然后快步向前走去。

他已心灰意冷。

自古,才子身邊總有佳人環繞,王拱璧自然也不例外。花雖然多,他并沒有看花眼,他愛上了同樣有才華的校花芳草。芳草家人的阻撓,讓他碰了一鼻子灰。他沒有沉醉于兒女情長,他志向遠大,要革舊社會的命,要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所以他要暫別兒女情長,一心一意投入到風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去。

1906年夏初,王拱璧離校。怕父母知道他被學校開除而生氣,他去西華縣友人黃家駒家暫住幾天。后聽說父母要給他說親事,要他回家完婚,他就更不想回去了。他在黃家住了月余,與黃家駒、曾鶴年發起成立“天足會”,提倡婦女放足。

王拱璧回家后,沒有把被學校開除的事告訴父母,只說校政腐敗,不利學習,希望到上海進修。他粉刷了自家客房,改為“閱書報室”,把自己積累的書報陳列出來供鄉鄰青年學習。他還給大家講時事,講到列強欺負中國、政府腐敗無能時很是激動,聲淚俱下,以至于村里有人說他瘋了。父親很理解他,說兒子報國心切,情緒激動。

王拱璧歸家不久,母親就張羅著給他說媳婦兒,女方是裹著小腳的農村女子屈媞。雖然與想象中的婚姻相差甚遠,他在內心也抗拒過,但由于他在追求婚姻自由的路上栽了跟頭,所以只好聽天由命,接受了父母的安排。父母告訴他女方情況時,他要求未婚妻必須讀書、放腳,否則退婚。

其實他也認識這個女孩。兩家是遠親,十歲時他去屈家玩,屈母看王拱璧長得眉清目秀而且機靈可愛,就特別想讓他做未來的女婿。現在兩個孩子都長大了,屈媞的父母本想讓家族長輩向王拱璧的父母提親,不承想王家先托人來提親,屈媞的父母爽快地答應了。

父母告訴王拱璧,屈媞雖然不識字,但心靈手巧,不僅針線活做得好,還會面塑、剪紙、刺繡等。和大部分農村婦女一樣,她也纏了足。

王拱璧認為,女人的自由被束縛是相當可悲的,這不正是自己要割除的封建陋習嗎?他認為大家應該生活在男女平等的社會,男人應該好好保護女人。他雖然不滿意包辦婚姻,但出于對父母的孝順,他應允了。

1907年春節,王拱璧和屈媞結婚。只不過婚禮上該穿禮服時,他偏穿便服;該跪拜時,他只鞠躬;典禮上不該講話時,他偏要大談時事,鬧得鄉親們議論紛紛。他之所以這樣,一是表達對包辦婚姻的不滿,二是要革舊規的命。

結婚三天,王拱璧就讓妻子放足、讀書。村里人說他瘋了、吃洋藥了,他頂住各方壓力,不改主意。

婚后,王拱璧在家住了半年,開設書報閱覽室,宣傳革命思想;建立“天足會”,對婦女進行放足教育。他不僅讓妻子放足、讀書,還邀約有同樣想法的五位同學,讓他們的妻子放足、讀書。

以后即使出門在外,他寫家書仍不忘囑咐母親,讓屈媞多看書、常習字。在他的引導下,屈媞開始識字、寫文章,而且一直在進步。屈媞寫的文章不長,且有很多錯別字,但讀起來很流暢。

隨著時間推進,夫妻感情日深。一般女子,嫁給才子多半要自卑,媞屈則不然。在她眼里,外表是皮囊;至于才華,她看不懂也品不來。所以,對人們投來的或鄙夷或羨慕的目光,她都懶得看。我們不就是夫妻嘛,能過日子就行,管什么郎才女貌。她遵循夫唱婦隨的古訓,丈夫走到哪兒,她跟到哪兒;丈夫讓干什么,她就干什么。時間長了,她慢慢理解了丈夫的胸懷。他非同一般人,有著高尚的品格、遠大的理想,時時刻刻都在為中國的崛起而奮斗。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丈夫交往的人個個都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禮貌、有學問的人。她對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對丈夫要做的事全力配合。慢慢,她成了王拱璧的得力助手和同志。

1908年暑假后,父親忍痛典了幾畝地,讓王拱璧帶著二弟赴上海求學。王拱璧考入中國公學,二弟考入中國美術音樂學院。在中國公學上學期間,王拱璧經同學萬仞千介紹加入同盟會,并剪去辮子。寒假期間,王拱璧請求父母應允,要帶妻子屈媞赴滬求學。春節后,王拱璧偕妻子到上海。妻子改名湘靈(字扶農),入愛國女校學習。愛國女校,是蔡元培等人為服務婦女解放開辦的新式學校。

中國公學為立憲派掌控。要讀完幾年大學,費用是大問題。第二年,王拱璧轉入中國體育專門學校就讀。就讀體專期間,王拱璧特別重視體育、軍事訓練。體專兼顧課業和生活,既嚴肅緊張,又生動活潑。正課每周約四十五個學時,運動課占一半,夜里還有警報、軍事演習。為練習射擊,他經常溜出學校,被管理員斥責。三個月后,王拱璧的體質大為改善,精神煥發。音樂教員唐先生常教學生唱革命歌曲,如《國際歌》《馬賽曲》《亡國恨》《中國男兒》等。由于王拱璧學習積極努力,被選為班長,后被選為營兵操第四連連長。

當時的上海,洋人肆意橫行。王拱璧目睹外國巡捕視中國人如雞狗,外灘公園門口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黃浦江畔立著羞辱中國人的雕塑,觸目皆是國恥民恨。身為炎黃子孫、熱血男兒,王拱璧認為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國。當時同盟會機關設在法租界的一個劇團里,王拱璧就讀的體專在閘北區,離法租界約十五里,體專有王拱璧、李哭民、高騰龍三個同盟會會員,三人不在一個校區。很多時候,王拱璧等學校熄燈后,翻上樓頂,沿著屋脊,冒險順街邊的電線桿下來,經過英租界到法租界的劇團開會,開完會再原路返回。會議內容多是研究革命方略和行動,其中某次會議是追悼革命烈士徐錫麟、秋瑾。

王拱璧還經常和馬星馳、王治軍、吳稚輝、王嗣筠、王晉昌、黃家駒等書信往來,討論中國革命問題。為保護路礦主權,王拱璧在上海《神州日報》《民主報》發表《告河南父老書》等文章,對清政府不顧百姓死活、高息借款修路開礦表示憤慨。王拱璧經常向河南的學校和朋友輸送進步出版物,如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留日河南學生主編的《河南》《女界》等。有一次,他看到外國人欺負中國婦女,洋巡捕卻袒護外國人,王拱璧和同學晁進民、李志奎等非常憤慨,痛打了洋巡捕。

后來因經費問題,王拱璧和妻子、二弟不得不結束在滬的學業。離滬前,王拱璧攜李哭民、高龍騰等友人游南京北城玄武門內北極閣。一行人登上北極閣,回顧歷史,痛惜大好河山,對南京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憤憤不平,產生“誰家天下”之痛。王拱璧作《登北極閣》,抒發憂國憂民之憤。

我登北極閣,南瞻雨花臺。

臺上煙云惡,芝蘭變蒼苔。

茫茫鐘山下,俯仰盡寒灰。

故宮不可見,但見列后碑。

大江環其北,流電浪驚雷。

上國有此險,何無蕩寇才。

極目喬木上,涕鵑去又來。

把酒憶往事,使我心徘徊。

1910年,王拱璧在回鄉途中,于京漢道上遇自日本回國的同盟會會員王治軍。王治軍受孫中山指派赴襄樊一帶發動起義,王拱璧按照王治軍的要求在河南籌備起義活動。二人認為革命形勢大好、勝利在望,約定了起事的聯絡暗號等事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正定县| 星座| 壤塘县| 建湖县| 苗栗市| 依兰县| 南陵县| 乌鲁木齐市| 英吉沙县| 宣汉县| 苗栗市| 宜春市| 东安县| 长泰县| 墨玉县| 乌鲁木齐市| 东丽区| 洪湖市| 长治县| 安溪县| 六安市| 翁源县| 含山县| 巩留县| 中超| 望城县| 新田县| 沧州市| 澄城县| 明水县| 长沙县| 荥阳市| 东山县| 盖州市| 渭南市| 四子王旗| 甘泉县| 福州市| 黄陵县| 凤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