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始皇帝治下短暫而偉大的王朝(6)
- 盛世中國:秦漢卷
- 李子遲
- 3040字
- 2014-10-08 10:58:38
暴政。秦始皇還在年輕時,為親政弄權,貶生父、驅母后、殺宦官……就體現了他的既果斷又冷酷。非常了解他的尉繚子評價他說:“假如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人皆要成為其奴隸。”即位后,他嚴刑苛法,任意懲治百姓;驕橫獨裁,加強專制集權。銷毀兵器,強本弱末;焚書坑儒,殺人如麻;發動戰爭,消滅勁敵。不講仁恩和義,急刑峻法,把整個天下變成了一座大監獄,以至于“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漢書·刑法志》)。發刑徒動輒數十萬,可見“罪犯”之眾。刑罰殘酷,種類繁多,包括腰斬、梟首、棄市、車裂、肢解、活埋等死刑,刖、黥、劓、腐、笞等肉刑,城旦、鬼薪、舂等刑罰,以及連坐、滅族、藉門等極刑,并非都是針對罪人,多系用來鎮壓人民。故晉朝傅玄道:“秦始皇之無道,豈不甚哉!視殺人如狗彘。狗彘仁而用之,殺猶有節,始皇之殺人,觸情而已,其不以道如是。”(《傅子·問刑篇》)坑殺儒生,毀滅文化。對焚書坑儒,歷來看法不一,漢朝的王充、桑弘羊表示支持;但不管怎樣,推行愚民政策,大肆血腥屠殺,實在是有些殘忍而又反動。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天上有一顆隕石降落在東郡,馬上就有黔首在隕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7個字,咒罵秦始皇死和秦王朝滅亡。秦始皇聞知,立即派御史去追查作案者,當捉不到刻字者時,他竟然下令把隕石降落地附近的百姓全都處死,并燒毀這塊隕石。另據東漢衛宏《詔令古文官書序》里記載,秦始皇在驪山溫谷挖坑種瓜,瓜熟后令700余名儒生下谷去觀看。當儒生各抒己見、爭執不休時,秦始皇便下令趁機填土,將其全部活埋。
奢靡。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好大喜功,愛擺排場,“見萬民碌碌,猶群羊聚豬,皆可竿而驅之”(桓譚《新論·求輔篇》)。為追求滿足個人欲望,對人民橫征暴斂、敲骨吸髓地榨取和奴役,在這方面秦始皇是歷代封建帝王中罪惡最嚴重者之一。興建阿房宮、咸陽宮,修筑驪山陵、兵馬俑,開鑿靈渠、鴻溝、鄭國渠,鋪設馳道、直道、五尺道,筑連萬里長城,無數次出巡、封禪,討伐匈奴、平定百越,制造長生不老藥和派人尋找海上仙山……得消耗多少人力財力物力?得用去多少時光精力智力?還有他自己成天在宮殿里的花天酒地、荒淫無度。前文提到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寫,王子皇孫、妃嬪媵嬙們日常生活的奢華浮靡,場面宏大;嬴政大帝與從各地征集來的眾多美女日夜歡歌、縱情聲色,在吃喝笑鬧中交合云雨,更是極端奢靡。花費錢財無數,使用物品成山,全都是天下窮苦百姓辛勞的血汗!
好戰。慣于窮兵黷武,連年大舉用兵,大概是秦始皇天生的本性和嗜好。從還是秦王時,他就立志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于是連年征戰,采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分崩離析、內外夾擊,終于達到目的,卻不知道這是用多少人的生命換來的!建立秦朝后,他繼續北伐匈奴,打擊敵人;南戌百越,擴大疆域,又是多年的殺戮搶奪。所以班固在《后漢書·武五子贊》中說:“秦始皇即位三十七年,內平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暴骨長城之下,頭顱相屬于道,不一日而無兵。”對匈奴的戰爭,前后動用了30萬兵力,延續10年之久;對百越的戰爭,總共用了50萬兵力,前后延續七八年,后來又再補給兵源。在這些曠日持久的戰役中,廣大人民不僅要負擔兵役,還要承擔轉輸的力役,甚至婦女也屬征調之列。其結果“戍者死于邊,輸者僨于道”(《漢書·晁錯傳》),造成人民的重大犧牲,死傷不計其數。
長生術。前文中已有多處提及,一是派徐福出海尋找神仙與“靈丹”,一是幾個方士的私下攻擊與逃跑惹得他發動“坑儒”,既愚蠢可笑又非常暴虐。秦始皇同一切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一樣,一旦登上帝位,就想長生不死,永享人間的榮華富貴,過驕侈淫逸的生活,長久統治和掠奪人民。所以,他在統一六國之后,就一直在異想天開地尋找長生不老之術。戰國末年及秦始皇執政時期,神仙方術迷信盛行,一些方士也投其所好,想方設法來欺騙他,以牟取自己的利益。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行到東方齊國故地,派當地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數千人,乘特制大船入海尋覓蓬萊仙島,向仙人求取“不死藥”。可是,徐福等人入海一去就是多年渺無音訊(直到秦始皇臨死前,才又見到他,并令他再次入海尋仙,但這次徐福他們就再也沒有回來了)。為此,公元前215年,嬴老頭又派燕國的方士盧生去尋找羨門、高誓兩位傳說中的神仙,接著又讓韓終、侯公、石生去尋仙人覓不死藥。這當然同樣是沒有結果的,不過這一幫人一時倒能弄得因迷信長生而利令智昏、糊涂透頂的秦始皇毫不懷疑。他們求仙、求藥而不得,回來即向大帝敬獻偽造的鬼神圖書,并奏“亡秦者胡也”的讖語,故大帝于此年命蒙恬率大軍打擊匈奴。又過了兩三年,盧生對秦始皇說,他們之所以求不到靈芝、奇藥和神仙,是因為物類中有忌害。作為人主的皇帝要微行以避惡鬼,避惡鬼真人方至。人臣若知道人主的居處,則有害于神仙。所以陛下所居的宮室不能給人知道,才能求到不死藥。秦始皇竟然信以為真,并表示:“吾羨慕真人,以后自稱‘真人’,不再稱‘朕’。”這也是后來道士統稱“真人”的由來。于是始皇帝下令在咸陽270座宮殿之間均修甬道以連通,而他自己便于這眾多宮殿里行居不定,顯得虛無縹緲。要是有人道破了他的行蹤,就立即被處以死刑。一次秦始皇到梁山宮,看到丞相出來,隨行車馬眾多,便很不高興。丞相聽人告訴后,就減少了車騎。秦始皇認為這是宮中侍從人員泄露了他的話,大怒,但審問無果,遂把當時在他身旁的人全部殺了。秦始皇的暴戾殘忍,使這些方士儒生們也深感惶恐。盧生與另一方士侯生商議謀劃后,決定逃走,還不斷指責皇帝的不是。秦始皇聽說后,大發雷霆,大開殺戒,制造了歷史上著名的“坑儒事件”(詳見本書相關章節)。這位曾經在統一天下時雄才大略、叱咤風云的一代英明君主,追求長生不老時卻顯得昏庸至極,最開始一味相信那些神仙方士的胡說八道,一發覺上當受騙,又濫施淫威,肆意殺人。
重賦役。秦始皇的暴政、奢靡、好戰、大出巡、長生術,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在經濟和人力上對人民的壓榨和利用更為殘酷,橫征暴斂、役使民力,導致百姓賦稅沉重、徭役繁多,朝野眾口一詞。秦末起義農民發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呼聲,正是老百姓不堪忍受繁重徭戍奴役的突出表現。就連堂堂丞相李斯等人,也認為徭戍過重是農民反秦的主要原因之一。交不起賦稅的就要服役;不能服役的就要交賦稅。秦始皇大興土木,修驪山陵園發刑徒70余萬人,北筑長城用40余萬人,南戍五嶺又用50余萬人,還有修阿房宮等工程及徭役,估計征發的徭役總人數不下300萬。秦王朝統一后,全國人口大約為2000萬左右,而征發徭役人數已占了總人口的15%以上,而且大都是青壯年勞動力。沉重的徭役,還有戍防的兵役已使民力枯竭,于是又采用“謫發”的辦法,連有罪的官吏、逃亡的罪犯、贅婿、商人也被派上了“用場”。據說當時力役30倍于古、租賦20倍于古,形成“男子力耕不足糧饟,女子紡績不足衣服”(《漢書·主父偃傳》)的悲慘局面。人民不勝其苦,再加上秦的賦斂無度、刑罰嚴酷,老百姓“力罷(疲)不能勝其役,財盡不能勝其求”,“亡(無)罪而死刑者無所告訴”,“赭衣(罪人)半道”(《漢書·賈山傳》)。人民群眾紛紛破產,生計難以維持,饑寒交迫,餓殍遍地,“賀歲而吊生”。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秦統治集團對于生產力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矛盾的迅速激化,人民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暴力革命迫在眉睫。前文說過張良派人刺殺秦始皇未遂,說過東郡隕石上寫的“始皇帝死而地分”字樣;最后便是“戍卒叫,函谷舉”,大澤鄉起義終于爆發,秦朝才堅持了短短15年就迅速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