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來自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題詞。“海邦”源自古詩“海濱鄒魯是潮陽”,代指潮汕地區?!笆!笔恰斑z留”之意,“馥”指代“美好的事物”。“海邦剩馥”就是“潮汕地區遺留的美好事物”。
晚清時期,地處汕頭鷗汀鄉的辛家,因遠房親戚因參與潮陽黃岡起義而受牽連,家破人亡。老辛頭在與官兵的爭執中被打成重傷而死,妻子藍氏將女兒天美賣身做丫環,獨子天佑遠走南洋,暫避風頭。
澄海樟林港,因沒錢支付船費,天佑只得跟隨“客頭”二舅爺當水手“跑批”,負責運輸僑批,以工抵債。藍氏為天佑炊甜粿,準備“過番四件寶”
知府陳思良垂涎天美美色,設計蹂躪。天美本想一死了之,被家丁阿柴救下。阿柴決定救天美逃離陳家。碼頭上,兩人喬裝混入“擔八索”(碼頭挑夫)隊伍里,也上了紅頭船。
船上,阿柴想混入宴會廳找食物被抓,幸遇革命黨人林志源相救。林志源出身中醫藥世家,留學新加坡,加入同盟會。因黃岡起義失敗而再下南洋。了解情況后,志源決定先帶他們到檳城的中醫藥館落腳。
船底倉里,天佑認識了因無力還債被迫“自愿”賣身“豬仔”的阿濤和阿柱等人。天佑私拿了船上的醫藥品,救回阿柱一命。三人感嘆此去南洋生死茫茫,決定結為異姓兄弟。
在馬六甲橡膠園,天佑正在替不識字的老華工大李代寫僑批,英國殖民者、工頭希尼斯突然闖入,對大李一陣鞭打,說他偷懶誤工。天佑和幾個勞工據理力爭,也被希尼斯毒打。
回到潮汕,天佑不辭辛苦奔波,背著市籃送批。天佑還拿出自己的工錢,假托是批銀,送給窮苦家人過生活。
再回南洋,“豬仔”們讀了回批,得知天佑拿自己的錢幫他們給家里,感激涕零。此事傳為佳話,華僑勞工對他深為信任,都樂于通過他寄匯批款。天佑的僑批業務與日俱增。希尼斯同父異母的妹妹吉莉婭欽佩天佑的正直誠信,芳心暗許。
寒來暑往,天佑還清了欠債,自己單獨做“水客”跑批。一次,在押運僑批回汕途中,船只遇到臺風突襲,全部銀信沉沒大海。傷痕累累的天佑回到家里。藍氏想到眾多的僑眷等著僑批救濟生活,決定自家承擔損失,將平時積攢的銀元拿出,讓天佑憑衣袋中僅存的收匯名單賠付給鄉親們。大家了解情況后,感激難言。
天佑再下南洋,不幸染上瘟疫,暈倒在阿垅店門口。被吉莉婭救下。兩人感情日深,卻被希尼斯撞見,惱怒之下要打死人。天佑逃亡到檳城,舊病又復發,暈倒在大街上。醒來時發現是妹妹天美在照顧。原來,天美和阿柴一直跟著志源在檳城開設中醫館,一方面以傳統中醫藥懸壺濟世,另一方面也廣泛聯系華僑和革命者。在革命黨人林志源的感召下,天佑決心為祖國和華僑的解放事業盡一份力。
志源和天佑商量后,決定聯合在馬六甲創辦僑“天源批局”,又在汕頭開設天源信局。既為南洋和潮汕廣大鄉親服務,也借機向中國內地的革命黨輸送經費。由于僑批局堅持“信譽為首,便民為上”的經營之道,使得生意日益興隆。
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失敗,志源委托天佑借回潮汕送僑批之便,巧妙周旋,護送革命同志老張到馬六甲避禍。
東南亞因橡膠價格暴跌誘發經濟危機,批局陷入經營困境。天佑引入多種經營的模式,從馬來西亞采購大米運到汕頭,從潮汕出口瓷器和潮繡賣給歐洲人。希尼斯的橡膠園也在經濟危機中瀕臨倒閉,變相克扣勞工的工資,引發勞工暴動。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民國建立。陳縣令投機革命,轉身變成陳市長。天佑等人在海外聞訊,攜帶款項回鄉準備投資公益事業。不料款項卻被市長陳思良私扣,還借口要把天佑投進監獄。緊急關頭,志源和老張及時出現。老張鼓勵天佑回馬六甲經營僑批局,為華僑和民國作出更多貢獻。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籌集經費,英國殖民橫征暴斂。開發新橡膠園時,勞工在工地上遭到馬蜂的襲擊,希尼斯和阿伍下令點火,企圖用煙熏驅趕馬蜂。風助火勢,整個橡膠園成為一片火海,阿伍和很多華工被燒死。天佑等人聯合僑批業及社會各界,紛紛譴責橡膠園勞工制度的罪惡,聲援華人勞工。迫于社會壓力,橡膠園被查封,希尼斯等人被逮捕。
1915年,時局越來越混亂,一些加盟經營的鄉村批局因生意破產卷走僑款逃跑,或惡意套用僑款投機失敗逃跑了。為了幫助鄉親,天佑決定從自己的批局商號里拿出錢,把這批損失的捐款給補上。還有一些僑眷為躲避戰火遷徙他鄉,導致僑批無法送達。天佑指示天美和阿柴多派人手四處打探尋找,避免海內外親屬的聯系中斷。對于暫時實在無法送達的僑批,將信和批銀先全部退回寄信人,待以后找到收批人,再組織雙方聯系。此舉雖大量增加了批局的運營成本,卻贏得了海內外的一片贊譽。
人禍之后又逢天災。汕頭遭遇臺風,海水倒灌,哀鴻遍野。天佑等人積極發動僑胞賑災,并冒險親自押運賑災物資回潮汕。船只遇到海盜突襲,原來是陳思良為報私仇,也為了霸占賑災款,聯合黑幫堂口阿伍一伙假扮海盜搶劫,又乘機誣陷天佑。幸得林志源和老張將一伙歹人帶回潮汕,將真相公諸于眾,陳思良和歹徒意圖逃跑,發生槍戰,被流彈擊斃。
1916年底,為了保護華僑、僑眷及僑批局的合法權益,天佑廣泛聯系各個僑批局,倡議成立僑批同業公會,制定同業公約;與南洋殖民當局做斗爭,最終迫使當局放寬了限制。
希尼斯在監獄中暈倒,保外就醫。吉莉婭去探望,兄妹又發生口角。希尼斯持槍劫持了吉莉婭,威脅天佑。搏斗中,希尼斯開槍射擊,吉莉婭用身體抵擋子彈。希尼斯被隨后趕到的警察擊斃。醫院里,經過搶救,吉莉婭產下兒子,母子平安。
幾個月后(1917年),潮汕傳來消息,蘇聯爆發十月革命,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建立革命政權。天佑決定將天源批局和僑批同業公會交給阿濤等人負責經營,自己帶吉莉婭,攜帶東南亞華僑捐獻的支援革命的款項和物資,再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民主革命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