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為孩子鋪路不如讓孩子自己走路
- 父母的格局(家庭教育叢書)
- 岳賢倫原著 李異鳴主編
- 2272字
- 2022-06-01 11:38:21
曉瑾的爸爸媽媽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曉瑾讀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好,一直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小學升初中的時候,曉瑾因為沒有發揮好只考進了教學質量一般的學校。雖然爸爸媽媽并沒說什么,但是得知這個結果后,他們并沒閑著。經過四處托關系,爸爸媽媽終于把事情辦好了:曉瑾可以進重點中學讀書了。
臨開學的時候,媽媽苦口婆心地對曉瑾說:“媽媽為你將來的中考、高考鋪好了路,你可要爭口氣,努力學習,不要讓爸爸媽媽失望呀!”雖然曉瑾并不希望進重點中學讀書,但是她最終還是按照爸爸媽媽的意愿,進入了重點中學讀書。
由于是靠關系進入學校讀書的,曉瑾變得非常自卑,她不太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由于學習跟不上進度,曉瑾變得不喜歡讀書了,最終還是轉到了一所普通中學。
杠桿定律:家長為孩子鋪路不利于孩子成長,不如讓孩子自己走路,這樣可以更好地鍛煉孩子
出于對孩子的愛護,很多家長總是為孩子鋪好了路,為孩子創造較好的學習條件,幫孩子承受挫折,幫孩子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等等。
研究表明,家長為孩子鋪路,看似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家長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幫孩子打理好一切,這樣家長的閱歷豐富了,可是孩子學到了什么?就像是造房子,家長為孩子打好了地基,還要為孩子選好材料,幫孩子設計好房子的形狀,這樣建造出來的房子并不是孩子的功勞,孩子并沒有掌握建房子的技術。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適當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讓孩子自己走路。即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摔跤,但這也是成長必經的途徑,對孩子日后的生活非常有幫助。讓孩子自己走路,他才能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才能在生活中鍛煉自己,才能不斷進步。
1.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要不斷地體驗生命,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總結經驗。家長與其為孩子鋪路,不如給孩子一些自我成長的機會,讓孩子自己走路。孩子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嘗試,從而發現問題,體驗生命,這樣孩子學到的東西遠比家長教給他的重要。
京京是一個獨立性非常強的男孩子,他很少依賴家長,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嘗試。這和媽媽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
媽媽知道,現在很多家長總是為孩子鋪好路,可是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家長應該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讓孩子真正長大,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因此,在京京小的時候,媽媽就放手讓他自己嘗試。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讓京京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書包,自己洗襪子。等京京大一點之后,媽媽讓他自己疊被子,自己上學,自己去買東西。現在,京京已經讀小學五年級了,與同齡人相比,他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要高很多。每當得到老師和同學們夸獎的時候,京京心里都美滋滋的。
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才能自己體驗,自己嘗試,他才能健康成長。所以,家長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給孩子鋪路,要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孩子的路讓他自己走,這樣才有利于孩子成長。
2.授之以漁
為孩子鋪路不如教孩子生存之道。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教給孩子一些生存之道,多教給孩子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是孩子成長的金鑰匙,關系著孩子一生。
有一個部落,因為前任族長年紀大了,所以要選一名新的族長。按照傳統要求,新族長必須有較好的品德和素養。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入圍的是一個樵夫和一個秀才。秀才博學多聞,樂善好施,深得人心,有很大的優勢。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意料,樵夫當選為新族長。秀才不服氣,便去找老族長問個明白。老族長對他說:“門外的乞丐,是我特意試探你們的,看你們誰能讓他生活得更好。”秀才急著說:“我給了他10個銅板,難道不夠嗎?”
老族長說:“恰恰就是這個原因,你才不能當選新族長。你覺得施舍給他錢就是對他好嗎?他拿了錢財,用光之后仍然是一個乞丐。”秀才仍然不服氣:“那么,樵夫是怎么做的呢?”老族長說:“樵夫一個銅板都沒給乞丐,卻用那些銅板給他買了一把斧頭、一雙草鞋和兩個饅頭。這樣乞丐吃飽了就能打柴謀生,解決了以后的生存問題。”
秀才終于明白了,樵夫能夠勝出,是因為他為乞丐指明了一條生存之路,而不是單單地給他一頓飯。
由此可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家長不要為孩子鋪路,要學習樵夫成功的經驗,傳授給孩子生存的方法和能力,教孩子怎樣走路,這樣孩子才能自力更生。
3.讓孩子學會承受
我們知道,人生的道路上總是充滿了荊棘和挫折,想要孩子走得更快、更穩,家長還要提高孩子的承受能力,讓孩子學會承受,這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11歲的愷維正在讀小學五年級,他是個性格開朗、積極向上的小男孩。
愷維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里保持中等位置,媽媽并沒有因此而嚴格要求他好好學習,也沒有想著給他托關系,讓他讀重點中學。媽媽知道,家長幫得了孩子一時,卻幫不了孩子一生,孩子的路還是要讓孩子自己走。因此,媽媽經常對愷維說:“學習要認真,但讀書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你只要努力學習了,即使考不上重點中學媽媽也不會怪你。”在媽媽的教育下,愷維的學習生活非常開心。
一天,媽媽見愷維放學后一點也不高興,便問他發生什么事情了。愷維對媽媽說:“媽媽,今天課間的時候我和同學們玩,可是同學們都嘲笑我,都說我的名字難聽,還說我是‘開胃’。”媽媽問他:“那你喜歡你的名字嗎?”愷維想了想,然后點點頭。媽媽對他說:“既然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就要承受它給你帶來的不好的影響……”在媽媽的勸導下,愷維學會了接受和承受。
媽媽深諳為孩子鋪路不如讓孩子自己走路的道理,因此在教育愷維的時候也堅持這個原則。媽媽并沒有給愷維施加太多的學習壓力,并且讓他學會承受一些不好的東西,這對愷維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 “我的青春我的夢”全國中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盛開在青春的白蓮
- 青春美文精品集萃叢書·夢想系列:夢想是璀璨奪目的星光
- 最受感動的感恩故事(青少年最受感動的故事)
- 寫給小學生的思維游戲書:數學思維篇
- 勵志與成長(學生心理健康悅讀)
- 震后自救與互救常識
- 青春美文精品集萃叢書·難忘童年系列:童年是枕頭邊的洋娃娃
- 神機妙算(開啟青少年智慧故事)
- 智勇雙全(中華傳統美德青少年讀本·少年卷)
- “我的青春我的夢”全國中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蜜糖少女,請你一直奔跑
- 青春文學精品集萃叢書·希望系列:希望是暴風雨中的海燕
- 圓滿班會的準備和組織(優秀班干部從這里起步)
- 學會相信自己的故事(青少年學會成熟的故事)
- 青春文學精品集萃叢書·快樂系列:快樂是靈動的變奏曲
- 最讓你開拓進取的創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