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今天的俄語來自普希金的作品

1837年,普希金在決斗中負傷去世,當時的俄國報刊上寫道:“俄國詩歌的太陽隕落了。”

長期以來,關于普希金是“俄國詩歌的太陽”“俄國文學之父”的說法,似乎一直是毋庸置疑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奠定了普希金在俄國文學史中如此之高的地位呢?換句話說,普希金對俄國文學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普希金奠定了俄羅斯民族文學的基礎,使得俄語文學得以屹立于歐洲的民族文學之林。在普希金之前,俄國已有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學,但到普希金開始創作時的19世紀最初20年,俄國文學仍被視為歐洲文學中“落后”的文學,因為它還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著西歐文學的范式和風尚,它還沒有推出自己的杰作。普希金雖然自幼就深受法國文學及其他文化的熏陶,但他卻很早就通過其創作體現出一種可貴的對文學的民族意識和民族風格自覺不懈的追求。

在創作上,他有意識地貼近俄國的生活和俄國人;在批評中,他對俄國文化的價值、俄羅斯民族精神的特性,乃至俄語較之于歐洲各大語言所具的“優越性”等,都做過大量論述。普希金以自己純熟的文學技巧反映出的俄國生活、塑造出的俄國人形象,他在借鑒西歐文學的同時對俄羅斯民族文學積極的鼓吹和毫無保留的肯定,他在文學理論和批評方面的建樹等,都極大地擴大了俄國文學的世界影響,使俄國文學終于可以與西歐諸種文學比肩而立了。

其次,普希金為俄國文學的傳統開了先河。普希金的創作表現了驚人的多樣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小說家、劇作家、批評家、童話作家、歷史學家,他幾乎涉獵了所有的文學體裁,并在各個體裁領域中都留下了經典之作。更為重要的是,后來構成19世紀俄國文學傳統的許多因素,也都發端于普希金的創作,如反對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的自由精神,對人的個性和人的尊嚴的捍衛,同情“小人物”,不平而鳴的人道主義,對上流社會做作的舉止和空虛的精神的批判態度,對教會之虛偽的揭露,等等。

這一嚴肅的、充滿道德感的文學傳統,為19世紀乃至20世紀眾多的俄國作家所繼承,構成了俄語文學最為突出的特色。可以說,現代俄語文學內容和風格上的基本特征,都是在普希金的時代確定下來的,因此,又有人將整個20世紀前的俄國文學歷史劃分為兩大階段,即前普希金時期和普希金時期。

最后,普希金規范了現代的俄語。俄語的起源比較復雜,曾有希臘語、德語、荷蘭語、法語等語言基因大量進入,與此同時,自斯拉夫原始部族保留下來的古字、習語等也存在于書面和口頭的俄語表達中。這樣一種龐雜的語言體系雖然給俄語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卻也給國家治理、人際交往和文學創作帶來諸多不便,規范俄國文學語言的歷史使命落到了普希金的身上。普希金不是從語言學的角度,而是通過活的文學創作來完成這一使命的。

在他的詩歌和小說中,教會斯拉夫語和外來詞,都市上流社會的交際用語和鄉下百姓的村語,書面語和口語,雅字和俗詞等,都有出現,并被一視同仁地賦予了表達情感、描繪生活的使命。這是一場空前的“語言民主化”運動,普希金的創作就像一個巨大的語言熔爐,俄語中各種龐雜的成分經過他的冶煉,終于成為一種嶄新的、極富表現力的文學語言。普希金的作品集俄語之大成,他最終完成了現代俄國文學語言的規范工作。懂俄語的人可以發現,如今的俄語與普希金作品中的語言幾乎沒有什么出入,這反過來也說明了普希金語言的強大生命力,說明了他對俄語所產生的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上尉的女兒》這部小說是普希金作品乃至整個俄國文學作品中第一部被譯成漢語的作品。1903年,這部小說被譯成中文,但它被冠以一個奇特的譯名,叫《俄國情史》,副標題是《斯密士瑪利傳》,全書又名《花心蝶夢錄》,由作新社印刷局承印,上海大宣書局發行。這部小說的中譯是從日文轉譯的,它的日文初版譯名是《露國情史:花心蝶思錄》,到了中文,就成了《花心蝶夢錄》,這也構成了文學作品傳播史和比較文學研究中一個饒有興味的話題。后來,直接譯自俄文的《上尉的女兒》不斷涌現,有的則譯成《大尉的女兒》。不同的譯本如今已有數十種,這足以體現普希金的這部小說在中國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


【注釋】

[1] 1俄里 ≈1.0668千米。——編著注。

[2] 亞伊克河:現稱烏拉爾河,發源于烏拉爾山脈南部。——編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哈巴河县| 红安县| 华宁县| 花莲县| 文成县| 天柱县| 阿克| 惠州市| 比如县| 兴和县| 樟树市| 大新县| 定日县| 罗江县| 渑池县| 万盛区| 崇州市| 弥勒县| 珠海市| 施秉县| 松溪县| 高碑店市| 额敏县| 佛教| 沅江市| 大余县| 晋中市| 元氏县| 霍城县| 屏南县| 迭部县| 怀来县| 禹州市| 鄂温| 商水县| 白朗县| 桃园县| 许昌市| 灵台县| 科技|